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关机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602720 阅读:3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粘度计软关机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二极管D1、二极管D2、按钮S1和处理器MCU,其中三极管Q1的e极与输入电源VIN、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c极、二极管D1负极、电阻R2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b极与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c极与电阻R3的一端、处理器MCU的引脚VCC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负极、处理器MCU的引脚IO1连接,三极管Q2的b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e极与按钮S1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接地,按钮S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正极、二极管D2正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阻R5的另一端、处理器MCU的引脚IO2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使得粘度计软关机电路的电源管理效率较高,智能化程度高,有效延长触摸屏等关键部件的寿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软关机电路,特别涉及一种粘度计软关机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的数字粘度计多采用硬关机电路,由于硬关机电路的电源工作方式比较 单一,智能化程度低,在用户长时间不操作的情况下,系统仍然带电,不利于保 护仪器的触摸屏等关键部件,极大降低了粘度计无故障工作时间。而采用软关机 电路能很好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的软关机电路,使得系统能更好保护容易损耗 的部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软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极管Q1、 三极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 二极管D1、 二极管 D2、按钮Sl和处理器MCU,其中三极管Ql的e极与输入电源VIN、电阻Rl的一 端连接,电阻Rl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c极、二极管Dl负极、电阻R2的一端 连接,三极管Ql的b极与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l的c极与电阻R3的 一端、处理器MCU的引脚VCC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负极、处理器 MCU的引脚101连接,三极管Q2的b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e 极与按钮Sl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接地,按钮Sl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l正极、 二极管D2正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阻R5的另一端、处理器MCU的引脚 102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器件的选择和组合,使粘度计软关机电路的 电源管理效率较高,智能化程度高,有效延长触摸屏等关键部件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软关机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1、电阻 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 二极管D1、 二极管D2、按钮S1和处理器MCU, 其中三极管Ql的e极与输入电源VIN、电阻Rl的一端连接,电阻Rl的另一端 与三极管Q2的c极、二极管Dl负极、电阻R2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l的b极与 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c极与电阻R3的一端、处理器MCU的引脚 VCC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负极、处理器MCU的引脚I01连接,三 极管Q2的b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e极与按钮Sl的一端、电阻 R5的一端接地,按钮S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正极、二极管D2正极连接,电阻 R4的另一端与电阻R5的另一端、处理器MCU的引脚102连接。当VIN电源就绪后,如此时按下按钮S1,三极管Q1的b极为低电平,三极 管Q1导通,处理器MCU和其它电路的电源VCC上电输出,处理器MCU开始工作, 处理器MCU判断101引脚上是低电平就在引脚102上置高电平,三极管Q2导通, 三极管Ql的b极将保持低电平并一直导通,处理器MCU和其它电路正常工作。 当用户长时间不操作或用户再次按下按钮Sl时,处理器MCU的计数器溢出或处 理器判断IOl引脚上的低电平一段时间后,处理器对自身状态进行判别,在引脚 102上置低电平,三极管Q2截止,三极管Ql的b极将变为高电平并截止,处理 器MCU和其它电路的电源VCC将断开,触摸屏等关键部件也断电,这样能有效降 低功耗,延长触摸屏等关键部件的寿命。粘度计釆用了以上电路后,电源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平均功耗降低,智能 化程度更高,控制更灵活,用户操作更方便,关键部件寿命延长,仪器整体可靠 性更好。权利要求1、一种软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二极管D1、二极管D2、按钮S1和处理器MCU,其中三极管Q1的e极与输入电源VIN、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c极、二极管D1负极、电阻R2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b极与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c极与电阻R3的一端、处理器MCU的引脚VCC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负极、处理器MCU的引脚IO1连接,三极管Q2的b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e极与按钮S1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接地,按钮S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正极、二极管D2正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阻R5的另一端、处理器MCU的引脚IO2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粘度计软关机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二极管D1、二极管D2、按钮S1和处理器MCU,其中三极管Q1的e极与输入电源VIN、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c极、二极管D1负极、电阻R2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b极与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c极与电阻R3的一端、处理器MCU的引脚VCC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负极、处理器MCU的引脚IO1连接,三极管Q2的b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e极与按钮S1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接地,按钮S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正极、二极管D2正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阻R5的另一端、处理器MCU的引脚IO2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使得粘度计软关机电路的电源管理效率较高,智能化程度高,有效延长触摸屏等关键部件的寿命。文档编号G01N11/00GK201289453SQ20082015471公开日2009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31日专利技术者吴亚峰 申请人: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二极管D1、二极管D2、按钮S1和处理器MCU,其中三极管Q1的e极与输入电源ⅥN、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c极、二极管D1负极、电阻R2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b极与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c极与电阻R3的一端、处理器MCU的引脚VCC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负极、处理器MCU的引脚IO1连接,三极管Q2的b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e极与按钮S1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接地,按钮S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正极、二极管D2正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阻R5的另一端、处理器MCU的引脚IO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亚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