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α-氟代丙二酸二烷基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617011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型的α-氟代丙二酸二烷基酯的有利生产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的有利于生产α-氟代丙二酸二烷基酯的方法。α-氟代丙二酸二烷基酯是例如用于生产4,6-二氯-5-氟代嘧啶(参见EP-A-0970057)的中间产品。4,6-二氯-5-氟代嘧啶是生产活性物质的重要中间产品,该活性物质用作植物防护剂(参见EP-A-0882043和EP-A-0937050)。已经公知,式(I)的α-氟代-β-酮酸酯是由式(II)的α-氯代-β-酮酸酯与氟化氢和三烷基胺的加成产物进行反应获得的,反应是在加压下进行的,反应温度为103-130℃。 该方法的一个主要缺点是在加压下处理需要提高的设备费用,并且需要特殊的安全技术措施。由于存在这些不足,该方法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应用。在另一种方法(参见DE-A-4237882)中,式(B)的α-氟代-β-二羰基化合物是由式(A)的二羰基化合物与氟化氢和三烷基胺的加成产物进行反应获得的,反应温度为20-100℃。 该方法的缺点是生产α-氟代丙二酸二烷基酯时所需的反应时间长,即使使用大量过量的氟化氢和三乙胺反应时间仍为72小时。本专利技术现在的任务是提供生产α-氟代丙二酸二烷基酯的方法,该方法即使氟化氢和三乙胺的过量量小在不施加过压情况下仍能提供高的产率和更短的反应时间,由此提高了时空得率。特别是发现该方法消耗少量的原料,是一种环保型方法。现在发现通式(I)的α-氟代丙二酸二烷基酯是通过下列方法获得的 其中R1代表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和R2代表氢或氟,包括使通式(II)的二羰基化合物与氟化氢和三乙胺的加成产物在103-115℃的温度下进行反应, 其中R1具有上述的定义和R3代表氢、氟或氯。在式(II)的化合物中,R1优选代表甲氧基或乙氧基。在式(II)的化合物中,R1特别优选代表乙氧基。在式(I)的化合物中,R2优选代表氢。上述的或在优选范围中给出的基团既适用于式(II)的起始化合物,也适用于式(I)的最终产物。本专利技术最出人意料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在常压和氟化氢和三乙胺仅略微过量的条件下进行,而时空产率提高了10倍。特别令人惊奇的是α-氟代丙二酸二烷基酯的产率与按现有技术描述的方法生产的一样高,而现有方法是在常压和低温下进行的,因为专业人员认为在较高温度下会发生部分分解,导致产率降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具有一系列的优点。这样,α-氟代丙二酸二烷基酯的反应时间已经仅占按已知方法在常压下生产的一部分。按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反应时间为15小时,而按已知方法反应时间需72小时(参见DE-A4237892)。特别重要的是虽然反应可在常压下进行,但是获得了好的时空产率。另一个优点是尽管反应时间较短,但是氟化氢和三乙胺仅需略微过量。因此,该新方法特别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通式(II)的二羰基化合物和所有的其他起始化合物是常规的市售产品,或者是按简单方法制备的。进行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时,通常使用氟化氢和三乙胺的加成产物,加成产物中每摩尔的三乙胺含1-2摩尔的氟化氢,优选每摩尔的三乙胺含1.2-1.8摩尔的氟化氢,特别优选1.4-1.5摩尔的氟化氢。为进行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通常每摩尔的式(III)的起始化合物使用1-4摩尔的三乙胺作为与氟化氢的加成产物,优选1.2-2.5摩尔,特别优选1.4-2摩尔。氟化氢与三乙胺的加成产物可以就地通过将三乙胺掺入液态的氟化氢中生产。氟化氢与三乙胺的加成产物也可以就地通过将氟化氢掺入到三乙胺中获得。在进行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时,反应温度在较窄的范围内改变。通常在反应温度为103-115℃,优选温度为105-110℃下操作。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是在常压下进行的。本专利技术中的常压是指800-1200mbar压力。通常按下列方式进行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在一个反应容器中加入氟化氢和三乙胺的加成产物。立刻或在加温下向其中计量加入通式(II)的二羰基化合物。然后加热反应混合物至105-110℃,进行搅拌。接着进行冷却,加入水。分离有机相,任选进行蒸馏。为了更好地从水中分离出产物,可以有利地使用一倍或多倍的萃取剂。例如可以使用二甲苯、甲苯或二氯甲烷。优选地,在反应温度下继续搅拌直到获得最佳的产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例如用于生产α-氟代丙二酸二乙酯,该化合物例如可以作为生产4,6-二氯-5-氟代嘧啶的中间产物(参见EP-A-970057)。4,6-二氯-5-氟代嘧啶用来生产氟取代的杂环,所述杂环例如是生物活性的或有希望作为植物防护剂的中间产物(参见N.Ishikawa,J.Fluorine Chem.1984,25,203,或EP-A970057)。下面的实施例旨在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该实施例。制备实施例实施例1 α-氟代丙二酸二乙酯 加入137克(0.85摩尔)三乙胺-三氟化氢,于80℃下向其中加入86克(0.85摩尔)三乙胺。然后于80℃下在2小时内计量加入195克(1摩尔)α-氯代丙二酸二乙酯。接着在常压下回流搅拌15小时(105-110℃)。为了离析反应产物,在60℃下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200克二甲苯,然后加入215克水,然后在60℃下分离出该相。用100克二甲苯萃取含水相。合并两种有机相,在真空下蒸馏。第一馏分是二甲苯。第二馏分(156克)含96%的α-氟代丙二酸二乙酯。其量为0.84摩尔,或者产率为84%。权利要求1.生产通式(I)化合物的方法 其中R1代表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和R2代表氢或氟,其特征在于使通式(II)的化合物与氟化氢和三乙胺的加成产物在103-115℃的温度和常压下进行反应, 其中R1具有上述的定义和R3代表氢、氟或氯。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式(I)和(II)的化合物中,R1代表甲氧基或乙氧基。3.根据权利要求1-2至少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式(I)和(II)中,R2和R3分别代表氢。4.根据权利要求1-3至少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是在105-110℃的温度下进行的。5.根据权利要求1-4至少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氟化氢和三乙胺的加成产物中每摩尔三乙胺含1-2摩尔氟化氢。6.根据权利要求1-5至少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式(II)的化合物计使用1-4摩尔的三乙胺。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的α-氟代丙二酸二烷基酯的有利生产方法。文档编号C07C69/34GK1894198SQ200480023543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8日专利技术者A·京特, H·魏因特里特, S·贝姆 申请人: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生产通式(Ⅰ)化合物的方法    ***  (Ⅰ)    其中:    R↑[1]代表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和    R↑[2]代表氢或氟,    其特征在于使通式(Ⅱ)的化合物与氟化氢和三乙胺的加成产物在103-115℃的温度和常压下进行反应,    ***  (Ⅱ)    其中:    R↑[1]具有上述的定义和    R↑[3]代表氢、氟或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京特H魏因特里特S贝姆
申请(专利权)人: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