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燕燕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02712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4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药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首乌藤9份、刺蒺藜3份、石菖蒲6份、山药15份、熟地黄6份、龙眼肉6份、丝瓜络8份、黄芩6份、黄连6份、栀子6份、百合8份、桑葚6份、竹叶6份、芦根6份、藿香6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运用:首乌藤养血安神,驱风通络;刺蒺藜平肝祛风;石菖蒲安神化湿;山药补脾生津;熟地黄补血养阴;龙眼肉养血安神;丝瓜络驱风通络;黄芩、黄连、栀子泻火解毒;百合清心安神;桑葚生津润燥;竹叶、芦根清热除烦;藿香芳香化浊。诸药合用,共奏祛风宁血之效,达到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目的。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安全有效治疗慢性荨麻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设及一种中药,具体设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等麻疹的药物。
技术介绍
慢性等麻疹是指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黏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组织内 水肿,病程超过6周者称为慢性等麻疹。病因常不确定。临床表现为患者不定时地在躯干、 面部或四肢发生风团和斑块。发作从每日数次到数日一次不等。 在风疹块出现前,局部皮肤发痒或有麻刺感,迅速出现皮疹。部分患者在风疹块出 现数小时或1~2日内出现全身症状,如食欲不好、全身不适、头痛或发热。风疹块表现为 扁平发红或苍白色的水肿性斑,边缘有红晕。风疹块呈环形可称环状等麻疹,几个相邻的环 形损害可W相接或融合而成地图状,可称为图形等麻疹。风疹块中有水瘤时称为水瘤性等 麻疹。 风疹块常在数小时或1~2日内自然消失,其他部位又有新的皮损陆续出现,风疹 块已消失处在24小时内不再发生新的损害。风疹块消失后,皮肤恢复正常。风疹块的大小 及数目不定,可出现在任何部位的皮肤、黏膜。风疹块引起剧痒、针刺或灼热感,各人的程度 不同。严重时有头痛、发热等全身症状,尤其急性等麻疹病人可发热达40°C左右,血压可降 低甚至发生昏厥和休克。大多数病人只有发痒的风疹块而无其他症状。 阳0化]风疹块的病程不定,有的在一日之内发生数次皮疹,经过数日或1~2周至数周后 停止发作,称为急性等麻疹。不少患者天天发生皮疹,或是断断续续地屡次出现或加重、缓 解或消失,可达数月或数年之久,称为慢性等麻疹及特殊类型等麻疹。 大多数患者经抗组胺药物治疗后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少数患者较顽固。对顽固性 难治性等麻疹可增大剂量或联合用药。Hl受体括抗剂具有较强的按组胺和抗其他炎症介质 的作用,治疗各型等麻疹都有效。常用的Hl受体括抗剂有苯海拉明、赛庚晚、扑尔敏、阿伐 斯汀、西替利嗦、咪挫斯下、氯雷他定、依己斯汀、氮卓斯汀和地氯雷他定等。可选择2种不 同类型的Hl受体括抗剂合用或与H2受体括抗剂(西咪替下,雷尼替下)联合应用。安他 乐具有较强的抗组胺、抗胆碱和镇静作用,止痒效果也很好。用于急、慢性等麻疹和寒冷性 等麻疹均有效。多塞平是一种=环类抗抑郁剂,主要用于治疗抑郁和焦虑性神经官能症,本 药也具有很强的抗Hl和肥受体作用。对慢性等麻疹效果尤佳,副作用较小。对传统使用 的抗组胺药物无效的等麻疹患者,多塞平是较好的选用药物。 本专利技术所设及药材均可见记载于《中国药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等麻疹的药物,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 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慢性等麻疹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W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等麻疹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W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 制备而成:首乌藤9份、刺裝襲3份、石富蒲6份、山药15份、熟地黄6份、龙眼肉6份、丝 瓜络8份、黄琴6份、黄连6份、檐子6份、百合8份、桑甚6份、竹叶6份、芦根6份、蕾香6 份。 下面结合中药学理论说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金贵要略》指出:"邪气中经,则身疹而癒疹。""风气相博,风强则为癒疹,身体发 痒。"明确了本病的病名、病因和症状。指出了 "风气相博"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专利技术人认 为,风邪袭表,血热郁闭是本病的病机所在,"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因而治疗应W桂风 宁血为主。 本专利技术运用:首乌藤养血安神,驱风通络;刺裝襲平肝桂风;石富蒲安神化湿;山 药补脾生津;熟地黄补血养阴;龙眼肉养血安神;丝瓜络驱风通络;黄琴、黄连、檐子泻火解 毒;百合清屯、安神;桑甚生津润燥;竹叶、芦根清热除烦;蕾香芳香化浊。诸药合用,共奏桂 风宁血之效,达到治疗慢性等麻疹的目的。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阳01引 1、一般资料 专利技术人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间共收集60例慢性等麻疹患者。随机分为: 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18~61岁,病程2周到7 个月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8~60岁间,病程3周到9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 程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主要临床表现为四肢及胸背部有散在形状、大小不等的疹块,略高于皮肤,表面发 红,部分融合成片,痊痒难耐,或有烧伤刺痛感,皮肤划痕实验阳性,无喉头水肿、呼吸困难 及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并排除糖尿病、恶性肿瘤、肝胆疾病、药物中毒等疾病,治 疗前均曾接受过西医治疗。 阳〇1引 2、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本专利技术按照具体实施例3制得的胶囊,每日3次。治疗1周。 对照组口服地氯雷他定,按其说明书服用。治疗1周。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 1疗效标准 治愈:皮疹消退,痊痒完全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有效:皮疹消失,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发作症状明显减轻。无效:与治疗前症状无明显改善。 阳0%] 3. 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表1两组疗效比较可见,本专利技术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慢性等麻疹,治愈率高。【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阳0川实施例1 称取:首乌藤9克、刺裝襲3克、石富蒲6克、山药15克、熟地黄6克、龙眼肉6克、 丝瓜络8克、黄琴6克、黄连6克、檐子6克、百合8克、桑甚6克、竹叶6克、芦根6克、蕾香 6克;加8倍量水,煎煮1. 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 至120克,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煎剂。 用于治疗慢性等麻疹。口服,每日服用一次。 实施例2 称取:首乌藤9克、刺裝襲3克、石富蒲6克、山药15克、熟地黄6克、龙眼肉6克、 丝瓜络8克、黄琴6克、黄连6克、檐子6克、百合8克、桑甚6克、竹叶6克、芦根6克、蕾香 6克;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 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 缩,干燥,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散剂。 用于治疗慢性等麻疹。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 实施例3 称取:首乌藤9克、刺裝襲3克、石富蒲6克、山药15克、熟地黄6克、龙眼肉6克、 丝瓜络8克、黄琴6克、黄连6克、檐子6克、百合8克、桑甚6克、竹叶6克、芦根6克、蕾香 6克;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 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胶囊剂。 用于治疗慢性等麻疹。口服,每日分早中晚S次服用。【主权项】1.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 备而成:首乌藤9份、刺蒺藜3份、石菖蒲6份、山药15份、熟地黄6份、龙眼肉6份、丝瓜络 8份、黄芩6份、黄连6份、栀子6份、百合8份、桑葚6份、竹叶6份、芦根6份、藿香6份。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 称取:首乌藤9份、刺蒺藜3份、石菖蒲6份、山药15份、熟地黄6份、龙眼肉6份、丝瓜络8 份、黄苳6份、黄连6份、栀子6份、百合8份、桑葚6份、竹叶6份、芦根6份、藿香6份;加 8倍量水,煎煮1. 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20 份,即得煎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 称取:首乌藤9份、刺蒺藜3份、石菖蒲6份、山药15份、熟地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首乌藤9份、刺蒺藜3份、石菖蒲6份、山药15份、熟地黄6份、龙眼肉6份、丝瓜络8份、黄芩6份、黄连6份、栀子6份、百合8份、桑葚6份、竹叶6份、芦根6份、藿香6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燕燕
申请(专利权)人:刘燕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