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式水陆两用潜水方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33843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机动式水陆两用潜水方舱,涉及一种用于在江河、湖泊、堰塞湖、以及海上等进行大型抢险、救助打捞、水下施工等作业的水陆两用综合潜水作业工程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由作业方舱(100)和生活方舱(200)组成,作业方舱(100)的连接板(5)与生活方舱(200)的连接板(5)之间由搭扣(51)、紧定销(53)、连接扣(52)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简便快捷用于抢险作业,可大大缩短抢险前的准备时间,可解决交通被阻下的抢险问题,适用于长期的野外水下抢险及其他大部分水下作业任务。(*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江河、湖泊、堰塞湖、以及海上等进行大型抢 险、救助打捞、水下施工等作业的水陆两用综合潜水作业工程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全球性气候变暖问题的加剧,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愈加 频繁,仅近几年的时间里,从美国的卡特里娜强台风、印度洋大海啸、缅甸"纳尔吉斯"强台风,到我国2006年7月17日的福建超强台风,都造成了巨大的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08年5. 12汶川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 了巨大的损失,地震过后所形成的大大小小的堰塞湖又成为了灾区人民生命安 全的重大隐患,也使重建工作难以实施; 一方面这些自然灾害特别是地震等灾 害的发生常常具有突然性,而人员的救助和险情的排出又是刻不容缓的,因此 抢险和救助工作的及时与否往往决定了是否会产生灾难的后果,对现有的水下 作业装备来讲,往往由于抢险施工手段的多样性,设备繁杂不易携带,仅完成 设备准备工作就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即使有一些集成化功能的综合性水下作业 系统可完成快速机动的转移(例如海军救捞部队装备的SXGC系列"机动式水 下观察探测系统"中船重工750试验场制造),但是如果要远离岸边作业, 还需要将设备转移至船只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系统的机动性和集成化特 点。另一方面,许多受灾地区交通条件都极为恶劣,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灾区,陆路基本中断,许多大型救灾设备物资根本不能到位,有的偏远灾区甚 至在受灾后一星期后还无救援人员到达。因此在许多抢险救灾作业中,不仅设 备的运输,包括救援的后勤保障都面临的极大地困难。水下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方面,从潜水手段上来讲,常用潜水 方式就包括了轻潜水、管供空气潜水、氦氧潜水等,要完整的支持这几种潜水 方式,潜水设备就至少要配置三套,如果多人同时下水作业,则要求更高;另 一方面,对于长时间和大深度的潜水作业中,潜水员的减压、洗浴消毒等是安全作业的关键所在,这些设备特别是减压舱、洗浴消毒设备往往比较笨重,不 便携带,在水下作业特别是内陆江河、湖泊、堰塞湖等不易利用船舶运输的地方,给安全、高效的水下作业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其次,在作业手段上,常用 的包括探测搜索、观察、照明、切割、焊接等,而在上述"机动式水下观察探 测系统"中,由于空间和运载平台的限制,仅设置了轻潜、管供潜水,水下观 察探测和部分水下作业功能,对大深度潜水和水下切、割等功能就需要另行配 套了。由于水下抢险任务的突发性和现场作业的复杂性,迫切需要一种功能全 面、运输布放方便,并具备一定持续作业能力的水下系统,以适应野外作业, 特别是洪涝、地震灾害后抢险救助工作转运方便、机动性强,并具有相当持续 作业能力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水面上可支持潜水作业的潜水方舱。 一种机动式水陆两用潜水方舱,其特征在于,其由作业方舱和生活方舱组成,作业方舱的连接板与生活方舱的连接板之间由搭扣、紧定销、连接扣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作业方舱和生活方舱分别由甲板、底部、底部斜板、艏部踏板,多 个连接板、多个侧面底部踏板、多个方舱立柱、顶板、底部固定板、顶部横板 及顶部斜板依次连接而成。所述的作业方舱和生活方舱的侧面顶部由连接钢梁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作业方舱和生活方舱的侧面顶部由连接钢梁连接在一起,具体结构 为作业方舱和生活方舱的侧面顶部的方舱立柱上设有连接销,连接钢梁两端为 槽形,槽形口装有弹性钢板,该弹性钢板可向内人打开,连接钢梁向下扣下, 方舱立柱上的连接销从弹性钢板处扣入连接钢梁的槽形口内,使作业方舱和生 活方舱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底部由底部固定板、艏艉部水密板、底部肋板、底板水密连接构成。 述的作业方舱和生活方舱尾部各设有挂机推进器,挂机推进器与作业方舱 和生活方舱尾部固定连接。所述的作业方舱内固定安装有潜水气瓶组、设备安装台板、发电机、作业 设备、减压舱。所述的生活方舱内设有休息及办公间、卫浴间、消毒间、气瓶组、安装方 格、办公桌、两用折叠床,其中安装方格固定在生活方舱的底板上,气瓶组安 装在安装方格内,顶板上设有太阳能加热器。所述的作业方舱上安装有设备储藏箱、上部设备放置台板,设备储藏箱、 上部设备放置台板之间有隔板将其隔开,设备放置台板装有滑轨,水下作业设 备放置在上部设备放置台上。所述的作业方舱的艉部有起吊装置,其起吊装置主要包括电动或手动葫 卢、起吊缆、三角支杆、吊环或悬梯,其中电动或手动葫卢安装在顶部甲板8 上,起吊缆一端通过电动或手动葫芦,另一端连接在三角支杆上,三角支杆的 两根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方舱立柱的下部位置,另一端铰接在一起,三角支杆 上固定着起吊环或悬梯。本技术可简便快捷用于抢险作业,可大大縮短抢险前的准备时间,可 解决交通被阻下的抢险问题,适用于长期的野外水下抢险及其他大部分水下作 业任务。在进行湖泊、堰塞湖等内陆水域的抢险等作业任务时,在交通被阻断或不 畅的情况下,可采用空运的方式将两个方舱吊至作业水面,即使无外接支援该系统也具备支持6-8人至少7—10以上的持续作业能力;如果是进行大坝、水库、桥梁等水下检测、施工等水下作业时,可采用平板车等将方舱运载至作业 点,进行较长时间的水下作业。特别是在进行大深度潜水作业时,由于涉及到 潜水员的减压问题,现场必须要有齐备的减压舱等设备,本设备从生活、办公 到水下作业都提供了相对完备的设备设施,完全可以在水下施工、检测,防汛 抢险、救助打捞等单位和部门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l、本技术基本结构示意图2、生活方舱和工作方舱的基本结构示意图3、生活方舱和工作方舱上的连接板的搭接结构示意图;图4、作业方舱仰视图5、本技术结构示意视图6、生活方舱和工作方舱接驳的连接钢梁结构示意图7、作业方舱结构示意图8、作业方舱结构示意图9、作业方舱艏部起吊装置示意图10、生活方舱示意图ll、生活方舱底部的气瓶组示意图。其中,l为顶板,2为顶部模板,3为顶部斜板,4为侧面底部踏板,5为 连接板,6为艏部踏板,7为底部斜板,8为甲板,9为方舱立柱,IO为滑槽 组件,11为拉杆,12为底部固定板,13为挂机推进器,14为连接钢梁,51 为搭扣,52为连接扣,53为紧定销,IOO为作业方舱,IOI为减压舱,102为 作业设备,103为发电机,104为设备安装台板,105为潜水气瓶组,107为设 备储藏箱,108为上部设备放置台板,109为设备放置台板,IIO为隔板,111 为水下作业设备,112为电动或手动葫芦,113为起吊环或悬梯,114为三角 支杆,115为起吊缆,121为艏艉部水密板,122为底部肋板,123为底板,141 为弹性钢板,142为连接销,200为生活方舱,201为休息及办公间,202为办 公桌为,203为太阳能加热器,204为折叠床,205为气瓶组,206为安装方格, 207为卫浴间,208为消毒间,209为厨房。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机动式水陆两用潜水方舱,其特征在于,其由作业方舱IOO和生活方 舱200组成,作业方舱100的连接板5与生活方舱200的连接板5之间由搭扣 51、紧定销53、连接扣52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作业方舱100和生活方舱200分别由甲板8、底部、底部斜板7、 艏部踏板6,多个连接板5、多个侧面底部踏板4、多个方舱立柱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式水陆两用潜水方舱,其特征在于,其由作业方舱(100)和生活方舱(200)组成,作业方舱(100)的连接板(5)与生活方舱(200)的连接板(5)之间由搭扣(51)、紧定销(53)、连接扣(52)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景华黄明辉杨帆韦献宝李洪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〇试验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