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野井耕三专利>正文

机械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06233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机械接头在使用中防止光纤容易脱落,同时防止光纤的损伤。由于壳体(2)具有用于向金属套筒(10)的两端部供给粘接剂的供给孔(58b、59b),所以当通过该供给孔(58b、59b)供给粘接剂时,粘接剂可以进入双方的光纤的线束的外周面和金属套筒(10)的内周面之间,在金属套筒(10)的两端部粘接光纤。因此,即使在振动多的环境下使用机械接头,也可以防止光纤线束的损伤。另外,也可以防止从金属套筒(10)的两端的开口进入水或灰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把光纤相互机械连接的机械接头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的机械接头,存在具有机械接头本体、金属箍圈和一对楔形片的类型(参照下述专利文献l)。机械接头本体由基板和盖板构成。基板大致上为棱柱状。在基板的上面形成沿基板的纵向延伸的长槽。长槽由箍圏安装槽和位于其两側的导入槽构成。导入槽分别把光纤导入机械接头本体内。导入槽的入口侧扩张成可插入楔形片。盖板固定在基板的上面。在盖板的下面形成沿盖板的纵向延伸的长槽。长槽由箍圏安装槽和位于其两侧的导入槽构成。盖板的箍圏安装槽与基板的箍圏安装槽一致。盖板的导入槽分别与基板的导入槽一致。金属箍圏具有排出孔。金属箍圏收容在基板及盖板相对的箍圏安装槽内。楔形片被插入基板及盖板相对的导入槽的端部。使用该机械接头的光纤的连接作业如下进行。首先,分别除去两条光纤的一端部的覆盖层,露出光纤线束。分别将两条光纤插入导入槽,其后,将楔形片插入各导入槽的端部。此时,楔形片把光纤送往金属箍圈的排出孔一侧,同时,将光纤压向基板。通过以上的作业,光纤线束的端面相互在金属箍圏内对接,两条光纤被光学连接。但是,由楔形片形成的光纤的送出量并非一定,有时光纤线束的端面相互在金属箍圏的排出孔的位置不对接。在该情况下,在金属箍圏内在光纤端面间由于封入有空气等,光纤线束的端面相互不对接。为了解决该问题,该专利技术的申请人提出了机械接头的专利技术(参照下述专利文献2)。该机械接头具有壳体、 一对杆和金属箍圏。在壳体中形成一对光纤插入孔。光纤插入孔沿壳体的纵向延伸。杆分别设在壳体的两端部。杆具有按压部。杆能够在光纤可插入位置和光纤固定位置之间转动。金属箍圏配置在一对光纤插入孔之间,在金属箍圏的中央部形成窗孔。使用了该机械接头的光纤的连接作业如下进行。首先,分别除去两条光纤的一个端部的覆盖层,露出光纤线束。接着,使杆从光纤可插入位置转动到光纤固定位置。此时光纤由杆的按压部送到金属箍圏一侧,然后,被光纤插入孔的内周面按压而固定在壳体上。[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27561号乂>才艮专利文献21日本注册技术第3121157号公报在专利文献2的机械接头中,由于采用使杆的按压部陷入光纤地按压光纤的方法,所以可能由于杆的制造误差导致光纤线束折断或由于按压力不足而致使光纤容易脱落。对此,在专利文献2的机械接头中可以考虑从盖板的粘接剂注入孔注入粘接剂,可以防止光纤容易脱落。但是,在振动多的环境下(例如机动车的发动机室内等)使用专利文献2的机械接头的情况下,振动传给光纤,光纤线束振动,此时光纤线束可能与位于金属箍圏两端的开口的边缘接触而损伤直至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情况提出的,其课题是在机械接头的使用中防止光纤容易脱落、同时防止光纤的损伤。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机械接头,其特征在于,具有结 合一条光纤的端部和与其连接的另一条光纤的端部的套筒、收容所述 两条光纤和所述套筒的壳体、把收容在所述壳体中的所述两条光纤固 定在所述壳体上的光纤固定机构;所述光纤固定机构具有第一可动 部件,其在与所述壳体的纵向交叉的第一方向可滑动地与所述壳体的 一端部连结,在沿所述第一方向从第一光纤可插入位置向第一光纤固 定位置移动时,把所述一条光纤的端部送到所述另一条光纤的端部; 第二可动部件,其在与所述纵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可滑动地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部连结,在沿所述第二方向从第二光纤可插入位置向第二光 纤固定位置移动时,把所述另一条光纤的端部送到所述一条光纤的端 部;所述壳体具有用于向所述套筒的两端部供给粘接剂的供给孔。 理想的是,在所述壳体中设有开闭所述供给孔的开闭部件。 理想的是,所述第一可动部件具有在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第一 光纤可插入位置向所述第 一光纤固定位置移动期间与所述一条光纤接 触的按压面,所述第二可动部件具有在沿所述笫二方向从所述第二光 纤可插入位置向所述第二光纤固定位置移动期间与所述另一条光纤接 触的按压面。理想的是,所述第一、第二可动部件之中的至少一个可动部件与 所述开闭部件卡合,以便在从所述光纤插入位置向所述光纤固定位置 移动时使所述开闭部件动作而关闭所述两个供给孔。理想的是,所述壳体具有用于使所述一条光纤的端部弯曲的第一 预压空间部和用于使所述另一条光纤的端部弯曲的第二预压空间部。理想的是,在所述壳体的一个端部设有第一凸轮销,在所述第一 可动部件上形成与该第一凸轮销卡合、使所述第一可动部件向所述第 一方向移动的第一凸轮孔;在所述壳体的另一个端部设有第二凸轮销, 在所述第二可动部件上形成与该第二凸轮销卡合、使所述第二可动部 件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第二凸轮孔。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机械接头的使用中可以防止光纤容易脱落,同时 防止光纤的损伤。附图说明图1A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机械接头的俯视图。图1B是沿图1A的1B-1B线的剖视图。图1C是图1A所示的机械接头的后视图。图1D是图1A所示的机械接头的仰视图。图1E是沿图1A的1E-1E线的剖视图。图1F是沿图1A的1F-1F线的剖视图。图1G是沿图1A的1G-1G线的剖视图。图2A是图1的机械接头的壳体的盖的俯视图图2B是沿图2A的2B-2B线的剖视图。图2C是图2A的盖的后视图。图2D是图2A的盖的仰视图。图2E是沿图2A的2E-2E线的剖^f见图。图2F是沿图2A的2F-2F线的剖^f见图。图3A是图1的机械接头的滑块的俯视图。图3B是沿图3A所示的3B-3B线的剖视图。图3C是图3A所示的滑块的后视图。图3D是图3A所示的滑块的仰视图。图3E是图3A所示的滑块的侧视图。图3F是图3A所示的滑块的侧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滑块的放大后视图。图5A是活门的主视图。图5B是活门的俯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机械接头的剖视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机械接头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2壳体;3基座;32a第一预压空间部;33a第二预压空间部; 34凸轮销(第一凸轮销);35凸轮销(第一凸轮销);36凸轮销(第二凸轮销);37凸轮销(第二凸轮销);5盖;58b供给孔;59b供 给孔;6滑块(第一可动部件);62a凸轮孔(第一凸轮孔);62b凸 轮孔(第一凸轮孔);63a按压面;7滑块(第二可动部件);72a凸 轮孔(第二凸轮孔);72b凸轮孔(第二凸轮孔);73a按压面;8活 门(开闭部件);9活门(开闭部件);10金属套筒(套筒);17光纤 (一条光纤);18光纤(另一条光纤)。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A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机械接头的俯视图,图IB是沿 图1A的1B-1B线的剖视图,图1C是图IA所示的机械接头的后视图, 图ID是图1A所示的机械接头的仰视图,图1E是沿图1A的1E-1E 线的剖视图,图IF是沿图1A的1F-1F线的剖视图,图1G是沿图1A 的1G-1G线的剖视图。该机械接头如图1A~ 1G所示具有壳体2和设在该壳体2的两端 部的两个滑块(第一、第二可动部件)6、 7。壳体2由基座3和盖5构成。基座3为大致棱柱状,在其上表面3a沿基座3的纵向L形成中 央凹部30 (参照图1F)。中央凹部30的一端达到基座3的纵向L的 一个端面,中央凹部30的另一端达到基座3的纵向L的另一端面。 在中央凹部3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接头,其特征在于,具备:将一条光纤的端部和与其连接的另一条光纤的端部结合的套筒, 收容所述两条光纤和所述套筒的壳体,以及 用于将收容在所述壳体中的所述两条光纤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的光纤固定机构; 所述光纤固定机构具有:  第一可动部件,该第一可动部件能够在与所述壳体的纵向交叉的第一方向滑动地连结在所述壳体的一端部上,在沿所述第一方向从第一光纤可插入位置向第一光纤固定位置移动时,将所述一条光纤的端部送至所述另一条光纤的端部,以及 第二可动部件,该 第二可动部件能够在与所述纵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滑动地连结在所述壳体的另一端部上,在沿所述第二方向从第二光纤可插入位置向第二光纤固定位置移动时,将所述另一条光纤的端部送至所述一条光纤的端部; 所述壳体具有用于向所述套筒的两端部供给粘接剂的供 给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野井耕三
申请(专利权)人:山野井耕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