一种适用于茶叶生产线的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624633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茶叶生产线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由余热回收设备、导热管、储热装置、余热输出设备构成,所述余热回收设备与所述导热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导热管另一端与所述储热装置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储热装置另一端与所述余热输出设备相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在茶叶生产线上的余热回收装置,其回收率不高,适用性不强,达不到节能环保要求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这样的结构,使余热回收利用率大大提高,有效地减少了余热排放在大气中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制茶机械制造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茶叶 生产线的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茶叶生产线的许多工序中,由于茶叶表面水在受热过程中蒸发产 生大量的热蒸汽,如果大量的热蒸汽直接排入生产车间的空气中,将产生一系 列的危害-1、 是对茶叶贮存和摊凉的温度、湿度不利,影响茶叶质量;2、 是造成能源浪费;3、 是造成大气的温室效应,对环境保护不利;4、 是不利现在的茶叶全自动化清洁化生产。现有技术中,大多茶叶生产企业并未克服上述技术问题,而极少数厂家为 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了在茶叶生产线上的余热回收装置,也仅仅只是一 根简单的余热回收管,其回收率不高,适用性不强,达不到节能环保要求,无 法满足茶叶的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茶叶生产线上的余热回收装置,仅 仅只是一根简单的余热回收管,其回收率不高,适用性不强,达不到节能环保 要求,无法满足茶叶的批量生产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了余热回收率高、适用生 产线各工序的一种适用于茶叶生产线的余热回收装置。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茶叶生产线的余热回收装置, 包括由余热回收设备、导热管、储热装置、余热输出设备构成,所述余热回收设备与所述导热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导热管另一端与所述储热装置的一端相 连接,所述储热装置另一端与所述余热输出设备相连接。所述的余热回收设备为单个或多个类抽油烟结构构成。所述的余热回收设备包括有3个风机,所述风机的风斗外围设有可根据生 产线各工序大小可调的排热口。所述导热管为圆筒结构,外包设有隔热膜,所述导热管直径前粗后细。所述储热装置为双层保温结构,内层内壁设有进行镜面处理的银粉,外层 外壁设有隔热膜。所述储热装置双层保温结构的两层之间间距为15cm。所述余热输出设备由导热管和其外端的可调式挡板组成。所述余热输出设备的可调式挡板旋转角度为0—90° 。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在茶叶生产线上的余热 回收装置,仅仅只是一根简单的余热回收管,其回收率不高,适用性不强,达 不到节能环保要求,无法满足茶叶的批量生产的技术问题;同时,本技术 采用这样的结构,生产线各工序排出的余热通过余热回收设备的充分回收,经 导热管输送到储热装置中贮藏,回收的余热根据茶叶生产的需要通过挡风板控 制排热量,经余热输出设备送入生产线各工序的供热装置的输热管,与供热装 置的热风一道为各工序的茶叶提供热量。由于余热回收设备的类抽油烟机设计 和储热装置的双层隔热设计,使余热回收利用率大大提高,有效地减少了余热 排放在大气中所带来的四种不利影响。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其中,1、余热回收设备;2、导热管;3、储热装置;4、余热输出设备。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 一种适用于茶叶生产线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余热回收设备1、导热管2、储热装置3、余热输出设备4。生产线各工序排出的余热通过余热回 收设备1的充分回收,经导热管2输送到储热装置3中贮藏,回收的余热根据 茶叶生产的需要通过挡风板控制排热量,经余热输出设备4送入生产线各工序 的供热装置的输热管,与供热装置的热风一道为各工序的茶叶提供热量。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于茶叶 生产线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余热回收设备l、导热管2、储热装置3和余热输 出设备4。所述的余热回收设备1为单个或多个类抽油烟结构,由3个吸风电机 和其外包围的风斗组成,风斗的外围大小可根据生产线各工序的排热口大小调 节。所述的导热管2为耐高温材料制成的圆筒结构,外包有隔热效果极好的隔 热膜,其直径前粗后细,以保证输送热气时散热少和热气进入储热装置3后不 易回流。所述的储热装置3为隔热效果良好的耐高温材料制成的双层保温结构, 两层之间距为15cm,内层内壁涂上银粉进行镜面处理,外层外壁包有隔热膜, 保证储热装置3内部的热量不外泄。所述的余热输出设备4由导热管2和其外 端的可调式挡板组成,余热输出设备4与生产线各工序的供热装置的输热管连 接,可调式挡板安装在导热管2的出口端内部,根据生产需要通过挡风板的摇 转,调节排热量。其旋转角度为0—90° 。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茶叶生产线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余热回收设备(1)、导热管(2)、储热装置(3)、余热输出设备(4)构成,所述余热回收设备(1)与所述导热管(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导热管(2)另一端与所述储热装置(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储热装置(3)另一端与所述余热输出设备(4)相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茶叶生产线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余热回收设备(1)为单个或多个类抽油烟结构构成。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茶叶生产线的余热回收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余热回收设备(1)包括有3个风机,所述风机的风斗外围设 有可根据生产线各工序大小可调的排热口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茶叶生产线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导热管(2)为圆筒结构,外包设有隔热膜,所述导热管(2)直径 前粗后细。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茶叶生产线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储热装置(3)为双层保温结构,内层内壁设有进行镜面处理的银粉, 外层外壁设有隔热膜。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茶叶生产线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储热装置(3)双层保温结构的两层之间间距为15cm。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茶叶生产线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余热输出设备(4)由导热管(2)和其外端的可调式挡板组成。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茶叶生产线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余热输出设备(4)的可调式挡板旋转角度为0—90°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茶叶生产线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由余热回收设备、导热管、储热装置、余热输出设备构成,所述余热回收设备与所述导热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导热管另一端与所述储热装置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储热装置另一端与所述余热输出设备相连接。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在茶叶生产线上的余热回收装置,其回收率不高,适用性不强,达不到节能环保要求的技术问题;同时,本技术采用这样的结构,使余热回收利用率大大提高,有效地减少了余热排放在大气中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文档编号F28D20/00GK201302408SQ20082015960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30日专利技术者余利发, 庄玲芳, 开 张, 汪在中, 汪智利 申请人:黄山市汪满田茶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茶叶生产线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余热回收设备(1)、导热管(2)、储热装置(3)、余热输出设备(4)构成,所述余热回收设备(1)与所述导热管(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导热管(2)另一端与所述储热装置(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储热装置(3)另一端与所述余热输出设备(4)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智利汪在中余利发张开庄玲芳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市汪满田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