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太阳能充电结构的手持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603754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太阳能充电结构的手持电子设备,包括设备 本体和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包括第一扉页和第二扉页,所述设备本体固定在 第二扉页的内表面上。所述太阳能充电结构包括:太阳能感光板、太阳能感 光板与设备本体间的正、负电极连接装置;太阳能感光板固定在第一扉页的 内表面上,并覆盖整个内表面;所述正、负电极连接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一扉 页与第二扉页间的保护套上,连接太阳能感光板电源输出端与所述设备本体 中设备主板电源输入端。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该太阳能充电结构的感光区域具 有与电子设备外形同样的面积,所吸收光能转换的电能能够满足设备供电的 需要。(*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手持电子设备,特别涉及具有太阳能充电结构的手持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手持电子设备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而在能源紧张、倡导绿色环保的今天,手持电子设备的供电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太阳能作为 一 种环保能源,成为为手持电子设备供电的首选能源。构。图l为现有技术中具有太阳能充电结构的电子书的正面外观示意图,包括电子书本体101、电子书灯管区域102、电子书按键区域103和太阳能感光板104。上述太阳能感光板104安装在电子书本体101的内部,并且一部分通过电子书本体101上的矩形区域105暴露在外,将暴露在外的这一部分称为太阳能感光板的感光区域。上述电子书灯管区域102显示电子书的内容供使用者观看,电子书按键区域103供使用者输入简单指令、控制电子书内容的翻页、光标换行等操作。电子书中耗电的部分包括上述电子书灯管区域102和电子书按键区域103,及图1中未示出的内部电子书主板上的控制器件和存储器件等,例如中央处理器(CPU, Central Protocol Unit)。上述所有需要耗电的部分均由电子书主板上的电源供电,以下简称为电子书主板电源。太阳能感光板104的感光区域上分布有感光元件,且内部包括转换模块和储存模块,图2为现有技术中太阳能感光板的工作原理框图。结合图2,太阳能感光板104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感光元件,与转换模块相连,用于吸收光能;转换模块,与感光元件和储存模块连接,用于将感光元件吸收的光能转换为电能;储存模块,与转换模块以及电子书主板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用于储存转换模块转换的电能,并将电能传输给电子书主板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由于电子书中需要耗电的部分均由电子书主板电源供电,因此太阳能感光板104只要将电能传输给电子书主板电源,就可以为电子书中各个耗电的部件提供电能。图1所示仅为电子书的一种结构,目前已进入市场的电子书中,还有一类带保护套的电子书,图3为这种带保护套的电子书的正面外观示意图。上述保护套通常为皮套,具有中部转轴301、第一扉页302和第二扉页303,其中第一扉页302和第二扉页303可以围绕中部转轴301打开和闭合。电子书本体101的背面通过背胶或锁附的方式固定在第二扉页303的内表面上上,这样当不使用电子书时,可以合上第一扉页302,既美观也能保护电子书灯管区域102、电子书按键区域103和太阳能感光板104免受损伤。虽然现有技术中的电子书已经具备了太阳能充电结构,但是由于电子书正面外观的面积有限,为了保证电子书灯管区域102和电子书按键区域103的正常尺寸,太阳能感光板104的感光区域远小于电子书外形的面积,因此太阳能感光板104通过感光区域吸收的光能也受到了限制,进而导致由光能转换的电能不足以满足电子书供电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太阳能充电结构的手持电子设备,该太阳能充电结构的感光区域具有与设备外形同样的面积,所吸收光能转换的电能能够满足设备供电的需要。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太阳能充电结构的手持电子设备,包括ri殳备本体、太阳能充电结构和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包括第一扉页和第二扉页,所述设备本体固定在第二扉页的内表面上;关键在于,所述太阳能充电结构包括太阳能感光板、太阳能感光板与设备本体间的正、负电极连接装置;所述太阳能感光板固定在第一扉页的内表面上,并覆盖整个内表面;所述正、负电极连接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一扉页与第二扉页间的保护套上,连接太阳能感光板电源输出端与所述设备本体中设备主板电源输入端。较佳地,所述正、负电极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导电卡榫、第二导电卡榫和两路导通线路;所述设备本体上设置有第 一插入位置及第二插入位置;所述第一导电卡榫、第二导电卡榫分别通过两路导通线路与所述太阳能感光板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卡榫、第二导电卡^f隼分别与所述的第一插入位置、第二插入位置对应插接,并与所述设备主板电源输入端连接。较佳地,所述第 一导电卡榫包括第 一导电卡榫本体和第 一导电卡榫导柱;所述第二导电卡榫包括第二导电卡榫本体和第二导电卡榫导柱;所述第一插入位置和第二插入位置分别为第 一导柱孔和第二导柱孔;所述第一导电卡榫导柱、第二导电卡榫导柱分别对应插接在所述第一导柱孔和第二导柱孔中。较佳地,所述第一导电卡榫本体和第二导电卡才隼本体都为实心立方体结构;所述立方体结构的一个表面通过背胶或锁附固定在所述保护套上。较佳地,所述第 一导电卡榫导柱和第二导电卡榫导柱都为实心圓柱体结构;所述第一导柱孔和第二导柱孔为圆形通孔。较佳地,所述第一导电卡榫导柱与第一导电卡榫本体间为焊接连接,或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二导电卡榫导柱与第二导电卡榫本体间为焊接连接,或者为 一体化结构。较佳地,所述第一导电卡榫、第二导电卡榫与设备主板电源输入端之间,还分别设置有连接器。较佳地,所述连接器和主板电源输入端之间还设置有软性印刷电路板。较佳地,所述第 一导电卡榫包括第 一导电卡榫本体和第 一导电卡榫弹片;所述第二导电卡榫包括第二导电卡榫本体和第二导电卡榫弹片;所述第一插入6位置和第二插入位置分别为第 一插口和第二插口 ;所述第一导电卡榫弹片、第二导电卡榫弹片分别对应插接在所述第一插口 和第二插口中。较佳地,所述第一导电卡榫上具有第一插口,所述第二导电卡榫上具有第 二插口;所述第一插入位置为第一导柱,所述第二插入位置为第二导柱;所述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分别对应插接在所述第一插口 、第二插口中。较佳地,所述太阳能感光板为立方体结构;所述立方体结构的一个表面通 过背胶或锁附固定在第 一扉页的内表面上。较佳地,所述第一扉页和第二扉页的内表面上具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 覆盖在所述正、负电极连接装置上。可见,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太阳能充电结构的手持电子设备,针对带 有包括两个扉页的保护套的手持电子设备,将太阳能感光板固定在与设备本 体相对的另 一个扉页上,太阳能感光板的感光区域具有与电子设备外形同样 的面积,即太阳能感光板具有较大的感光区域,保证吸收较大量的光能并转 换为电能,满足手持电子设备供电的需要。附图说明图2为现有技术中太阳能感光板的工作原理框图3为现有技术中带保护套的电子书的正面外观示意图4为本技术中电子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 用新型作进一 步详细的说明。以下实施例均以电子书为例说明本技术提供的手持电子设备。图4为本技术中电子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电子书包括设备本有技术中所使用的中部转轴来说具 有更大的尺寸,以保证第一扉页44和第二扉页45合上之后,二者之间具有 更大的容置空间。图4所示的电子书,其太阳能充电结构包括太阳能感光板47、太阳能 感光板与设备本体41间的正、负电极连接装置,所述正、负电极连接装置 包括两个导电卡榫42和两路导通线路48。其中,太阳能感光板47为立方体结构,该立方体结构的一个表面通过背胶或 锁附的方式固定在第一扉页44的内表面上,并且覆盖整个内表面。本实用 新型中的太阳能感光板47的工作原理与图2所示框图相同。每个导电卡榫42都包括导电卡榫本体421和导电卡榫导柱422。设备 本体41上还设置有两个插入位置,如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太阳能充电结构的手持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太阳能充电结构和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包括第一扉页和第二扉页,所述设备本体固定在第二扉页的内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充电结构包括:太阳能感光板、太阳能感光板与设备本体间的正、负电极连接装置; 所述太阳能感光板固定在第一扉页的内表面上,并覆盖整个内表面;所述正、负电极连接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一扉页与第二扉页间的保护套上,连接太阳能感光板电源输出端与所述设备本体中设备主板电源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平孙一峰许权丁
申请(专利权)人: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