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碱性土壤改良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68048 阅读:4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碱性土壤改良剂新配方,以提高石膏或磷石膏改良碱性土壤的效率,还可将石膏或磷石膏为主的土壤改良剂应用到既碱又旱的地区。这种碱性土壤改良剂,其组成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石膏1,秸秆0.5-1.5,尿素0.01-0.08。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项重要贡献在于利用农业作物秸秆混合石膏或混合化肥工业废物磷石膏把化学改良和物理改良结合起来。不仅能从根本上改善土壤板结,而且在不进行淋洗的条件下土壤改良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的化学改良。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以进行灌溉排水的大田作物栽培,也可应用于不进行人工灌溉的植树造林。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能提高石膏或磷石膏改良土壤的效率,还可以把石膏或磷石膏的使用扩展到缺水又盐碱的地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碱性土壤改良剂及应用方法,尤其适用于及缺水又盐碱的地区,属于土壤改良

技术介绍
传统盐碱土壤改良方法核心机制都是利用硫酸钙(石膏)置换土壤中的交换生钠,属于比较单纯的化学改良法。如CN1377936A公开的“利用废石膏板生产盐碱土壤改良剂的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和CN1487052A“盐碱改良剂”,由于硫酸钙置换土壤中的交换性钠需要淋洗出耕层,硫酸钙使用后增加的土壤盐分也需要淋洗,因此改良剂的需要配合灌水使用;CN1487052A中也提出了改良剂一定要使用结合灌溉排水。由于碱性土壤影响作物生长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土壤通常比较板结,而单纯的化学改良法不仅不能改善板结,而且较多的灌溉排水,容易造成土壤容重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导致土壤更加板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碱性土壤改良剂新配方,以提高石膏或磷石膏改良碱性土壤的效率,还可将这种土壤改良剂应用到既碱又旱的地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这种碱性土壤改良剂,其组成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石膏1,秸秆0.5-1.5,尿素0.01-0.08。所述的碱性土壤改良剂中所述的石膏包括磷石膏CaSO4·2H2O。所述的碱性土壤改良剂用于种植大田作物时,其组成是如下重量份的石膏1,秸秆0.5,尿素0.01-0.05。所述的碱生土壤改良剂用于种植大田作物时,其组成是如下重量份的磷石膏1,秸秆0.65,尿素0.01-0.07。所述的碱性土壤改良剂用于植树造林时,其组成是如下重量份的石膏1,秸秆1,尿素0.01-0.02。所述的碱性土壤改良剂用于植树造林时,其组成是如下重量份的磷石膏1,秸秆1.3,尿素0.01-0.03。所述的碱性土壤改良剂中所述的秸秆粉碎长度80%以上小于0.5mm。本专利技术的一项重要贡献在于利用农业作物秸杆混合石膏或混合化肥工业废物磷石膏把化学改良和物理改良结合起来。实验结果证明本专利技术不仅能从根本上改善土壤板结,而且在不进行淋洗的条件下土壤改良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的化学改良。在pH值高达9的碱性土壤中使用本专利技术,能保证中等耐碱的杨树的成活率达到90%以上,而只使用石膏的处理一年内成活率不到5%。本专利技术不仅可以进行灌溉排水的大田作物栽培,也可应用于不进行人工灌溉的植树造林。本专利技术不仅可能提高石膏或磷石膏改良土壤的效率,还可以把石膏或磷石膏的使用扩展到缺水又盐碱的地区。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大田作物种植用碱性土壤改良剂配方石膏1 秸秆0.5 尿素0.01-0.05在作物种植前10天使用。实施例2、大田作物种植用碱性土壤改良剂配方磷石膏CaSO4·2H2Ol 秸秆0.65 尿素0.01-0.07实施例3、植树造林用碱性土壤改良剂配方石膏1 秸秆1 尿素0.01-0.02实施例4、植树造林用碱性土壤改良剂磷石膏1 秸秆1.3 尿素0.01-0.03以冬季在土壤pH值为8.2-8.5的荒地种植1年苗龄的杨树为例说明实施例3、4的使用1、挖40厘米见方的树洞,按照每棵树1000-2500克碱性土壤改良剂与挖出的土壤拌匀,至少在树苗种植前10天使用。2、植树,树苗入洞后,回填拌拌了改良剂的土,适当浇水。无灌溉排水条件时,不宜在可溶性盐分含量超过0.2%的土壤中使用。本专利技术列举的实施例旨在更进一步地阐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而不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得到的产品和经由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1、2、3、4、5、6、7所述的技术方案均可得到碱性土壤改良剂产品。权利要求1.一种碱性土壤改良剂,其组成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石膏1,秸秆0.5-1.5,尿素0.01-0.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性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膏包括磷石膏CaSO4·2H2O。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性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用于种植大田作物时,其组成是如下重量份的石膏1,秸秆0.5,尿素0.01-0.05。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碱性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用于种植大田作物时,其组成是如下重量份的磷石膏1,秸秆0.65,尿素0.01-0.0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性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用于植树造林时,其组成是如下重量份的石膏1,秸秆1,尿素0.01-0.02。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碱性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用于植树造林时,其组成是如下重量份的磷石膏1,秸秆1.3,尿素0.01-0.0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性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秸秆粉碎长度80%以上小于0.5mm。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碱性土壤改良剂新配方,以提高石膏或磷石膏改良碱性土壤的效率,还可将石膏或磷石膏为主的土壤改良剂应用到既碱又旱的地区。这种碱性土壤改良剂,其组成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石膏1,秸秆0.5-1.5,尿素0.01-0.08。本专利技术的一项重要贡献在于利用农业作物秸秆混合石膏或混合化肥工业废物磷石膏把化学改良和物理改良结合起来。不仅能从根本上改善土壤板结,而且在不进行淋洗的条件下土壤改良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的化学改良。本专利技术不仅可以进行灌溉排水的大田作物栽培,也可应用于不进行人工灌溉的植树造林。本专利技术不仅可能提高石膏或磷石膏改良土壤的效率,还可以把石膏或磷石膏的使用扩展到缺水又盐碱的地区。文档编号C09K17/40GK1664064SQ20051001236公开日2005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日专利技术者雷玉平, 韩淑敏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碱性土壤改良剂,其组成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石膏1,秸秆0.5-1.5,尿素0.01-0.0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玉平韩淑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