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救护担架,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是一种新型 多功能救护担架。
技术介绍
担架在医疗救护领域的使用极其广泛,医院、矿山、军队等行业均可见到 它的身影。目前,通过长期实践检验,我军现有的野战救护担架和医疗机构使 用的担架已难以适应现代战争和抢险救灾的要求,存在的主要缺点有1、 现有的救护担架一般都采用手抬式搬运,方式落后,对救护人员的体 力消耗极大,难以长时间搬运,而且救护人员必须直立搬运担架,易暴露目标、 遭敌袭击,大大影响救护人员的战场生存能力,对于未来的渡海登陆作战,首 轮抢滩登陆部队可能会出现较大人员伤亡, 一线救护人员需在猛烈敌火袭击下 连续抢救伤员,迫切需要一种既节省体力又便于隐蔽运动的新型救护担架;2、 目前海上救护时伤员的换乘主要是利用吊篮吊运和人工搬运,费时费 力,当发生战争或突发海难事故时,如何实现舰艇之间的伤员换乘,或当舰艇 损毁搁浅、无法靠岸时,如何快速安全转运伤员,是海上救护急需待解决的问 题,而现有的救护担架难以适应上述要求;3、 现有的救护担架在复杂条件下不便与直升机救护协同,当直升机无法 降落时, 一般只能采用悬停起吊伤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救护担架,包括承重杆(11、12)及位于承重杆间的承重面(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重带,所述承重带与承重杆的端部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救护担架,包括承重杆(11、12)及位于承重杆间的承重面(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重带,所述承重带与承重杆的端部固定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救护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护担架具 有四根承重带(31 34),每一承重带的一端分别与承重杆的一端部固定 连接,每一承重带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一挂钩(37)。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救护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护担架具 有两根承重带(35、 36),每一承重带横跨两承重杆且其两端分别与两承 重杆的同侧端部固定连接,每一承重带分别套设有一挂钩(37)。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多功能救护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 重带(31 36)设有长度调节件(38)。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黎君,周玉水,
申请(专利权)人:张黎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