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17651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固定结构,适于固定一电路板,包括一第一板部、一第二板部一固定柱以及一固定件。第一板部具有一嵌入部,且嵌入部具有一凹槽。第二板部垂直地连接至第一板部。电路板与第二板部平行,且电路板下端的一侧缘嵌入于凹槽。固定柱连接至第二板部,且固定柱的一顶面固定至电路板的一表面。固定件穿过电路板的上端并固定至固定柱。(*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电路板的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今是资讯多媒体的时代,无庸置疑地电脑对现在的人类而言几乎已成为生活与 工作中的必需品之一,无论服务器(server)、工作站(workstation)、台式电脑(desktop computer)或笔记本电脑(notebook computer),甚至工业用电脑(industrial computer), 在一般人生活与工作之中,电脑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以桌上型电脑为例,其大致可分为主机部分、显示器及周边设备。其中,主机 部分还包括有电脑机壳,而电脑机壳的内部配设有主机板、中央处理单元、记忆体、硬盘 (hardware disk)、软盘(floppy disk)及光碟机(CD-ROMdrive)等电子零组件。进一步来说,除了主机板之外,主机更会包括其他设置有开关等电子元件的小电 路板。以组装这些电路板而言,现有技术的电路板的组装方式,大致上是以多个螺丝将主机 板锁固在主机的机壳上。然而,这样的组装方式,需先通过多根支柱螺锁于电脑机壳,再通 过多根螺丝对位螺锁于这些支柱上,才得以将电路板组装于电脑机壳上。如此一来,将使得 螺锁次数增多,除了组装及操作上不方便外,更会造成组装时间上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固定结构,能够快速地固定电路板。本技术提供一种固定结构,适于固定一电路板,包括一第一板部、一第二板 部、一固定柱以及一固定件。第一板部具有一嵌入部。嵌入部具有一凹槽,且电路板下端的 一侧缘嵌入于凹槽。第二板部垂直地连接至第一板部。电路板与第二板部平行。固定柱连 接至第二板部,且固定柱的一顶面固定至电路板的一表面。固定件穿过电路板的上端并固 定至固定柱。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嵌入部具有一第一折弯部与一第二折弯部, 分别连接至第一板部。凹槽位于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之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折弯部具有一第一限位部与一第二限位 部。第二折弯部具有一第三限位部与一第四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三限位部位于同一平 面,且第二限位部与第四限位部位于同一平面。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的距离大于电路板 的厚度。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板部具有一支撑部,位于凹槽的底部且 位于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之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板部具有多个开口,且电路板的多个电 子元件以平行第一板部的方向朝向这些开口,以让这些开口分别暴露出这些电子元件。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凹槽的形状与电路板的侧缘的形状相符。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固定件为一螺丝或一铆钉。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电路板更具有一连接器,位于电路板相对表面的另 一表面,以电性连接至一转接板或一主机板。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嵌入部凸出地成型于第一板部。基于上述,本技术通过让电路板的侧缘嵌入于嵌入部的凹槽,再通过固定柱 与电路板相固定,即可固定电路板相对固定结构的相对位置。因此,电路板的固定更加地方 便与简单。此外,当要拆卸电路板时,只需解除固定柱与电路板的固定关系,即可将电路板 从所嵌入的凹槽移出。因此,可有效地减少维修或更换电路板零件所需的时间。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 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固定结构固定一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固定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52 侧缘; 57 另一表面; 110 第一板部 122 开口 ;134 第一折弯部;134a 第一限位部; 134b 第二限位部;136 第二折弯部;136a 第三限位部; 136b 第四限位部;140 固定柱; 150:固定件; D 距离;T 厚度。50 电路板; 56 电子元件; 100 固定结构 120 第二板部 132 凹槽;54 表面; 58 连接器; 112:支撑部; 130 嵌入部;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固定结构固定一电路板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电 路板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与图2,固定结构100适于固定一电路板50。固定结构100包 括一第一板部110、一第二板部120、一嵌入部130以及一固定柱140。第二板部120垂直地 连接至第一板部110。第一板部110具有一嵌入部130,且嵌入部130具有一凹槽。在本实 施例中,第一板部110、第二板部120例如为一体成型,且材质可为铝、铁等金属。电路板50与第二板部120平行,且电路板50下端的一侧缘52嵌入于凹槽132。 详细来说,凹槽132的形状例如与电路板50的侧缘52的形状相符,以方便电路板50的侧 缘52插入凹槽132或自凹槽132卸除。固定柱140连接至第二板部120。在本实施例中, 固定柱140例如为一铜柱,而可通过螺锁方式连接至第二板部120。在另一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固定柱140亦可与第二板部120 —体成型,皆不以此为 限。此外,固定结构100更包括例如为螺丝的一固定件150,穿过电路板50的上端并固定至 固定柱140。在另一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固定件150亦可为一铆钉,但皆不以此为限。图3为图1的固定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图3,进一步来说,嵌入部130可具有一第一折弯部134与一第二折弯部136,且可凸出地成型于第一板部110。第 一折弯部Π4与第二折弯部136分别连接至第一板部110,且凹槽132位于第一折弯部134 与第二折弯部136两者之间。就制作的方式而言,可在金属的第一板部110上打两个凸包, 以分别形成第一折弯部134与第二折弯部13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折弯部134具有一第一限位部13 与一第二限位部134b,第 二折弯部136具有一第三限位部136a与一第四限位部136b。第一限位部13 可与第三限 位部136a位于同一平面,且第二限位部134b可与第四限位部136b位于同一平面,以分别 支撑电路板50的相对两表面。此外,第一限位部13 与第二限位部134b的距离D例如是 略大于电路板50的厚度T,以利电路板50的侧缘插入凹槽132或自凹槽132卸除。另外,第一板部110可具有一支撑部112,位于凹槽132的底部且位于第一折弯部 134与第二折弯部136之间。进一步来说,支撑部112亦可在对第一板部110打凸包时形 成,以维持第一板部110的结构完整,使得第一板部110的结构强度得以保持。在本实施例 中,第二板部120例如具有多个开口 122,且电路板50的多个电子元件56以平行第一板部 110的方向朝向这些开口 122,以让这些开口 122分别暴露出这些电子元件56。电子元件56 例如为按压开关、发光二极体或是其他的组件,并不以此为限。此外,电路板50更具有一连 接器58,位于电路板50相对表面M的另一表面57,以电性连接至一转接板(未示出)或 一主机板(未示出)。本技术通过让电路板的侧缘嵌入于嵌入部的凹槽,再通过固定柱与电路板相 固定,即可固定电路板相对固定结构的相对位置。因此,电路板的固定更加地方便与简单。 此外,当要拆卸电路板时,只需解除固定柱与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定结构,适于固定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板部,具有一嵌入部,且该嵌入部具有一凹槽,其中该电路板下端的一侧缘嵌入于该凹槽;  一第二板部,垂直地连接至该第一板部,其中该电路板与该第二板部平行;  一固定柱,连接至该第二板部,其中该固定柱的一顶面固定至该电路板的一表面;以及  一固定件,穿过该电路板的上端并固定至该固定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扬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