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木制品结构,包括一木材本体、一炭粉层和一木材表层;木材本体的一个表面形成至少一个具有开口的容室;限制在木材本体与木材表层之间的炭粉层安装在木材本体的容室中;封闭容室的木材表层固结在木材本体形成容室的表面。此结构使得炭粉层具有最佳的防潮、屏蔽电磁波和远红外线的效果,且不会随便脱落,结构稳定性佳,有效提升居家或办公的生活质量。(*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广泛运用于居家或办公的木制品结构,以 达到最佳的防潮、屏蔽电磁波及远红外线的原则及新颖功能。
技术介绍
目前木制品结构安装炭粉层的技术,可参考中国台湾公告M305103号,名称为"木材结构"中所揭示,包含有一木材主体和一 竹炭粉层,其中,竹炭粉层利用黏着剂而漆附地结合在木材主体的表 面上。纵观上述技术,其竹炭粉层是利用黏着剂而结合于木材主体的表 面,所以其竹炭粉层的炭粉层厚度及比例并不高,导致防潮、屏蔽电 磁波及远红外线的效果并不特别明显;此外,该竹炭粉层所使用的黏 着剂因长期棵露在外,所以极容易产生氧化情形,致使竹炭粉会渐渐 失去既有效用,并且慢'li"脱落,导致此类木材结构最终失去既有的防 潮、屏蔽电磁波及远红外线的效用。由以上的说明可知,现有木制品虽有很多相关厂商不遗余力地进 行研究发展,但迄今仍未有较佳的防潮、屏蔽电磁波及远红外线技术, 仍有待相关业者继续努力。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的木材结构进行潜心研究,本案由 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制品结构,其使炭粉层具有最 佳的防潮、屏蔽电磁波和远红外线的效果,且不会随便脱落,结构稳 定性佳,有效提升居家或办公的生活质量。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木制品结构,包括一木材本体、 一炭粉层和一木材表层;木 材本体的一个表面形成至少一个具有开口的容室;限制在木材本体与 木材表层之间的炭粉层安装在木材本体的容室中;封闭容室的木材表 层固结在木材本体形成容室的表面。上述木材本体的一个表面周缘向下界定出一具有开口的容室,并 在容室顶缘凹设有孔径较大的沉孔,在沉孔底面形成一环带状的肩 部;炭粉层填充在容室中,与沉孔的肩部切齐;木材表层对合固定于 沉孔中,将容室封闭。上述容室中设置有补强肋。上述木材本体的一侧突设有嵌条、另一侧则凹设有与嵌条相对应 的嵌槽,多个木材本体借助嵌条与嵌槽的相互组接而延伸。 上述炭粉层由多数竹炭粉组成。J占合有具有木纟i上述木材本体的一个表面均匀布设有复数个未贯穿的容室,该容 室中安装有等高的炭粉层,并在该木材本体的表面贴合一形状相对应 的木材表层,将容室完全封闭。上述木材表层的外表面形成有木紋。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借助通过在木材本体的一个表面设置至少一个容室,并将炭粉层填充安装在该容室中,再通过将木材表 层固结在木材本体的表面,将容室封闭,同时将炭粉层限位在木材本 体与木材表层之间,前述结构使得炭粉层无需另外使用黏着剂固结成 一体,使得炭粉层具有较大的厚度以及极高的炭粉浓度,且该炭粉层 不与空气接触,也无须承受黏着应力,所以具有不会失效的使用稳定 性,可改善传统木制品结构的不足,并达到最佳防潮、屏蔽电磁波、 远红外线的原则及新颖功能。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木材本体、木材表层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木材本体填充炭粉层的示意图3是本技术木材本体、木材表层的组合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组合外观示意图5是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7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8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 木材本体 13 补强肋 20炭粉层11容室 14嵌条 30 木材表层12 沉孔 15嵌槽 40皮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参考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木制品结构,包括一木材本体10、 一炭粉层20、 一木材表层30和一皮层40。木材本体10的一个表面周缘向下界定出一具有开口的容室11, 并在容室11的顶缘凹设有孔径较大的沉孔12,以使沉孔12的底面 形成一环带状的肩部,而容室11中则设置有补强肋13,此补强肋13 的顶面与沉孔12的肩部切齐;另外,在木材本体10的一侧突设有嵌 条14,另一侧则凹设有与嵌条14相对应的嵌槽15,以使该木材本体 10能够借助嵌条14及嵌槽15的相互组接而任意延伸,用以组成一 般的地板结构;所述木材本体10可利用粉碎的木屑或木质纤维加入 黏着剂经压合而成。炭粉层20由多数竹炭粉组成,填充安装在容室11中,使之与沉 孔12的肩部切齐。木材表层30对合在沉孔12中,并以黏着或其它方式与木材本体 10固结,用以将容室11封闭,以使炭粉层20限制于木材本体10与 木材表层30之间。皮层40上具有木紋或竹紋,本实施例中包括两个皮层40,分别 对应贴合在木材本体10的两个表面,以使木材表层30的两个表面形 成有所需的木紋或竹紋外观。由上述结构说明得知,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 )炭粉层20无需黏着在木材本体10或木材表层30上,所以 不用渗入黏着剂,因此,本技术中的炭粉层20具有极高的炭粉 浓度,以达到比传统结构更佳的防潮、屏蔽电磁波及远红外线的功能; (2 )炭粉层20被限制在木材本体10与木材表层30之间,具有较大的厚度,使其防潮、屏蔽电磁波及远红外线的功能更佳;(3)炭粉层20没有棵露在外,完全不和空气接触,且无须承受 黏着应力,因此不会有传统结构的氧化失效或散离的问题出现。图6及图7所示是本技术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该实施例主要 是运用在一般实木居家或办公上的木制品,其主要是用多轴钻床在木 材本体10的一个表面同时进行切屑加工,使得在木材本体10的表面 上均勻地布设有复数个未贯穿的容室11,并在这些容室11中安装等 高的炭粉层20,再在木材本体10的表面贴合一形状相对应的木材表 层30,用以将容室11完全封闭,此处木材表层30在外表面形成有 所需的木紋或竹紋。参考图8所示,是本技术的第三较佳实施例,该实施例主要 是运用在一般实木居家或办公上的木制品,其主要是以刮刀在木材本 体10的一个表面进行切屑加工,从而在木材本体10的表面上凹设形 成一个2 5mm深的容室11,该容室11中安装有等高的炭粉层20, 并在木材本体10的表面贴合一形状相对应的木材表层30,用以将容 室11完全封闭。前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例示,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 护范围,凡是按照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 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木制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木材本体、一炭粉层和一木材表层;木材本体的一个表面形成至少一个具有开口的容室;限制在木材本体与木材表层之间的炭粉层安装在木材本体的容室中;封闭容室的木材表层固结在木材本体形成容室的表面。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木制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材本体 的一个表面周缘向下界定出一具有开口的容室,并在容室顶缘凹设有 孔径较大的沉孔,在沉孔底面形成一环带状的肩部;炭粉层填充在容室中,与沉孔的肩部切齐; 木材表层对合固定于沉孔中,将容室封闭。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木制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室 中设置有补强肋。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木制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材 本体的一侧突设有嵌条、另一侧则凹设有与嵌条相对应的嵌槽,多个 木材本体借助嵌条与嵌槽的相互组接而延伸。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木制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炭粉 层由多数竹炭粉组成。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木制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材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木制品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木制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木材本体、一炭粉层和一木材表层; 木材本体的一个表面形成至少一个具有开口的容室; 限制在木材本体与木材表层之间的炭粉层安装在木材本体的容室中; 封闭容室的木材表层固结在木材本体形成容室的表 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雄,
申请(专利权)人:王正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