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筒专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26521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夹具技术领域,槽筒专用夹具,包括有:传动轴:一端与传动装置相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由外向内、直径由小到大、分阶段依次设置有第一、二、三环形凸台,在第一环形台上设置有连接用的螺纹,在传动轴通过内垫片、中垫片、外垫片支撑和定位槽筒,用螺帽依次将内垫片、槽筒、中垫片和外垫片压紧,其优点:一是可在一台数控铣床上安装多件槽筒专用夹具,实现一次进行多件槽筒的加工;二是络纱成品率高,导纱性能提高:络纱1300米/分,两端不到位次数为0,而传统槽筒络纱300米/分,不到位次数为10次/分;三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快捷,便于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夹具
,特指一种槽筒专用夹具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纺织行业的需求,半自动络筒机已跟不上生产 快速发展的形式,面临淘汰的局面,而全自动络筒机被国外厂家所垄 断,只对国内市场进口整机,关键零配件则禁止向国内进口,特别是 金属槽筒更是难上加难,为此本公司研制出了纺织行业用的金属槽筒, 金属槽筒的主要材料为铜络钼铸铁,同传统的胶木、超塑、钢板等槽 筒相比,其耐磨性、粗糙度、导电性能均有着根本性的改变和提高, 传统槽筒无法达到的指标在金属槽筒中得到实现,金属槽筒在传统的 数控铣床上铣制其上的沟槽时,需要用专用夹具夹住金属槽筒进行加 工,现有夹具的不足之处在于 一是夹具较大、结构复杂,在该数控 铣床一次只能加工一件金属槽筒,二是夹具夹住金属槽筒加工后在金 属槽筒的两端部的加工余量大,使产品重量大、落纱的成品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方便、快 捷的槽筒专用夹具,在一台数控铣床上可安装多件夹具,实现一次可 进行多件槽筒的加工。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槽筒专用夹具,包括有 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与传动装置相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由外 向内、直径由小到大、分阶段依次设置有第一环形台、第二环形台和 第三环形凸台,在第一环形台上设置有连接用的螺纹,传动轴在第三环形凸台上预留有槽筒安装位;内垫片为一环形垫片,内垫片可套设在第三环形台上,内垫片 的外圆柱面可支撑在槽筒一端面的轴孔之外的环形槽上;中垫片为一空心圆柱体,中垫片可套设在第二环形台上,并利 用第三环形台的肩部限位,中垫片的外圆柱面可支撑在槽筒另一端面 的轴孔之外的环形槽上;外垫片为一环形垫片,外垫片可套设在第二环形台上,外垫片 的圆面可压在槽筒另一端的端面上;螺帽可旋装在第一环形台上的螺纹上,螺帽的外径大于外垫片 的内径。上述的中垫片的外圆柱面的一端设置有凸台,中垫片的最大直径 的一端支撑在槽筒另一端面的轴孔之外的环形槽上。 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1、 可在一台数控铣床上安装多件槽筒专用夹具,实现一次进行多 件槽筒的加工;2、 络纱成品率高,导纱性能提高络纱1300米/分,两端不到位 次数为0,而传统槽筒络纱300米/分,不到位次数为10次/分;3、 本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快捷,便 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2是本技术的转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2: 槽筒专用夹具,包括有传动轴10:传动轴10的一端与传动装置相连接,传动轴10的另一端由外向内、直径由小到大、分阶段依次设置有第一环形台101、第二环形台102和第三环形凸台103,在第一环形台101上设置有连接用 的螺纹,传动轴10在第三环形凸台103上预留有槽筒80安装位;内垫片20:为一环形垫片,内垫片20可套设在第三环形台103 上,内垫片20的外圆柱面201可支撑在槽筒80 —端面的轴孔之外的 环形槽上;中垫片30:为一空心圆柱体,中垫片30可套设在第二环形台102 上,并利用第三环形台103的肩部1021限位,中垫片30的外圆柱面 301可支撑在槽筒80另一端面的轴孔之外的环形槽上;外垫片40:为一环形垫片,外垫片40可套设在第二环形台102 上,外垫片40的圆面可压在槽筒80另一端的端面上;螺帽50:可旋装在第一环形台101上的螺纹上,螺帽50的外径 大于外垫片40的内径。上述的中垫片30的外圆柱面301的一端设置有凸台,中垫片30 的最大直径的一端支撑在槽筒80另一端面的轴孔之外的环形槽上。本技术的使用将传动轴10的一端与数控铣床的传动装置相 连接,在传动轴10的另一端一次套装上内垫片20、槽筒80、中垫片 30、外垫片40,使内垫片20靠紧第三环形台103的肩部1031,并与 槽筒80 —端面的轴孔之外的环形槽贴紧,最后用螺帽50旋紧在第一 环形台101上的螺纹上,即将槽筒80固定在数控铣床上,然后就可开 动设备,根据程序设计值,自动加工出槽筒80上需要的沟槽;旋下螺 帽50,依次拆下外垫片40、槽筒80、中垫片30、内垫片20;再重复 上述动作实现一个工作循环。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 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形状、结构、 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槽筒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与传动装置相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由外向内、直径由小到大、分阶段依次设置有第一环形台、第二环形台和第三环形凸台,在第一环形台上设置有连接用的螺纹,传动轴在第三环形凸台上预留有槽筒安装位;内垫片为一环形垫片,内垫片可套设在第三环形台上,内垫片的外圆柱面可支撑在槽筒一端面的轴孔之外的环形槽上;中垫片为一空心圆柱体,中垫片可套设在第二环形台上,并利用第三环形台的肩部限位,中垫片的外圆柱面可支撑在槽筒另一端面的轴孔之外的环形槽上;外垫片为一环形垫片,外垫片可套设在第二环形台上,外垫片的圆面可压在槽筒另一端的端面上;螺帽可旋装在第一环形台上的螺纹上,螺帽的外径大于外垫片的内径。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槽筒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 垫片的外圆柱面的一端设置有凸台,中垫片的最大直径的一端支撑在 槽筒另一端面的轴孔之外的环形槽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夹具
,槽筒专用夹具,包括有传动轴一端与传动装置相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由外向内、直径由小到大、分阶段依次设置有第一、二、三环形凸台,在第一环形台上设置有连接用的螺纹,在传动轴通过内垫片、中垫片、外垫片支撑和定位槽筒,用螺帽依次将内垫片、槽筒、中垫片和外垫片压紧,其优点一是可在一台数控铣床上安装多件槽筒专用夹具,实现一次进行多件槽筒的加工;二是络纱成品率高,导纱性能提高络纱1300米/分,两端不到位次数为0,而传统槽筒络纱300米/分,不到位次数为10次/分;三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快捷,便于推广应用。文档编号B23Q3/06GK201309085SQ20082013787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30日专利技术者林卫平 申请人:台州宇硕自络槽筒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槽筒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与传动装置相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由外向内、直径由小到大、分阶段依次设置有第一环形台、第二环形台和第三环形凸台,在第一环形台上设置有连接用的螺纹,传动轴在第三环形凸台上预留有槽筒安 装位; 内垫片:为一环形垫片,内垫片可套设在第三环形台上,内垫片的外圆柱面可支撑在槽筒一端面的轴孔之外的环形槽上; 中垫片:为一空心圆柱体,中垫片可套设在第二环形台上,并利用第三环形台的肩部限位,中垫片的外圆柱面可支撑在槽筒另一 端面的轴孔之外的环形槽上; 外垫片:为一环形垫片,外垫片可套设在第二环形台上,外垫片的圆面可压在槽筒另一端的端面上; 螺帽:可旋装在第一环形台上的螺纹上,螺帽的外径大于外垫片的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宇硕自络槽筒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