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90816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设计有端部弹性支撑限位的支撑结构,面板在打开状态下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自定位的稳定支撑,面板不受外力而意外脱落或关闭,操作人员可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器件检修和保养。其包括设置在其后部并且安装空气调节部件的机体,从外部密封并连接机体的罩壳,以及连接在所述罩壳前部的面板;在面板上设置有用于向罩壳和机体的内部导入空气的进风格栅,安装在进风格栅与机体之间并且用于滤除杂质的过滤网。在所述罩壳的前部,设置一内凹的容纳槽和一条形支撑杆。在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有铰接于容纳槽内部两侧的枢轴。与支撑杆的另一端相对应、在面板的内侧面设置一定位筋。在容纳槽铰接支撑杆的端部设置一限位凸台。(*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体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具体地是实现自定位支撑室内 机面板的结构改进,属于空调与制冷工程
技术背景现有生产和使用的空调器,是利用在其内部系统管路中流动的冷媒经由压缩、 冷凝、膨胀和蒸发过程进行循环制冷或制热。空调器的室内机将室内空气吸入到内部,经由蒸发器表面进行热交换。通常是 在室内机面板与罩壳之间安装一过滤网以滤除空气中的杂质,避免对内部系统部件 的损害。为清洁因长时间使用而在表面结有灰尘的过滤网,或是对其他室内机器件 进行维护和保养,需由操作人员将面板打开并定位支撑,以利于检修工作的实施。目前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的面板支撑结构, 一般有自我限位机构、简易支撑杆 等方式。如公开以下在先申请方案的中国专利200720143682,名称为挂式空调装饰罩壳连接装置,在装饰罩壳与机体之间设置有长条板式支撑结构。其支撑板体的一 端设有铰接于机体上的枢轴,支撑板体的另一端为支撑罩壳的自由端,在支撑板体 的上下面分别设有与装饰罩壳和机体相连接的上固定凸起和下固定凸起,在装饰罩 壳的内面上设有与支撑板体的自由端相对应的支撑凸起,在装饰罩壳打开的支撑状 态下,支撑板体的自由端与装饰罩壳的支撑凸起相接触。此类支撑连接结构,支撑 板体采用刚性连接以支撑装饰罩壳,因此不具有自定位功能。在操作人员进行检修 时,通常会因为产生对室内机的较大震动而导致支撑板体的滑落,易对操作人员造 成伤害。另一在先公开的中国专利200610130247,名称为空调器室内机,其是通过2个 与罩壳铰接的支撑杆来固定前面板。前面板的背面两侧下部边缘分别设有一个铰接 轴。支撑杆的一端形成有一个能够连接在前面板的铰接轴上的铰接孔,另一端则向 外凸出形成有一个与铰接孔的中心方向相同的铰接轴。上述支撑杆结构较为复杂, 铰接轴与铰接孔之间的配合结构较为精密,这对于设计和安装精度要求较高。而且一旦铰接结构发生损坏,需要更换上述设定为一体结构的整个支撑杆。生产和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供一种实现在自定位状态 下支撑面板的空调器室内机。其设计目的是通过端部弹性支撑限位机构,在面板打 开状态下实现自定位的稳定支撑,面板不受外力而意外脱落或关闭,操作人员可在 安全的条件下进行器件检修和保养。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空调器室内机主要包括有设置在其后部并且安装空气调节部件的机体,从外部密封并连接所述机体的罩 壳,以及连接在所述罩壳前部的面板;其中,在面板上设置有用于向罩壳和机体的内部导入空气的进风格栅,安装在进风格 栅与机体之间并且用于滤除杂质的过滤网。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之处在于,在所述罩壳的前部,设置一内凹的容纳槽和一条形支撑杆。在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有铰接于容纳槽内部两侧的枢轴。与支撑杆的另一端 相对应、在面板的内侧面设置一定位筋。在所述容纳槽铰接支撑杆的端部,设置一限位凸台。如上述方案特征,支撑杆通过端部枢轴与容纳槽连接并被收纳至其中,支撑杆 可沿枢轴旋转打开。支撑杆的另一端抵住面板内侧的定位筋以支撑面板。容纳槽端部的限位凸台,起到阻止支撑杆进一步加大旋转角度的目的,以将支 撑杆限位至最大的旋转角度,并保持在这一最大旋转角度上。本技术提供的限位凸台和定位筋这一对结构的组合,从2个方向上维持支 撑杆对于面板的支撑,以实现支撑杆的自定位功能,进而保证面板在支撑状态下的 稳定,不会因外力或结构之间的滑脱而意外关闭。为进一步改善支撑杆的受力均衡和支撑面板时具有一定的柔性,以减小外力震 动对于稳定支撑状态的影响,可采取如下弹性机构在所述容纳槽的内腔设置一弹性体,弹性体的内侧端与容纳槽的壁面一体成型, 弹性体的外侧端向上抵住支撑杆的端部。在支撑杆旋转打开或支撑静止的过程中,弹性体始终向支撑杆提供弹性回复力的作用。支撑面板时,弹性体又向支撑杆提供一种减振、缓冲的反作用力。为提高弹性调节支撑面板的性能,还可以将所述的支撑杆设计为一弧形的整体 外形,其向下抵住弹性体的端部为球体结构。为方便操作人员旋转打开支撑杆以支撑面板的操作,在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设置 有一横向伸出的握持部。另外考虑到握持部面积较小,为提高手持这一握持部的受力,在所述握持部上 设置有一侧隆起的球面凹槽。在面板关闭的状态下,为将支撑杆完全地收纳至容纳槽中,以避免支撑杆外露 而影响到其他器件的正常运行、或是因室内机工作而引起支撑杆的谐振。可采取的进一步细化方案是,在所述支撑杆一侧设置一外凸的卡爪,在容纳槽 内腔的对应部位设置一卡孔。综上内容,本技术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 针对操作面板打开以检修的需要,实现一种自定位支撑结构,面板始终在稳定地 支撑状态下,并不会因外力而意外脱落或关闭。2、 支撑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通过弹性体的弹性回复均衡,实现支撑面板时的 弹性调节,既减小外力对稳定支撑的影响,又可进一步保证面板与支撑杆之间的 弹性连接。3、 支撑杆可被完全地收纳至容纳槽中,可以减小工作谐振而降低噪音的产生。附图说明现结合下述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图1是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局部示意图;图2是面板被支撑状态下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面板被打开时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I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3中II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支撑杆被旋转打开过程中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6中III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面板支撑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图8中IV部放大示意图;图10是图8中V部放大示意如图1至图10所示,罩壳l、容纳槽ll,支撑杆12,限位凸台13,弹性体14, 握持部15,球面凹槽16,卡爪17,卡孔18,面板2,进风格栅21和定位筋22。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主要包括有设置在后部、并且用于安装诸如蒸发器、室内风机、电加热器和系统管路等空 气调节部件的机体(在图中未示出),从外部密封并连接所述机体的罩壳l,以及连 接在罩壳1前部的面板2。面板2通过上部两侧的枢轴铰接在罩壳1的顶部,在面板2上设置有若干个横 向排列的、用于向罩壳1和机体内部导入室内空气的进风格栅21。在进风格栅21与机体之间,设置有用于滤除被导入室内空气中杂质和粉尘的过 滤网(在图中未示出)。如图3至图10所示,在罩壳1的前部设置一内凹的容纳槽11和一条形支撑杆12。在支撑杆12的下端,设有铰接于容纳槽ll内部两侧的枢轴。以此枢轴为中心, 通过向支撑杆12施加一外力而向上旋转地打开。与支撑杆12上端相对应的是,在面板2的内侧面横向地设置一定位筋22。当支 撑杆12被打开至最大旋转角度时,支撑杆12的上端可抵住定位筋22而将面板2稳 定地支撑。在所述容纳槽11铰接支撑杆12的端部,设置一限位凸台13。当支撑杆12的下 部旋转至限位凸台13位置时,限位凸台13阻止支撑杆12进一步地旋转,此时支撑 杆12被限位至最大的旋转角度,此时支撑杆12的上端可抵住定位筋22而将面板2 稳定地支撑。在此,限位凸台13和定位筋22从2个不同的方向上,对支撑杆12施加一对反 作用力而实现支撑杆12的自定位,进而保证面板2在支撑状态下的稳定性能。在所述容纳槽11的内腔设置一弹性体14,弹性体14的内侧端与容纳槽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有设置在其后部并且安装空气调节部件的机体、从外部密封并连接所述机体的罩壳(1)、以及连接在所述罩壳(1)前部的面板(2),在面板(2)上设置有用于向罩壳(1)和机体的内部导入空气的进风格栅(21),安装在进风格栅(21)与机体之间并且用于滤除杂质的过滤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罩壳(1)的前部,设置一内凹的容纳槽(11)和一条形支撑杆(12); 在所述支撑杆(12)的一端,设有铰接于容纳槽(11)内部两侧的枢轴;与支撑杆(12)的另一端相对应、在面板( 2)的内侧面设置一定位筋(22); 在所述容纳槽(11)铰接支撑杆(12)的端部,设置一限位凸台(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连国卢瑞燕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