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器及使用该过滤器的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544581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高效过滤同时又不易引起堵塞的过滤器并提供使用了该过滤器的小型、轻量的过滤装置,从而即使是处理用过的食用油的小规模店铺也易于购入过滤装置以及为节能和环保作出贡献。通过冲压对采用了裁断成带状或面条状的过滤板裁断片(2)的过滤器(1)的周缘部(3)进行接合一体化,在该周缘部的内部,在该裁断片相互交织的状态下,随机形成无数过滤通路。通过按压环(30)对该过滤器的周缘部进行按压而安置于过滤器壳体(11),从而对从导入口(15)导入的用过的食用油进行过滤。食用油在随机通过过滤器内的过滤通路时,能够有效地被过滤并净化而从排出口(16)排出,从而能够在油炸烹饪中再次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从用过的食用油等液体中过滤杂质的过滤器及使用了该过滤器的过 ^^ 直 O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据估计,每年制作油炸食品、天妇罗、炸肉 排、炸鸡块、炸肉饼、炸薯条等食品后用过的剩余食用油达40 50万吨,这些剩油目前几乎 都是作为工业废弃物直接丢弃。去除液体中的杂质一般采用过滤器过滤,由于在利用普通的过滤器过滤用过的食 用油时,容易造成堵塞,因此,必须频繁更换,从而为了过滤处理而需要较多的费用。因此, 目前经营上述油炸食品的熟食店、餐馆等几乎都没有对用过的食用油进行过滤以反复使 用。这不仅增加了食品成本,也浪费了资源。另外,出于经济上的考虑,由于长时间制作油 炸食品而已经氧化、变质的油依然继续使用的情况也不在少数,结果,必然提供的是味道不 佳、影响健康的食品。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第3733450号公报在这种状况下,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将以一定比例混合电气石粉沫与活性白 土所获得的特殊板材卷绕成圆筒形而制成的过滤器。但是,在采用该过滤器过滤用过的食 用油时,从过滤装置上端流入的用过的食用油在该圆筒形过滤器中沿轴长流过再从过滤装 置的下端排出(参照图幻,在流经过滤器的过程中容易将滤孔堵塞。另外,制作一个过滤器 需要大量昂贵的特殊板材,过滤器的成本高,如果必需频繁更换,则对于小规模店铺来说成 本负担较大。并且,过滤装置体积大,过滤装置造价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课题在于以低价格提供过滤效率高同时不易造成堵塞的具 有新型结构和形状的过滤器,另外,通过以低价格提供使用了该过滤器的小型、轻便的过滤 装置,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处理用过的食用油的小规模店铺购入过滤装置的经济负担, 从而为节能和环境问题作出贡献。用于解决该课题的第一种方式涉及一种过滤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冲压对带状或 面条状过滤板材的周缘部进行接合一体化,在该周缘部的内部,在带状或面条状的过滤板 材相互交织的状态下,随机形成无数过滤通路。用于解决该课题的第二种方式涉及一种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紧带状过滤 板材而一体化成环状的周缘部;在多个所述过滤板材相互交织的状态下从所述周缘部突出 的第一凸部;在多个所述过滤板材相互交织的状态下从所述周缘部向与所述第一凸部相反 侧突出的第二凸部。用于解决该课题的第三种方式涉及一种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带状过滤 板材相互交织而成的过滤板集合体;所述过滤板材的密度高于该过滤板集合体的高密度滤材部分,其中,按照从所述过滤板集合体至所述高密度滤材部分的顺序对过滤对象进行过滤ο第四种方式是使用了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种方式的过滤器的过滤装置。第五种方式以上述第四种方式的过滤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其具 备导入应过滤液体的导入口和排出由过滤器过滤后的液体的排出口 ;以实质密封状态密闭 壳体内部的密闭机构;支承过滤器周缘部的过滤器支承机构。第六种方式以上述第五种方式的过滤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由过滤器支承 机构支承的过滤器下方配置带孔板,使由过滤器过滤后的液体通过带孔板而从排出口排出ο第七种方式以上述第五、第六种方式的过滤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具有使从排 出口排出的过滤后的液体循环至导入口的循环路及循环泵。第八种方式以上述第七种方式的过滤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装置内设置收 容应过滤液体的收容槽,形成使从排出口排出的过滤后的液体收容在收容槽后,通过所述 循环泵吸入该液体并将其从导入口导入到装置内,以便通过所述过滤器继续进行过滤处理 的所述循环路。第九种方式以上述第七种方式的过滤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装置外设置收 容应过滤液体的收容槽,形成使从排出口排出的过滤后的液体收容在收容槽后,通过所述 循环泵吸入该液体并将其从导入口导入到装置内,以便通过所述过滤器继续进行过滤处理 的所述循环路。第十种方式以上述第七、第八种方式的过滤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 收容用于油炸烹饪的食用油。第十一种方式以上述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种方式的过滤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 于,设置测定流经所述循环路的液体的压力的压力计,以便检测由过滤器堵塞等产生的异常值。第十二种方式以上述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种方式的过 滤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具有覆盖所述过滤器的过滤器罩。专利技术效果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过滤器为过滤效率优良且不易造成滤孔堵塞的结构,因此,无需频 繁更换,而且装置简单且造价低。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过滤装置结构简单、小型、轻便,在小规模 店铺等购入时具有很大的经济优势。通过引进本专利技术的过滤器和过滤装置,能够大幅减少 以前大量废弃的用过食用油的废弃量,从而能够起到对节能及环境问题解决作出贡献的效^ ο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过滤器的一例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过滤器的一例的主视图。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过滤器的一例的俯视图。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过滤器所具有的裁断片的俯视图。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图6是示出用于制造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过滤器的圆形模具的说明图。图7是使用了实施例1的过滤器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过滤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 图。图8是实施例1的过滤装置的外观图,(a)为主视图,(b)为前表面图,(c)为除去 框架的状态的俯视图,(d)为面板部的俯视图。图9是实施例1的过滤装置的作用说明图。图10是示出使用后的实施例1的过滤器的主视图。图11是示出使用后的实施例1的过滤器的背视图。图12是实施例2的过滤装置的外观图,(a)为主视图,(b)为前表面图,(c)为除 去框架的状态的俯视图,(d)为面板部的俯视图。图13是实施例2的过滤装置的作用说明图。图14是具备实施例3的过滤器罩的过滤器壳体的剖视图。图15是过滤器罩的剖视图。图16是过滤器罩具有的支承体的立体图。图17是示出实施例4的过滤器的图。符号说明Ula过滤器2带状或面条状的过滤板材(裁断片)3周缘部4圆形模具5板状部件6裁断片集合体10过滤装置11过滤器壳体12过滤器壳体的主体13过滤器壳体的上部部件14过滤器壳体的底部部件14a底部部件的上表面(过滤器支承机构)15 导入口16 排出口17上部部件的下部侧方突出缘18上部部件的上部侧方突出缘19上部部件的上方突出缘20 0 环21 FB22冲孔金属件(带孔板)23盖部件(密闭机构)23a轴插通孔23b周缘下方阶梯部24过滤器按压件(过滤器支承机构)25轴26把手27轴环28U形垫圈29旋转杆30按压环31外侧轴环32内侧轴环33轴承34外螺纹部35螺母36过滤器壳体箱37油收容槽38框架39支承腿40后部手柄41前部手柄42喷出软管43喷出嘴45吸入软管(循环路)46循环泵47导入软管(循环路)48电源线49定时开关50排出软管51阀门52压力计53面板部54卡环56运行灯55保险丝57排气 口58抽气阀门59炸锅60滤网61过滤器罩64支承体68孔69网状部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列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过滤器的一例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 施例1的过滤器的一例的主视图。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过滤器的一例的俯视 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过滤器所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滤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冲压对带状或面条状过滤板材的周缘部进行接合一体化,在该周缘部的内部,在带状或面条状的过滤板材相互交织的状态下,随机形成无数过滤通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部光成
申请(专利权)人:斋藤机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