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用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95849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造纸用带(10)具有含纵向和横向线的基底材料层(11)、至少一部分从基底材料层的背面侧进入基底材料层中而配置在基底材料层的背面侧的背面侧树脂层(12)、粘度相对较低且从基底材料层(11)的表面侧进入到基底材料层(11)中的第一树脂层(13)、以及配置在第一树脂层(13)的表面侧的第二树脂层(14),其粘度高于第一树脂层(13),且分散含有短纤维(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造纸用带,尤其涉及一种为对湿纸进行加压脱水处理而 使用的靴型压榨用带。
技术介绍
作为造纸用带,有靴型压榨带、砑光带、传送带等。作为对于靴型压榨用带等的造纸用带的一般的要求特性,可列举强 度、耐裂紋性、耐磨性、挠性以及对于水、油、气体等的非透过性。通 常使用使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与固化剂反应而获得的聚氨酯作为具备上述 诸多特性的材料。在造纸技术中,已知在带的外表面上沿湿纸的走行方向设有多条排水槽,以排除从压榨的湿纸中榨出的水。例如,在美国专利第4, 559, 258号公报中公开了具备该排7jC槽的抄纸机的带。日本专利第2889341号公报,公开了一种脱水压榨用带。该公报所 公开的脱水压榨用带,具有基布层、形成在该基布层的至少一面侧的中 间弹性层、形成在该中间弹性层的外侧的表面弹性层、形成在基布层的 另一面侧的背面弹性层,该脱水压榨用带是将它们一体化接合而形成 的。之所以在形成表面弹性层之前形成中间弹性层,是为了逐出残存在 基布层内的空气。在该公报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中,表面弹性层、中间弹 性层以及背面弹性层的材质为聚氨酯。另外,表面弹性层的肖氏A硬度 比背面弹性层的肖氏A硬度高,中间弹性层的肖氏A硬度具有中间的 硬度。表面弹性层A内部不具有纤维。日本特公平3-75673号公报公开了 一种伸长夹持压榨(extended nip press )用的毡。在该公报所公开的毡中,为了防止使用中带状本体的层 分离或潜伸,通过使纤维随机定向的聚氨酯来制造毡本体。日本特开平10-77593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在宽幅夹持压榨中使用的带平行槽的毡。在该公报所公开的毡中,聚氨酯层被形成在织物或棉布 的环状基底上。聚氨酯层具有多条沿横向延伸的细纤维。纤维提高聚氨 酯层的强度。在日本专利第2889341号公报所公开的脱水用压榨带中,由于表面 弹性层由不含纤维的聚氨酯构成,因此在出现裂紋时,裂紋有容易恶化^ 的倾向。另外,当在表面弹性层上形成排水槽时,无法牢固地确保槽形 状,槽也有容易变形的倾向。为此,如在日本特公平3-75673号公报或日本特开平10-77593号z〉 报中公开的那样,考虑通过使纤维分散到聚氨酯层中,来实现聚氨酯层 的强化。然而随之产生的问题是,由于在聚氨酯层中含有纤维会使粘度升 高,故当意欲使含有纤维的聚氨酯层含浸在基布中时,基布中可能残有 空隙。另外,如日本特开平10-77593号公报所公开的,当使纤维定向于横 向方向(CD)上时,4黄向方向(CD方向)与纵向方向(MD方向)的 强度差增大,容易在CD方向上产生龟裂,而且产生的龟裂容易在CD 方向上恶化。另外,当在聚氨酯层中所含的纤维的长度较长时,纤维彼此容易纠 缠,很难使纤维均匀地分散。纤维的纠缠处成为应力集中点,是产生龟 裂等的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空隙且强度性能优异的造纸用带。本专利技术的造纸用带,具有基底材料层,其含有纵向及横向的线;背 面侧树脂层,其至少 一部分M底材料层的背面侧iiA^底材料层中而配 置在基底材料层的背面侧;第一树脂层,其粘度相对较低且从基底材料 层的表面侧进入到基底材料层中;以及配置在第一树脂层的表面侧的第 二树脂层,其粘度高于第一树脂层,且分散含有短纤维。作为含有纵向和横向的线的基底材料层,可列举织布或使线沿纵向和横向排列的构成等。造纸用带通过具备含有纵向和横向的线的基底材料层,能够增强纵向方向(MD方向)和横向方向(CD方向)的强度, 抑制在该方向上的伸展。日本特公平3-75673号公报所公开的伸长夹持 压榨用毡的情况下,由于不具备基布等的基底材料层,因此MD方向和 CD方向上的强度削弱,伸展增大。该伸展多会造成裂紋。从基底材料层的表面侧进入基底材料层中的第一树脂层,由于相对 粘度较低,因此容易浸透到含有纵向和横向的线的基底材料层中。因此 不会在基底材料层中残留空隙。配置于第一树脂层的表面侧的第二树脂层,与第一树脂层相比粘度 高,且分散含有短纤维,因此强度增强。另外,即便产生裂紋,短纤维 的存在能够抑制裂紋的恶化。此外,当在第二树脂层表面形成排水槽时, 可以牢固地确保槽形状。优选地,短纤维在第二树脂层中随机定向。通过将短纤维随机取向, 能够消除MD方向、CD方向以及厚度方向的强度差,抑制龟裂的产生 或恶化。优选的短纤维的长度在0.01mm 3mm的范围内。当短纤维的长度 超出3mm时,纤维彼此纠缠到一起,阻碍了纤维的均匀分散。另外, 纠缠处形成应力集中点,是产生龟裂等的原因。纤维的长度低于O.Olmm 时,很难因含有纤维而获得增强效果。更优选的短纤维的长度是0. lmm 2mm的范围。第二树脂层中的短纤维的含有量优选以质量基准计为0.5%~10%的 范围。短纤维含有量超出10%的话,树脂的粘度上升流动性消失,会在 处理上产生问题。短纤维含有量低于0.5%的话,则难以因含有纤维而 得到增强效果。为使短纤维均匀分散到第二树脂层中,优选使用进行过分散性处理 后的短纤维、即进行过RFL处理或硅烷处理后的短纤维。这样的短纤 维能够消除纤维彼此间的纠缠。通过RFL处理或硅烷处理还能改善短 纤维和树脂间的粘结性。为使第一树脂层易于浸透到基底材料层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使第一树脂层中不含纤维。通过不含纤维,能够降低树脂的粘度,良好地 浸透到基底材料层中而避免空隙的残留。作为另一实施方式,也可以在 第一树脂层中含有纤维,到可较低地降低第一树脂层的粘度的程度。作为构成造纸用带的树脂,从强度和耐水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聚 氨酯。因此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和第二树脂层的材质均设为聚 氨酯。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造纸用带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造纸用带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l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造纸用带的剖视图。该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造纸用带10是为对湿纸进行加压脱水处理而使用的 靴型压榨用带。造纸用带IO具有基底材料层11、至少一部分从基底材 料层11的背面侧进入基底材料层中而配置在基底材料层的背面侧的背 面侧树脂层12、粘度相对较低且从基底材料层的表面侧进入到基底材料 层11中的第一树脂层13、以及配置在第一树脂层13的表面侧的第二树 脂层14。基底材料层11,含有纵向和横向线。造纸用带10通过在内部含有 基底材料层ll,能够增强纵向方向(MD方向)和横向方向(CD方向) 的强度,抑制在该方向上的伸展。第一树脂层13和第二树脂层14的材质优选为聚氨酯。第一树脂层 13 ,为了良好地浸透在基底材料层11中而不使基底材料层中残有空隙, 其粘度被降低。作为用于降低粘度的方法的一例,可使第一树脂层13 不含纤维。或者,第一树脂层13也可以含有少量的纤维,只要能够将 粘度降低到可良好地向基底材料层11中浸透的程度。第一树脂层13形 成到可将基底材料层11的表面侧完全掩埋的高度。第二树脂层14与第一树脂层13相比粘度较高,分散含有短纤维15。 第二树脂层14通过含有均匀分散的短纤维15,其强度提高。另外,即便第二树脂层14出现裂紋,通过短纤维15的存在也能够抑制裂紋的恶 化。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树脂层14的表面,形成有多条 沿带走行延伸的排水槽16。第二树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造纸用带,其特征在于,具有: 基底材料层,其含有纵向及横向的线; 背面侧树脂层,其配置在基底材料层的背面侧,且至少一部分从上述基底材料层的背面侧进入基底材料层中; 第一树脂层,其粘度相对较低且从上述基底材料层的表面侧进 入到基底材料层中;以及 配置在上述第一树脂层的表面侧的第二树脂层,其粘度高于上述第一树脂层,且分散含有短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上哲也
申请(专利权)人:山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