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福德专利>正文

一种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3408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护理床,它包括床头、床尾、床身以及可形成斜面靠背的装置,其特点是所述斜面靠背装置这样构成,它设置一个托件,该托件一端与前段床身联接,另一端绕过设置于床头上的横向轮轴后与牵引绳一端联接,该牵引绳另一端经过设置于床头上的导轮后与设置于床尾上的牵引器的牵引端联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在前段床身上部设置可水平升降的活动床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使用方便,功能更为齐全的优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床,确切地说是一种用来护理患者的护理床。现有护理床的主要特点是可在前段床身上部形成斜面靠背。这种床采用金属材料制做,由床头、床尾、床身组成,其前部床面为活动面,该活动床面的后端即位于床尾一侧端铰接于床身的两侧边上,其前端自由放置在床身上,该端横向两侧部各铰接一个支杆,支杆上制有若干个挂槽,通过该支杆及固定在床身两侧部的定位半轴可使活动床面的前端向上人工抬起一定高度,使之形成斜面靠背。这种护理床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使其形成靠背时需要由医务人员将活动床面的前端向上抬起,当床上有患者时,这种操作很费力,使用不够方便;2、它仅仅具有可形成斜面靠背的特点,因而使用功能比较单一。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功能更为齐全的护理床。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床头、床尾、床身以及能在前段床身上部形成斜面靠背的装置,其特点是所述斜面靠背装置这样构成,它设置一个由软质面料构成的托件,该托件一端与前段床身固定联接,另一端绕过设置于床头上并位于床身上方的横向轮轴后与牵引绳一端联接,该牵引绳另一端经过设置于床头上的导轮后与设置于床尾上并位于床身下方的可前后张缩的牵引器的牵引端联接。上述牵引器这样构成,它设置一个四联杆机构,该机构的一对相对铰点处分别设置一个螺母,在两个螺母之间联接一个丝杆及其配用的摇把;该机构另一对相对铰点中的一个铰点端与所述床尾联接,另一铰点端构成所述牵引端。在上述前段床身上设置一个活动床面,该床面可在所述牵引器作用下自床身上平面至其上方一定高度范围内往复水平升降,所述托件后端固定于该活动床面上,使之通过该床面与床身之间实现所述联接。上述活动床面这样构成,在前段床身的各侧边上分别通过位于其同侧的前后分布的至少两个支撑板各联接一个纵向托杆,并使床身各侧边与其同侧托杆、支撑板之间形成四联杆机构,还使位于各侧最后端的支撑板的下端伸至床身下部,该两下端之间联接横杆,该横杆可由所述牵引器的牵引端推动其转动,使活动床面实现所述升降运动;所述两托件之间由软质面料制成的托面联接。本技术实现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当需要在前段床身上方形成斜面靠背时,只要摇动牵引器的丝杆摇把即可实现,操作轻便、快捷;2、本技术设置的活动床面向上水平抬起后,可与床身上面之间形成高度为200mm左右的间隙,通过该间隙可在床面上放置便盆,为卧床患者在平躺条件下大、小便提供方便条件,从而增加了护理床的使用功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C-C剖视图。图3是图1的A-A剖面放大图。图4是图2的B向局部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种使用状态剖视图。由图可知,本技术包括现有技术中的床尾1、床身13、床头27以及能在前段床身上部形成斜面靠背的装置,其特点是该装置这样构成在床头27下部杆件35上分别通过支板29、销轴24铰接安装一个滑轮28,在前段床身即位于床头23一侧床身的上部设置一个采用网状厚布料或者一般布料制成的与床身上面等宽的托件,该托件的后端即相临于床尾的一端可以与床身上面固定联接,另一端绕过设置于床头上并位于床身上部的可以转动的横向轮轴34之后,与一根由钢丝绳构成的牵引绳14的一端联接。两者间联接方法是在托件联接端上沿横向固联一根杆件25,在杆件25上安装一个拉套36,该拉套的作用在于可保证杆件两端受力均衡,它可以用直径较小的圆钢制成,也可以用绳索制做,上述牵引绳的联接端与该拉套的中部固联,从而实现其与托件之间的联接;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滑轮后与设置在床尾下部的牵引器32的牵引端相联接。该牵引器32主要由连接座3、元宝形的螺母6、连接杆5、连接杆12、连接杆10、丝杆37组成,丝杆联接于两个螺母之间,其一端部安装由杆臂8及手柄9组成的摇把。两根连接杆5的一端通过铆接销轴4与连接座3铰接,该端构成牵引器的联接端,另一端则通过铆接销轴7分别与两螺母的同侧端铰接,连接杆10及连接杆12的一端分别与两螺母的另一同侧端通过铆接销轴7铰接,另一端则通过铆接销轴11相互铰接,该端构成牵引器的牵引端,并将该端处的两连接杆10、12的端部分别煨形,使之组装后可形成图示的槽口,并在位于上方的连接杆12的端部制出一个通孔。上述牵引器通过其联接端的连接座3,销轴31铰接在与床尾下部杆件30相焊接的耳板2上,从而使之与床尾下部相铰接;上述钢丝绳的另一端插入在连接板12端部通孔中,并由配用的卡固件使之固定在该连接板上,从而使之与牵引器的牵引端之间相固联。为了使位于床身下部的牵引绳在松驰状态下不会落至地面,还在床身下部设置可向上拉起牵引绳的拉簧33。为了进一步增加护理床的使用功能,本技术还在前段床身上联接安装一个活动床面,该床面可在上述牵引器牵引端作用下自床身上平面至其上方一定高度范围内往复升降,在这种情况下,上述托件后端则应固定联接在该活动床面上,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联接方法是利用缝合线22使两者缝合联接,从而使托件通过该床面与床身之间相联接。设置活动床面的方法是在前段床身的两侧床边上分别通过位于其同侧的、前后分布的两个支撑板20、17以及联接件21、38各联接一个纵向设置的托杆19,该各托杆采用方管制成,并使各侧床身侧边与其同侧托杆及支撑杆构成如图5所示的四联杆机构,还使位于各侧最后端即与床尾相临一端的支撑板17的下端伸至床身下部,并在该两支撑板的下端之间联接横杆18;在两托杆19之间联接采用网形厚布料或普通布料制成的托面15,其联接方法是,在托面的两侧边上制出若干个布套16,通过该布套使托面套置固联在托杆上。组装时,使牵引绳位于活动床面的横杆上面,这样,牵引器的牵引端在前移过程中,便能通过其端部槽口顺利地与之接触,以便推动其转动,进而带动活动床面开降。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是唯一的,例如,第一,设置活动床面时,其两侧支撑板的设置数量也可以多于两件;第二,牵引器也可以由设置在床尾上的螺母及与其配用的并沿前后方向设置的丝杆构成。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当需要形成斜面靠背时,可摇动丝杆手柄,使牵引器的牵引端向后退缩,便可将托件26自床身上部拉起,进而形成斜面靠背,逆操作,可取消斜面靠背;当需要为卧床患者接便时,可摇动手柄,使牵引器的牵引端向前伸出、与活动床面组件的横杆18相卡接并推动支撑板17转动,进而将活动床面向上水平抬起至需要高度,便可进行接便操作,逆操作可使活动床回落到床身上面。权利要求1.一种护理床,它包括床头、床尾、床身以及能在前段床身上部形成斜面靠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靠背装置这样构成,它设置一个由软质面料构成的托件,该托件后端与前段床身固定联接,另一端绕过设置于床头上并位于床身上方的横向轮轴后与牵引绳一端联接,该牵引绳另一端经过设置于床头上的导轮后与设置于床尾上并位于床身下方的可前后张缩的牵引器的牵引端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器这样构成,它设置一个四联杆机构,该机构的一对相对铰点处分别设置一个螺母,在两个螺母之间联接一个丝杆及其配用的摇把;该机构另一对相对铰点中的一个铰点端与所述床尾联接,另一铰点端构成所述牵引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护理床,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护理床,它包括床头、床尾、床身以及能在前段床身上部形成斜面靠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靠背装置这样构成,它设置一个由软质面料构成的托件,该托件后端与前段床身固定联接,另一端绕过设置于床头上并位于床身上方的横向轮轴后与牵引绳一端联接,该牵引绳另一端经过设置于床头上的导轮后与设置于床尾上并位于床身下方的可前后张缩的牵引器的牵引端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福德
申请(专利权)人:马福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