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辅助自动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51453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轮椅辅助自动升降装置,包括工作面板、工作面板升降机构、工作面板收放机构、液压控制和电气控制,其主要结构是所述工作面板通过吊臂、翻板油缸、连接板、上臂、下臂、升降油缸与铰之座固定板连接在一起,其中工作面板的侧板与吊臂一端和翻板油缸一端铰接,该吊臂另一端和翻板油缸另一端铰接在一连接板上,该连接板还与上臂一端和下臂一端和升降油缸一端铰接,该上臂另一端和下臂另一端和升降油缸另一端铰接在铰之座固定板上。(*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升降装置,主要是指一种可安装在车辆上的方便残疾人上下车的轮椅辅助自动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残疾人是弱势群体,他(她)们中的一些人需要借助轮椅行走,这部分人数量很大,他(她)们也需要外出工作、学习和生活,因此也希望能像正常人那样乘坐如汽车的交通工具。目前生产的汽车都是为正常人设计的,没有考虑到轮椅残疾人上下的需要,车身底面距离地面都有一定的距离,这对于正常人来说上下很容易,但对于轮椅残疾人来说却无法上下,这实际也就是剥夺了轮椅残疾人乘车的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椅辅助自动升降装置,该装置通过将轮椅抬高至与车身底面一平的高度,从而使坐轮椅的残疾人也能像正常人那样上下汽车,帮助轮椅残疾人实现乘车的愿望。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升降装置包括工作面板、工作面板升降机构、工作面板收放机构、液压控制和电气控制,其主要结构是所述工作面板通过吊臂、翻板油缸、连接板、上臂、下臂、升降油缸与铰之座固定板连接在一起,其中工作面板的侧板与吊臂一端和翻板油缸一端铰接,该吊臂另一端和翻板油缸另一端铰接在一连接板上,该连接板还与上臂一端和下臂一端和升降油缸一端铰接,该上臂另一端和下臂另一端和升降油缸另一端铰接在铰之座固定板上,其中上臂与下臂之间有一定距离,升降油缸的一端接在上臂在连接板的铰接点上,其另一端接在下臂在铰之座固定板的铰接点上或靠近该点上。该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上臂、下臂、连接板、铰之座固定板组成一平行四边形;所述吊臂、上臂、下臂、铰之座固定板组成一平行四边形。所述工作面板的前端设有一安全挡板,该安全挡板固定在一转动轴上,该转动轴连接在工作面板的侧板上,转动轴的一轴端设有链轮,该链轮啮合一链条,该链条一端接挡板油缸,其另一端接弹簧,其中的链条和弹簧固定在工作面板的侧板上。所述连接板的端面铰接有可打开和关上的对开式护栏,该护栏上设有定位插孔,在连接板上设有可插入定位插孔的插销。所述铰之座固定板的下端接有底板,该底板上铰接一搭板。所述液压控制中,马达M带动油泵P,P分别经电磁阀F1-F4控制升降油缸、翻板油缸、挡板油缸。和所述电气控制中,电源经总开关K0向启动器Q供电,Q分别接马达M和经落台面按钮K1、收台面按钮K2、下降按钮K3K5、上升按钮K4K6和电子控制板E接电磁阀F1-F4。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本装置可安装在各种车辆上使用,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工作安全、可靠、平稳、操作灵活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电气原理图。图3是液压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的工作全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本装置主要由工作面板12、工作面板升降机构、工作面板收放机构、液压控制和电气控制组成;其中工作面板升降机构主要由工作面板12、吊臂9、连接板7、下臂5、上臂2、升降油缸3和铰之座固定板1组成,工作面板收放机构主要由工作面板12、吊臂9、连接板7和翻板油缸11组成;此外还设有搭板4、护栏10和安全挡板13。上述组成的具体连接方式是分设两个铰之座固定板1,该铰之座固定板1之间有一定距离,其大小视车门宽度而定,铰之座固定板1的下面固定在一块底板18上,上臂2和下臂5的两端分别铰接在铰之座固定板1和连接板7之间,上臂2在上,下臂5在下,上下臂之间是升降油缸3,该升降油缸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上臂2在连接板7的铰接点上(或靠近位置)和下臂5在铰之座固定板1的铰接点上(或靠近位置),升降油缸3与上臂2和下臂5之间形成有夹角;吊臂9和翻板油缸11的两端分别铰接在连接板7和工作面板12的侧板之间,其中吊臂9和翻板油缸11在侧板上的铰接点之间有一定距离。当工作面板12升降时,以上臂2在铰之座固定板1上的铰接点为圆心,以上臂2的臂长为半径运动;当工作面板12翻转时,以吊臂9在工作面板12的侧板上的铰接点为圆心,以吊臂9的臂长为半径运动。工作过程工作面板12的整个升降过程分为四个步骤落板、下降、上升和收板(参见图4)。其详细过程如下A、落板闭合电源总开关K0,按住落板按钮K1,在电子控制板作用下,电磁阀F1和F2同时通电且油路通路,在工作面板12自重的作用下,翻板油缸11的有杆腔端油流经电磁阀F2和F1回油箱,翻板油缸11活塞杆伸长致使工作面板12绕吊臂9的下支点下翻至水平状态,同时搭板(通过折页19连接在底板18上)4通过折页19转动也随之下翻成水平状态,为工作面板12搭起过渡之桥。此时松开落板按钮K1,使工作面板12停留在水平状态。然后将插销6从护栏10的钢套横向栓孔(插孔)中拔出,推开左、右护栏10到敞开位置,再将插销6又插入护栏10的钢套纵向孔(插孔)中固定好。到此,整个落板工作过程完毕。B、下降按住下降按钮K3或者K5,在电子控制板作用下,电磁阀F1和F4同时通电且油路通路,在工作面板12的自重作用下升降油缸3无杆腔的压力油流经电磁阀F4和F1而回油箱,升降油缸3收缩,工作面板12在平行四边形铰连转动机构的辅助作用下水平下降直至着地。当工作面板完全着地后,继续按住下降按钮K3或K5不松开,因工作面板12着地后升降油缸3无杆腔内压力很小,压力继电器J2动作使电磁阀F3通电且油路通路,同时在电子控制板的作用下电磁阀F1也同时通电且导通,挡板油缸14有杆腔内的油在拉伸弹簧15的作用下经电磁阀F3和F1回油箱,安全挡板13通过弹簧15拉动链条16运动致使链轮17旋转,从而使安全挡板13下翻着地。同时压力继电器J1回位,电磁阀F4断电。此时松开下降按钮K3或K5,整个下降工作过程完毕。此时轮椅进入工作面板12之上。C、上升按住上升按钮K4或者K6,在电子控制板作用下电磁阀F3和启动器Q同时充电,马达M启动,带动油泵P产生压力油流经电磁阀F3进入挡板油缸13有杆腔内使活塞杆收缩,带动链条16运动,使链轮17旋转,安全挡板13上翻且拉伸弹簧15储能。当安全挡板13上翻到位后,挡板油缸14有杆腔内油压增大,压力继电器J1工作,使电磁阀F4通电工作油路导通,升降油缸3无杆腔内进入压力油使其活塞杆伸长,工作面板12在平行四边形铰连转动机构的辅助作用下水平上升直至所需位置。同时,因升降油缸3无杆腔内有压力油,压力继电器J2工作而使电磁阀F3断电,安全挡板13静止于上翻位置。此时松开上升按钮K4或K6,整个上升工作过程完毕。这时在工作面板12之上的轮椅便可进入车内。D、收板当工作面板在地面上或半空中时,要先将工作面板12上升到与工作平台(如车身底面)平齐。然后将插销6从护栏10的钢套纵向栓孔中拔出,关好左、右护栏10到闭合位置,然后将插销6又插入护栏10的钢套横向孔中固定好。按住收板按钮K2,在电子控制板的作用下启动器Q和电磁阀F2同时通电,马达M工作,油泵P产生压力油流经电磁阀F2进入翻板油缸11有杆腔内,油缸收缩,拉动工作面板上翻,附着在工作面板上的搭板4也随着上翻,当工作面板上翻到位后松开收板按钮K2,切断电源总开关K0,整个收板工作过程完毕。技术特点1)采用电子技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控制电路比通常用继电器控制减少成本,减少体积,减少故障,防止触点烧坏。2)采用压力继电器控制安全挡板油缸和升降油缸的动作顺序,减少了多位操作按钮,减少了误操作,提高了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椅辅助自动升降装置,包括工作面板、工作面板升降机构、工作面板收放机构、液压控制和电气控制,其特征是所述工作面板通过吊臂、翻板油缸、连接板、上臂、下臂、升降油缸与铰之座固定板连接在一起,其中工作面板的侧板与吊臂一端和翻板油缸一端铰接,该吊臂另一端和翻板油缸另一端铰接在一连接板上,该连接板还与上臂一端和下臂一端和升降油缸一端铰接,该上臂另一端和下臂另一端和升降油缸另一端铰接在铰之座固定板上,其中上臂与下臂之间有一定距离,升降油缸的一端接在上臂在连接板的铰接点上,其另一端接在下臂在铰之座固定板的铰接点上或靠近该点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椅辅助自动升降装置,包括工作面板、工作面板升降机构、工作面板收放机构、液压控制和电气控制,其特征是所述工作面板通过吊臂、翻板油缸、连接板、上臂、下臂、升降油缸与铰之座固定板连接在一起,其中工作面板的侧板与吊臂一端和翻板油缸一端铰接,该吊臂另一端和翻板油缸另一端铰接在一连接板上,该连接板还与上臂一端和下臂一端和升降油缸一端铰接,该上臂另一端和下臂另一端和升降油缸另一端铰接在铰之座固定板上,其中上臂与下臂之间有一定距离,升降油缸的一端接在上臂在连接板的铰接点上,其另一端接在下臂在铰之座固定板的铰接点上或靠近该点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辅助自动升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臂、下臂、连接板、铰之座固定板组成一平行四边形;所述吊臂、上臂、下臂、铰之座固定板组成一平行四边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辅助自动升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工作面板的前端设有一安全挡板,该安全挡板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崇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格力士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