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胃脘痛类的口服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60192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治疗胃脘痛类的口服药物,它是用下述重量份原料药物制成:厚朴5~12份、陈皮4~6份、青皮4~6份、香附4~6份、枳实4~6份、川芎4~6份、延胡索4~6份、姜黄4~6份、牡丹皮1~8份、白芍4~6份、砂仁4~6份、当归1~7份、吴茱萸4~9份、豆蔻1~8份、丁香1~7份、沉香1~7份、肉桂1~7份、木香4~6份、茯苓1~7份、碳酸氢钠4~6份、炙甘草4~6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临床主要用于急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不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等的治疗。本发明专利技术治疗慢性胃炎的总有效率为94.7%;治疗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总有效率为93.9%;治疗消化不良的总有效率为96.1%,同时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也很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配制品
,特别是一种治疗肠胃病的纯中 药制剂。
技术介绍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当今社会,许多年轻人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和 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进餐时间被打乱,遗忘早餐、延迟午餐、晚 餐丰盛,饮食没有规律,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出现胃痛、胁痛等病变。 目前,市场上虽然有大量治疗此类疾病的同类产品,但由于西药有副 作用和剌激性不利于此类病症的治疗。因此,传统的中药制剂在此类 疾病的治疗上,占取了得天独厚得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的治疗胃脘痛类的口服药物,对急慢性胃炎、 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不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等的治疗 有效果。本专利技术理论依据《寿世保元》胃脘痛者,多因纵恣口腹, 喜好辛酸,恣食热酒,煎,复食寒凉生冷,朝食暮损,日积月深,自郁成积;自积成痰,痰火煎熬,血亦妄行,痰血相杂,妨碍升降,故胃脘疼痛,吞酸嗳气,嘈杂恶心,皆膈噫反胃之渐者也。夫胁 痛者,厥阴肝经为病也。其症自两胁下痛引小腹,亦当视内外所感之邪而治之。若伤寒少阳,耳聋胁痛,风寒所袭而为协痛,此外因也。 若因暴怒伤触,悲哀气结,饮食过渡,冷热失调,颠仆伤形,或痰积 流注于胁,与血相搏,皆能为痛,此内因也。胃脘痛类疾病包括急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 不良等。具体地说, 一种治疗胃脘痛类的口服药物,其是用下述重量份原料药物制成厚朴5~12份陈皮4 6份青皮4~6份香附4 6份枳实4~6份川弯4 6份延胡索4 6份姜黄4~6份牡丹皮1~8份白芍4 6份砂仁4 6份当归1 7份吴茱萸4~9份豆蔻1 8份丁香1 7份沉香1 7份肉桂1 7份木香4 6份茯苳1 7份碳酸氢钠4 ~ 6份炙甘草4~6份。本专利技术优选的药物是用下述重量份原料药物制成厚朴6~10份陈皮3~5份青皮3~5份香附3~5份枳实3~5份川弯3 5份延胡索3 5份姜黄3~5份牡丹皮2~6份白芍3 5份砂仁3~5份当归2 4份吴茱萸4~8份豆蔻2 6份丁香2~4份沉香2~4份肉桂2~4份木香3 5份茯苳2 4份碳酸氢钠3 5份炙甘草3 5份本专利技术药物中的厚朴、枳实、香附、延胡索原料药物按照如下方法炮制厚朴采用姜制、枳实采用麸炒、延胡索采用醋炒、香附采用 醋制。本专利技术是以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复方制剂。方中以厚朴、陈皮、 青皮、枳实、香附疏肝理气,化痰除痞为君药;川芎、延胡索、姜黄、 丹皮、白芍行气活血,化瘀止痛,增强主药舒肝解瘀之功为臣药;砂 仁、广木香、白豆蔻、丁香、沉香、肉桂、吴茱萸、茯苓燥湿健脾, 温中止痛,碳酸氢钠制酸止痛,共为佐药;炙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 药为使药。诸药配伍,疏肝理气,燥湿和中,化瘀止痛,则肝气条达, 脾运畅通,呕呃、嘈杂、疼痛诸症可消。从整体来看,该药的组方符 合传统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及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本品具有舒 肝理气、化滞消胀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肝气不舒,两肋胀痛,胃脘 剌痛,脘腹胀满,呕吐酸水,恶心嘈杂的治疗。药理研究表明本专利技术药物具有调节肠胃运动功能、抗渍疡、利 胆、保肝、抗菌、抗炎等作用;对中枢神经有镇静、镇痛作用;对心 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有一定作用。1、对肠胃功能的影响陈皮挥发油、青皮挥发油及肉桂、丁香 对肠胃功能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促进胃液分泌,排除肠内积气,表 现了芳香健胃的功效,但陈皮、青皮的水煎液成分,则对肠胃功能由 抑制作用,枳实对肠胃平滑肌的作用具有双重性;香附、沉香、吴茱 萸、白芍、甘草对肠胃运动有抑制作用,能解除实验性动物回肠的痉 挛;广木香水提液、挥发油、总生物碱对大鼠小肠现有轻度兴奋作用,随后紧张性和节律性均明显下降。2、 抗溃疡厚朴、陈皮、青皮、枳实、砂仁、丁香、延胡索、 姜黄、吴茱萸、白芍、肉桂等均有一定程度的抗溃疡作用,对动物实 验性胃年末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3、 利胆、保肝陈皮、青皮、香附、丁香、姜黄、吴茱萸、白 芍、甘草等有一定的利胆和保肝作用,如青皮水煎液对正常及四氯化 碳引起的肝损伤大鼠均有较强的利胆作用,可促进胆汁分泌,提高胆 汁流量,并对肝细胞功能由保护作用。4、 抗菌、抗炎作用厚朴、陈皮、枳实、香附、甘草、广木香、 姜黄、吴茱萸、白芍、丹皮等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抗炎做用,个别亦有 抗病毒作用,如厚朴煎剂有光谱抗菌作用,体外实验,厚朴对葡萄球 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等均 有抗菌作用。煎剂的抗菌作用,不因加热而被破坏。5、 对中枢神经的作用厚朴、香附、砂仁、沉香、丁香、延胡 索、吴茱萸、白芍、丹皮、肉桂对中枢神经的主要作用表现为镇静、 镇痛、解热、抗惊厥。如香附醇提物对注射酵母菌引起的大鼠发热有 解热作用;热板法实验证明。20%香附醇提取物,皮下注射,能明显 提高小鼠痛域。本专利技术临床主要用于急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萎縮性胃炎、消 化不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等的治疗。经临床实验表明本品治疗 慢性胃炎的总有效率为94.7%;治疗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总有 效率为93.9% ;治疗消化不良的总有效率为96.1%,同时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也很有效果。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未见有关不良反 应。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配方如下(重量份) 厚朴(姜制)5 12份 陈皮4~6份 青皮4~6份香附(醋制)4 6份 枳实(麸炒)4 6份 川芎4~6份延胡索(醋炒)4~6份 姜黄4~6份 牡丹皮1 8份白芍(炒)4 6份 砂仁4 6份 当归1~7份吴茱萸4 9份 豆蔻1 8份 丁香1~7份沉香1 7份 肉桂1~7份 木香4~6份茯苓1 7份 碳酸氢钠4—6份 炙甘草4 6份上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按常规制剂方法制备的药剂。 实施例l (重量单位克,下同)厚朴(姜制)6~10陈皮3 5青皮3 5香附(醋制)3~5枳实(麸炒)3-一5 川芎3 5延胡索(醋炒)3~5姜黄3 S牡丹皮2 6白芍(炒)3~5砂仁3~5当归2 4吴茱萸4 8豆蔻2~6丁香2 4沉香2~4肉桂2~4木香3 5茯苳2~4碳酸氢钠3 ~ 5炙甘草3 5。实施例2:厚朴(姜制)8陈皮4青皮4香附(醋制)4 枳实(麸炒)4 川芎4延胡索(醋炒)4 姜黄4 牡丹皮4白芍(炒)4 砂仁4 当归3夷茱萸6 豆蔻4 丁香3沉香3 肉桂3 木香4茯苓3 碳酸氢钠4 炙甘草4。将上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粉碎,按水丸的制备方法制成水丸。 本品的服用方法为口服, 一次20丸(含原药2克), 一日2次;温幵水送服。 实施例3:厚朴(姜制)8 陈皮4 青皮4香附(醋制)4 枳实(麸炒)4 川芎4延胡索(醋炒)4 姜黄4 牡丹皮4白芍(炒)4 砂仁4 当归3吴茱萸6 豆蔻4 丁香3沉香3 肉桂3 木香4茯苓3 碳酸氢钠4 炙甘草4.,将上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粉碎,按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制成硬胶囊。 本品的服用方法为口服, 一次5粒(含原药2克), 一日2次;温 幵水送服。本专利技术配方还可以根据现有制药技术制成其它剂型,不仅仅限于 丸剂和胶囊剂。治疗106例胃脘痛类病症临床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全部治疗组1Q6例,均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胃脘 痛类疾病,其中急慢慢性胃炎57例,胃溃疡49例。2、 诊断依据诊断主要依临床症状,胃镜所见及病理诊断。3、 辨证论治依据1989年11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胃脘痛类的口服药物,其特征是用下述重量份原料药物制成: 厚朴5~12份 陈皮4~6份 青皮4~6份 香附4~6份 枳实4~6份 川芎4~6份 延胡索4~6份 姜黄4~6份 牡丹皮1~8份 白芍4~6份 砂仁4~6份 当归1~7份 吴茱萸4~9份 豆蔻1~8份 丁香1~7份 沉香1~7份 肉桂1~7份 木香4~6份 茯苓1~7份 碳酸氢钠4~6份 炙甘草4~6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胃脘痛类的口服药物,其特征是用下述重量份原料药物制成厚朴5~12份陈皮4~6份 青皮4~6份香附4~6份 枳实4~6份 川芎4~6份延胡索4~6份 姜黄4~6份 牡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水平任林霞张晓梅
申请(专利权)人:宝商集团陕西辰济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