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用于陡坡屋顶的通风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17712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风带,其具有:平行于彼此延伸的至少两个侧条以及中心条。由连续连接的壁或网形成的通风带平行于侧条延伸。其中通风带可具有不同的形状。设置至少一个通风通道;然而,设置多个通风通道也是可行的。通过为通风带使用具有回复力的特定材料,至少一个通风通道在通风带展开过程中可以自动打开。然而,也可以通过拉动侧条而打开至少一个通风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通风带。
技术介绍
通风带通常被用于密封在坡屋顶的屋脊板条或斜脊板条之间的缝隙。通常, 它们形成为在屋脊板条或斜脊板条上铺开的巻材。这种通风带一方面被用来防止水、雪或者虫子进入屋顶的内部,并在另一方面还使屋顶下面的空间通风,从而例如避免形成凝结水、腐烂或者霉菌。已知的通风带不能满足所有的这些要求。如果它们可预防御水、雪与虫子,那么 它们通常不具有充分的透气性。已知的通风带由中心条和两个侧条构成,其中侧部具有通孔(us5,094,041)。侧部可由一些以手风琴状形式一个摞一个放置的片构成。进一步已知的通风带具有中心条和两个侧条,其中心条具有通孔(GB2,155,516A)。侧条上安装了大体上垂直放置的具有通孔的通气条。进一步已知的屋脊密封板条或斜脊密封板条具有通气功能,其由在缘边处褶皱但中间可透气的条构成(EP 1260650A2)。该条包括在其中心设置的切除部分,其横向于上述条延伸,并且通过结合在横向延伸的边缘而封闭。进一步已知的用于屋顶空间的通风元件包括若干放置于上板与下板之间的通气壁OP2001 323618A)。这些通气壁垂直或者倾斜放置并且包括若干孔。但是此通风元件不能巻成巻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致力于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确保高换气的通风带,且没有水、 雪或者虫子通过此通风带侵入。根据专利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该问题被解决。5本专利技术因此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两个彼此平行延伸的侧条以及中心条的通风 带。由彼此连续连接的壁或网形成的通风带平行于侧条延伸。其中通风带可具 有最多不同的形式。设置至少一个通风通道。然而,可以设置多个通风通道。 通过使用具有回复力的某种通风带材料,当展开通风带时,至少一个通风通道 能够自动打开。然而,通过拉动侧条同样可能影响至少一个通风通道的打开。本专利技术获得的优点尤其包括可巻通风带包括在屋顶表面下的平面具有良 好通风性的通风孔,这些通风孔可免受大雨、高吹雪和低吹大雪等的侵害。通 过带有通孔的透气或致密材料构成的一条通道或多条通道,防止了大雨与高吹 雪的侵入。通风区域这里或是几何上永久打开,或是仅在以后,即通风带被展 开之后形成通道。通过本专利技术,形成若干通风平面,它们在安装位置上或是在 侧向上一个挨着一个放置或是一个在另一个上偏移放置。此处每个附加的通风 平面代表防止大雨的侵入的又一阻挡物。所有平面中的排水通道,除了最里面 的一个,确保水在潜在可用的中间平面向外流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图中被描绘并将在下面被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被布置于屋脊的通风带,图2是根据图1的通风带的侧视图,图3根据图1的通风带的局部区域的放大图,图4a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通风带的另一实施例的顶视图,图4b根据图4a的通风带的前侧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再一实施例的前侧的视图,图6是根据图5的通风带的侧视立体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通风带的再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8是具有两个通风通道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图9是图8中描述的通风带的变体,图IO是其上放置脊瓦的屋脊上布置的通风带,图11是图10中描述的装置的立体图,图12是坡屋顶的屋檐区域的一部分,图13是具有通风带的图12中的放大部分,图14是大体上对应于根据图5的通风带的折叠通风带, 图15是根据图14的处于半直立状态的通风带, 图16是根据图14的处于完全直立状态的通风带, 图17是接近折叠状态的具有弹簧元件的通风带, 图18是根据图17的处于折叠打开状态的通风带, 图19是根据图17或18的通风带的弹簧元件, 图20是根据图13的部分巻起来的通风带。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屋面瓦2、 3、 4、 5、 6、 7、 8、 9以及通风带10 的屋脊1,其中通风带10包括两个侧条11、 12和中心条13。侧条11、 12与 屋面瓦2到9相接触,同时中心条13靠在屋脊板条14上面。侧条ll、 12由 可塑性变形的材料构成一一或至少在其端部包括可塑性变形的材料一一因此 它们适于屋面瓦2到9的形状。这在图1中没有显示。接下来由于左边区域与右边区域结构相似并且关于右边区域镜面对称,所 以只描述通风带10的右边区域。在侧条ll、 12与中心条13之间设置具有由四个壁16、 17、 18、 19形成的 矩形的通风通道15。在图1中,壁17和18中的通孔不明显。当壁19由中心 条13形成时,壁16由侧条形成。壁18也可为侧条12的一部分。这同样类似 于表示中心条13的延伸部分的壁17。图2显示根据图1的通风带10的侧视图。恻条12与侧条13此处很明显。 壁17具有若干通孔20到25。相对壁18中的通孔在图2中不明显。由壁16到19形成的通风通道15以放大的比例显示于图3中。这是在图1 中由"A"显示的区域。壁17中的通孔20、 21与壁18中的通孔26、 27很明 显。通孔26与27相对于通孔20、 21偏移距离"b"。如果例如低吹雪和高吹 雪通过了通孔20、 21,则它撞击在相对壁18上而撞击到一个封闭表面而不到 通孔26、 27。由于通孔20、 21、 26、 27的布置,形成了一种迷宫式结构。进入的空气在进入屋顶内部的途中被偏转,由此低吹雪被阻止进入屋顶内部。为了使渗透过通孔20、 21进入通风通道15的水能够再次流出,提议壁17中的通孔20、 21延伸至壁16。这以虚线28、 29表示。然而,壁17中也可以在通孔20、 21与壁16之间设置分开的用作排水孔的开口 。图4a以俯视图显示通风带45的另一个实施例。而且,两侧条30、 31与中心条32很明显。中心条32的区域33、 34与实施成波浪形式的侧条30、 31连接,例如粘附于侧条30、 31。在中心条32中,尤其在区域33、 34的附近,分别设有实施为圆孔的通孔50与51。分别在这些通孔50与51的后面,由于通风带45被压縮,能看到纤维材料。通风带在压縮状态下能够被巻起。图4b显示与图4a中相同的通风带45,然而是从仰视图上看,也就是位于其背部。在此立体图中,通风带45处于未压縮的状态。此通风带45包括两个彼此平行延伸的通风通道185、 186。此处壁46和48中的通孔40和35至38以及壁47和49中的通孔50和51可被看到。图4a中通孔35到39和通孔40到44还不明显。如果侧条30、 31在箭头52、 53的方向被拉开,则再次得到图4a中显示的形式。通孔35到38和40分别直接在壁54和55上,同时通孔50、 51直接位于相对壁56、 57上。图5显示未分割的柔性材料制成的通风带60的进一步实施例的右半部,而且特别在前视图中示出。可以看到,中心条61在其端部向下弯折,并且首先形成壁62,接着形成壁63、壁64,再形成壁65、随后是壁66,最后过渡到侧条67。在壁65靠在中心条61上的位置,可以通过焊接或其他方式建立连接。这同样适用于侧条67上的壁63的接触。壁62、 64、 66上的通孔在图5中不可见。与先前的实施例相比,图5的实施例包括两个通风通道68、 69。图6从侧面再次显示了图5中显示的通风带60。壁62中的通孔70到74在这里可见。图7显示通风带75的进一步变体。柔性的通风带75包括通风通道76,其中心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特别是用于坡屋顶的通风带(10、45、60、75、85、107、110),具有:  1.1平行于彼此延伸的至少两个侧条(11、12;30、31;67、81、106、118),以及  1.2平行于所述侧条(11、12;30、31;67、81、106、118)延伸的至少一个基本上关闭的通风通道(15;68、69;76、86、87;108、109;120、121;176、177;187、188),  1.2.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通风通道(15;68、69;76、86、87;108、109;120、121;176、177;187、188)包括具有通孔(20-25;26、27;40;50、51;70-74;79、80;83、84;91、92;94、95;125-129)的壁,  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带(10、45、60、75、85、107、110)可呈现两种状态,其中,第一种状态为压缩状态,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通风通道(15;68、69;76、86、87;108、109;120、121;176、177;187、188)没有打开,而第二种状态为未压缩状态,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通风通道(15;68、69;76、86、87;108、109;120、121;176、177;187、188)打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科兰兹
申请(专利权)人:莫尼屋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