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凤玉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61838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药物,是以生姜、桑白皮、紫苏、葛根为原料药,加水煎煮后,将煎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25~1.3的稠膏,干燥粉碎后装入胶囊中制成胶囊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物清湿止痒、疏风散寒、凉血和胃、解毒通便、调和营卫、益气养血,具有调整人体免疫机能的功效,可以使奇痒难受的荨麻疹患者快速止痒,消退风团,不复发,对荨麻疹有较高的疗效,而对人体不会产生毒性和副作用,治疗各种急慢性荨麻疹失眠症效果显著,治愈率96%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荨麻疹的药物,尤其是涉及一种以中药材为原料制备的治疗荨麻疹的药物,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荨麻疹属于过敏性疾病范畴,其主要症状为瘙痒,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局限性水肿性风团。风团颜色可呈鲜红色、淡红色、苍白色或皮肤色,形态可呈圆形、椭圆形、环形或不规则形。风团可在数分钟内突然发生,可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消失,不留任何痕迹,可此起彼复,反复发作。根据病程长短,一般将起病急,病程在三个月以内者称为急性荨麻疹,其发病急骤、风团数目较多,多伴有全身症状。风团反复发作超过三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其风团时多时少,但多数风团较少,全身症状较轻。 目前治疗荨麻疹普遍采用抗过敏药物,如息斯敏、开瑞坦、敏迪、曲尼司特、咪唑斯汀等,这些药物虽然能够对荨麻疹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易产生嗜睡等副作用,而且依赖性大,治愈率低,不能彻底根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药物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治疗荨麻疹的药物。 本专利技术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 生姜10~20桑白皮15~25 紫苏10~20葛根 15~25。 所述各组分的优选重量份数比为 生姜10~15桑白皮15~20 紫苏10~15葛根 15~20。 上述各组份的药物可以制成片剂、丸剂、颗粒剂、胶囊剂等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剂型是胶囊剂。 将上述各组份制成本专利技术药物的具体制备方法是 将上述各种药物按照所述重量份数混合均匀,加水煎煮3次,每次0.5~1小时,合并3次煎液,过滤后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60℃)的稠膏,于50~60℃干燥后,粉碎成100~12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 本专利技术的药物清湿止痒、疏风散寒、凉血和胃、解毒通便、调和营卫、益气养血,具有调整人体免疫机能的功效,可以使奇痒难受的荨麻疹患者快速止痒,消退风团,不复发,对荨麻疹有较高的疗效,而对人体不会产生毒性和副作用。 临床上应用本专利技术药物治疗荨麻疹,其中急性荨麻疹治疗观察100例,服药1剂,治愈98例,治愈率为98%。慢性荨麻疹治疗观察500例,服药3剂治愈480例,治愈率96%。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取生姜200g、桑白皮300g、紫苏200g、葛根300g混合均匀,加水煎煮3次,每次用水3Kg,煎煮0.5小时,将3次煎液合并,过滤,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60℃)的稠膏,于60℃干燥后,粉碎成12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 实施例2 取生姜300g、桑白皮400g、紫苏300g、葛根400g混合均匀,加水煎煮3次,每次用水5Kg,煎煮1小时,将3次煎液合并,过滤,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60℃)的稠膏,于60℃干燥后,粉碎成10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数比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生姜10~20桑白皮15~25紫苏10~20葛根15~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荨麻疹的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数比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生姜10~20桑白皮15~25紫苏10~20葛根 15~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荨麻疹的药物,其特征是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生姜10~15桑白皮15~20紫苏10~15葛根 15~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荨麻疹的药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凤玉
申请(专利权)人:崔凤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