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投影模块及使用该投影模块的投影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36197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投影模块及使用该投影模块的投影机。所述投影模块使用白光LED矩阵为光源,包括一具有二段式结构的光机引擎组,由一前机壳及一后机壳对接而成,该光机引擎组的前机壳前侧设有一投影镜头组,该前机壳的内部枢设一菲氏镜片组,该光机引擎组的后侧设有一光源模块,该光机引擎组的前机壳与后机壳交界处设一液晶显示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光机引擎组为二段式对接结构,只要拆解分开光机引擎组的后机壳,就可以更换不同分辨率的液晶显示屏,而且更换后自动达成定位效果,不需要精密测试与校正,具有结构简单及降低成本的特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投影模块,尤其是一种使用白光LED矩阵为 光源且将光机引擎设成二段式对接结构的投影模块,本技术还涉 及一种使用该投影模块的投影机。
技术介绍
前投式LCD液晶投影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光线由主导照明的灯泡 发出,途中经过色彩分光镜分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束,再透过 液晶面板光阀与偏极片的调变作用,改变各色光的强度,最后由色彩 合光系统组合成为完整的彩色影像,经投影镜头投射于屏幕上,以完 成整个投影过程。但是,这种LCD液晶投影机所使用的光机引擎具有零件多、构造 复杂及不易更换光学模块的缺点。在光机引擎组装完成后,还需要进 行精密的测试与校正,造成生产成本高昂外,也有碍于大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现有技 术中问题的投影模块及使用该投影模块的投影机。本技术的投影模块,由一投影镜头组、 一光机引擎组、 一菲 氏镜片组、 一角度调整机构、 一液晶显示屏及一光源模块共同联结而 成,其中所述光机引擎组由一前机壳及一后机壳对接组成,该前机壳 为一中空矩形壳体,其后端开口设有一框形联结部,该中空矩形壳体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有一枢接孔,且其中一面侧壁上设有一插槽,与该侧壁所设的枢接孔相交,另一面侧壁的外壁上凸设一固定轴;该后机壳为一中空矩形壳体,其前端开口设有一对接联结部,对应该前机 壳的后端开口的框形联结部,且该后机壳的对接联结部还凹设一嵌入槽;所述投影镜头组对接及封闭该光机引擎组的前机壳的前端开口 , 且具有一可调焦距的镜头;所述菲氏镜片组穿过该光机引擎组的前机 壳的插槽且枢设在前机壳的内部,具有一镜框及一设于该镜框内部的 菲氏镜片,其中,该镜框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枢轴,分别枢接在该前 机壳左右侧壁的枢接孔上,且其中 一枢轴穿过该前机壳设有该固定轴 的侧壁的枢接孔凸伸到外面;所述液晶显示屏组装在该光机引擎组的 后机壳的嵌入槽内,具有一供光电信号输入的信号输入接口,且从该 光机引擎组的前机壳与后机壳的交接处伸出到外面;所述光源模块由 一反射灯杯、 一聚光镜片及一LED光源共同组成,其中,该反射灯杯 设有一中空杯体及一接合部,供该聚光镜片置入在该中空杯体的内部 及供该LED光源联结在该中空杯体的背面,且该反射灯杯以所述接合 部对接及封闭该光机引擎组的后机壳的后端开口 ;所述角度调整机构 包括一转轮及一角度限制块,其中,该转轮包括一外轮毂及一内轮毂,且该内轮毂的内部设有一中空转轴及一滑槽;该角度限制块包括一滑 块、 一弧形槽及一联结孔,并且以所述的弧形槽套在该光机引擎组的 前机壳的固定轴上并以所述联结孔与该菲氏镜片组凸伸到外面的枢轴 构成固定联结;该转轮的内轮毂的中空转轴再枢设套入所述的光机引 擎组的前机壳的固定轴上,且该角度限制块的滑块进入该转轮的内轮 毂的滑槽内。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投影机,包括一设有输入端口的机壳,且该机壳的内部设有本技术的投影模块与 一 系统控制单元,其中, 该系统控制单元包括一微处理器、 一影像数据运算单元、 一数字信号 处理单元、 一电源控制单元及一输出/输入控制单元,用于转换从该输 入端口进来的影像数据电信号或数字电信号,并将所转换成的光电信 号输出以及控制由该投影模块投射至屏幕上。所述的光源模块的后侧可组装一散热片,以导出LED光源的热量。所述光源模块的LED光源为白光LED,并使用6-30颗且排列成 水平间距为0.83mm、垂直间距为0.62mm的白光LED阵列为光源。本技术提供的投影模块及使用该投影模块的投影机,除具备 使用LED冷光源与液晶显示屏直接投射出影像的特点外,并将所使用 的光机引擎设成二段式结构,不但液晶显示屏定位容易,可以大幅减 少测试与校正的时间,而且光机引擎可以容易更换为不同分辨率的光 学模块,有助于大量生产及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示的投影模块的立体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3为本技术投影模块在不同视角下的立体图4为图1所示的投影模块的各部件的分解透视图5为本技术一种投影机的构造示意图6为本技术一种投影机系统控制单元结构框图。主要附图标记 10......投影模块21......镜头30......光机引擎组31a......接合凸缘32......插槽34......固定轴36a......对冲妾4关结部37......嵌入槽41......镜框43a、 43b......枢轴51......转轮53......内轮穀55......滑槽57......滑块59......联结孔61......信号输入4妻口71......反射灯杯20......投影镜头组22......对接部31......前机壳31b......框形l关结部33a、 33b......枢接孔36......后机壳36b ......接合凸缘40......菲氏镜片组42......菲氏镜片50......角度调整机构52......外轮毂54......中空转轴56......角度限制块58......弧形槽60......液晶显示屏70......光源模块72......中空杯体73......灯槽 74......接合部75......聚光4竟片 78......LED光源79......LED阵列 80......散热片90......机壳 95......系统控制单元98......喇叭 100......投影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投影才莫块10包括一投影镜头组 20、 一光机引擎组30、 一菲氏镜片组40、 一角度调整机构50、 一液晶 显示屏60及一光源模块70,或进一步包括一散热片80,以导出光源 模块70的热量。其中,投影镜头组20组装在光机引擎组30的前侧,光源模块70 组装在光机引擎组30的后侧,而菲氏镜片组40及液晶显示屏60组装 在光机引擎组30的内部。当液晶显示屏60显现光电信号的时候,光 源模块70的投射光源会通过液晶显示屏60,并将液晶显示屏60上的 光电信号投射出来,再透过菲氏镜片组40予以扩散放大及去除光斑后, 再由投影镜头组20投射至屏幕上。所述光源模块70由一反射灯杯71、 一聚光镜片75及一 LED光源 78共同组成。该反射灯杯71设有一中空杯体72及一4矣合部74,而且, 所述光源模块70通过该反射灯杯71的接合部74组装在该光机引擎组 30的后侧。反射灯杯71的中空杯体72的内部设有一灯槽73,用于容 置该聚光镜片75,而该中空杯体72的背面用于联结该LED光源78。9所述LED光源78得选用 一颗以上的白光LED作为发光来源,且 为了达到最好光投射效果,减少光源的损失与能源的浪费,LED光源 78中的白光LED得选用6-30颗,且排列成水平间距为0.83mm垂直间 距为0.62mm的白光LED阵列79。所述散热片80组装在光源模块70的后侧,用于快速导出LED光 源78的热量,再使用冷却风扇(图未绘)将所导出的热量强制驱散, 以帮助白光LED阵列79 —直保持在正常工作温度下投射光源。所述投影镜头组20包括一可调焦距的镜头21及一对接部22,且 通过所述对接部22组装在光机引擎组30的前侧。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投影模块,由一投影镜头组、一光机引擎组、一菲氏镜片组、一角度调整机构、一液晶显示屏及一光源模块共同联结而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机引擎组由一前机壳及一后机壳对接组成,该前机壳为一中空矩形壳体,其后端开口设有一框形联结部,该中空矩形 壳体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有一枢接孔,且其中一面侧壁上设有一插槽,与该侧壁所设的枢接孔相交,另一面侧壁的外壁上凸设一固定轴;该后机壳为一中空矩形壳体,其前端开口设有一对接联结部,对应该前机壳的后端开口的框形联结部,且该后机壳的对接联结部还凹设一嵌入槽; 所述投影镜头组对接及封闭该光机引擎组的前机壳的前端开口,且具有一可调焦距的镜头; 所述菲氏镜片组穿过该光机引擎组的前机壳的插槽且枢设在前机壳的内部,该菲氏镜片组具有一镜框及一设于该镜框内部的菲氏镜片,其中,该镜框的左右 两侧各设有一枢轴,分别枢接在该前机壳左右侧壁的枢接孔上,且其中一枢轴穿过该前机壳设有该固定轴的侧壁的枢接孔凸伸到外面; 所述液晶显示屏组装在该光机引擎组的后机壳的嵌入槽内,且所述液晶显示屏具有一供光电信号输入的信号输入接口,且从该光机 引擎组的前机壳与后机壳的交接处伸出到外面; 所述的光源模块由一反射灯杯、一聚光镜片及一LED光源共同组成,其中,该反射灯杯设有一中空杯体及一接合部,供该聚光镜片置入在该中空杯体的内部及供该LED光源联结在该中空杯体的背面,且该反射灯杯 以所述的接合部对接及封闭该光机引擎组的后机壳的后端开口; 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包括一转轮及一角度限制块,其中,该转轮包括一外轮毂及一内轮毂,且该内轮毂的内部设有一中空转轴及一滑槽;该角度限制块包括一滑块、一弧形槽及一联结孔,并且以所述弧形 槽套在该光机引擎组的前机壳的固定轴上并以所述联结孔与该菲氏镜片组凸伸到外面的枢轴构成固定联结;该转轮的内轮毂的中空转轴再枢设套入所述光机引擎组的前机壳的固定轴上,且该角度限制块的滑块进入该转轮的内轮毂的滑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清德巫坤树战之平
申请(专利权)人:鑫创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BZ[伯利兹]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