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颜鹍专利>正文

太阳能热水瓦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54130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太阳能热水瓦板是一种太阳能集热器模块,由采光盖板、集热板芯、保温隔热层、下防水瓦、横边框型材、纵边框型材组成。所述的集热板芯只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两个出口;两条纵边框型材的顶边、槽坡面、槽底边与采光盖板共同构成槽形瓦形状,形成第一道防水层;下防水瓦两侧的槽边伸入并固定在纵边框型材底部的嵌瓦槽内,可以收集所有来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过程中所有可能来源的水,构成下防水层;纵边框型材底面外侧有平面伸出的固定边,便于用自攻螺丝钉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屋面檩条固定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太阳能集热器与建筑一体化难题,既具有太阳能集热功能,又可以当作防水隔热瓦板使用,并且可以实现产业化生产,可以广泛用于坡屋面和建筑外墙面。(*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建筑屋顶防水瓦功能的太阳能集热器模块,属于太阳能热利用

技术介绍
当人们将大量的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到屋顶上时,会发现其具有以下弊端第一,热水器、 储水箱、减压水箱、排气管、联接水管等大量部件安装在屋顶上,造成屋顶外观零乱不堪, 影响屋顶景观和市容;第二、由于其采光面积大,在遭遇台风袭击时存在安全隐患;第三, 安装不当有可能破坏屋顶防水层,引起屋面渗漏;第四,在政府大力倡导的坡屋顶上很难安 装。因此,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受到小区屋业管理部门和顶层住户的人为限制,在有台风地 区的应用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为解决这些问题,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成为新型太阳能热水系 统发展方向。而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最主要的要求是太阳能集热器和建筑屋顶或立面的一体化,即将太 阳能集热器制作成为融入建筑屋顶或立面的建筑构件。而传统的太阳能集热器主要有普通平 板型太阳能集热板、真空管太阳能集热管二大类,这两类集热器都只能在屋面上加设钢架后 才能勉强安装,并且存在安全隐惠,其本身不能完成屋面防水功能,甚至还可能因安装不当 引起屋面渗漏,无法实现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本技术专利技术人于2000年公开的"太阳能防水隔热屋顶"专利技术(专利号 ZL98213966.7),可以将太阳能集热器制作成防水隔热屋面形式,可以有效解决上述普通太阳 能热水器的四大问题,但是其集热器的制作是在工地现场,类似于装饰工程,存在安装制作 比较费时,难以进行大规模产业化生产等问题;又如2002年5月公开的朱培世专利技术的"具有 太阳能集热板功能的建筑构件板"(专利号ZL00244840.8),需要根据安装工地屋面跨度进 行订制,也无法进行固定规格形式的批量工业化生产,并且因其长度太长受到搬运、吊装、 安装等方面的限制,维修更换更加困难,其采光盖层只能使用具有较好挠性的有机材料(如 阳光板),无法使用质量大、易碎但透光性能好、耐老化的无机玻璃,可以进行横向拼接,却 很难进行纵向拼接等缺限,组成的大面积太阳能屋面上很难上人进行维护和更换操作,生产 和维护成本都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股现有技术的不足,专利技术一种太阳能集热器模块,该模块既具有 太阳能集热功能,又可以当作防水隔热瓦使用,可以快速进行纵向、横向拼接构成大面积防 水隔热屋面。该模块可以设计为固定的规格尺寸,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需要,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太阳能热水瓦板是由采光盖板(l)、集热板芯(2)、保温隔热层(3)、下防水瓦(4)、横边框型材(5)、纵边框型材(6)六个部分构成的具有槽式瓦功能的太 阳能集热板,两条横边框型材(5)和两条纵边框型材(6)构成一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内有集热 板芯,集热板芯的两个进出口水管分别从两条横边框型材中部的开孔中伸出,保温隔热层(3) 位于矩形框架内集热板芯(2)的下方,集热板芯(2)和保温隔热层(3)置于两条相向的横边框型 材(5)、两条相向的纵边框型材(6)围成的长方形柜架之内,下防水瓦(4)位于保温隔热层(3) 和矩形框架下方,下防水瓦两側槽边分别插入两側纵边框型材底边的嵌瓦槽内,下防水瓦具 有多道梯皿的结构,两側槽边正好与纵边框型材底边嵌瓦槽吻合,下防水瓦的槽顶与横边 框型材和纵边框型材的接触处用自攻據丝或拉镳钉固定在矩形框架上,采光盖板(l)位于集热 板芯(2)上方,覆盖并固定在矩形框架的托玻边上,并用软性胶粘接,两条纵边框型材的上表 面和采光盖板构成一个宽阔的U形瓦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热板芯(2)有管翼式和扣槽板 式集热板芯两种结构形式;管翼式集热板芯表面有太阳能集热涂层,由上集管(2-2)、下集 管(2-4)和多根并排的位于上集管(2-2)、下集管(2-4)之间并将上集管(2-2)和下集管(2-4) 联通的管翼(2-3)构成,进水管(2-5)位于下集管(2-4)中部并向下伸出,出水管(2-l)位于上 集管(2-4)中部并向上伸出,所述的上集管(2-2)和下集管(2-4)的两端都封闭,外侧中部分别 向上、向下伸出两个管口,并且其长度都不超过两側管翼(2-3)的外边缘;所述的下集管(2-4) 内部设分隔板(2-6),所述的分隔板(2-6)的长度不超过两拥管翼(2-3)中心位置;扣槽板式集 热板芯上表面有太阳能集热涂层,由两块冲压有按一定规则分布的流^f(2-8)的金属板(2-7) 相向扣压而成,并沿金属板边缘及板内流体槽边缘压焊,上下两端中部焊接流体槽的进水管 (2-5)和出水管(2-1),使集热流体能在流体槽(2-8)内和进水管(2-5)与出水管(2-1)之间密闭 流动;只有进水管(2-5)和出水管(2-l)两个出口,这两个出口分别从两条横边框型材(5)中部 开孔中伸出; 一块本技术的进水管(2-5)可以通过卡套式方便管接(7)与另一块本技术的出水管(2-l)进行方便快捷连接;所述的纵边框型材(6)由顶边(6-1)、槽坡面(6-2)、槽 底边(6-3)、托玻边(6-4)、内立板(6-5)、嵌瓦槽(6"6)、下底板(6-7)、外立板构成(6-8)构 成,其上顶面有斜向上向外伸出的槽坡面(6-2)和与该槽坡面相交的顶边(6-l)和槽底边 (6-3),两条纵边框型材(6)的顶边(6-l)、槽坡面(6-2)、槽底边(6-3)与采光盖板(1)共同构 成槽形瓦形状,构成表面的第一道防水层;下防水瓦(4)具有多道梯形槽的结构,两側的槽 边伸入并固定在纵边框型材(6)底部的嵌瓦槽(6"6)内,可以收集所有来自本技术使用过 程中所有可能来源的水,构成第二道保险性下防水层,纵边框型材(6)底面外侧有平面伸出 的固定边(6-7),便于用自攻蠊丝钉将本技术与屋面樓条固定安装。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 两个出口方案,方便了两块太阳能热水瓦板之间管路连接。二、 通过使用卡套式方便管接(7),可以实现两块太阳能热水瓦板之间管接近零距离拼 接,使太阳能热水瓦板拼装而成的屋面具有最大的有效太阳能采光面积。三、 由于使用本技术设计的纵边框型材(6)、横边框型材(5)方案和下防水瓦(4)方 案,可以构成上下两道防水层,保障了太阳能热水瓦板优良的防水性能,当表面采 光层因外力破损后,仍然可以确保其防水性能。四、 由于纵边框型材(6)底面外侧有平面伸出的固定边(6-7),使得本使用新型可以类似 于金属夹层瓦板一样,可以很容易牢固地固定在屋面樓条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la是正视图,图lb是图la的A-A剖面图,图lc 是图la的B-B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重要构件集热板芯(2)实施例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重要构件集热板芯(2)实施例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重要构件横边框型材(5)实施例之一的横截面形状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重要构件纵边框型材(6)实施例之一的横截面形状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之间相互连接的重要构件卡套式方便管接(7)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安装时固定及横向拼接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安装时纵向管道连接和纵向防水搭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作如下详述如图1所示,先将两条设计长度横边框型材(5)的立板(5-3〉的中部钻一直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热水瓦板,是由采光盖板、集热板芯、保温隔热层、下防水瓦、横边框型材、纵边框型材六个部分构成的具有槽式瓦功能的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是:两条横边框型材和两条纵边框型材构成一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内有集热板芯,集热板芯的两个进出口水管分别从两条横边框型材中部的开孔中伸出,保温隔热层位于矩形框架内集热板芯的下方,下防水瓦位于保温隔热层和矩形框架下方,下防水瓦两侧槽边分别插入两侧纵边框型材底边的嵌瓦槽内,下防水瓦具有多道梯形槽的结构,下防水瓦的槽顶与横边框型材和纵边框型材的接触处用自攻螺丝或拉铆钉固定在矩形框架上,采光盖板盖在矩形框架的托玻边上,并用软性胶粘接,两条纵边框型材的上表面和采光盖板构成一个宽阔的U形瓦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鹍
申请(专利权)人:颜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