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旁路的二次回路冷却系统和用于绕过在所述系统中的贮存器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487650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空调或制冷系统,所述空调或制冷系统包括供蒸汽压缩系统(120)使用的具有旁路管线(148)的二次回路冷却系统以便在该二次回路系统中绕过贮存器(138)。该旁路使空调或制冷系统能够更快地冷却下来。所述二次回路冷却系统使用不易燃的冷却液。当用于蒸汽压缩系统的制冷剂易燃时,该不易燃的冷却液尤其有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蒸汽压缩空气调节系统使用的二次回路冷却系统和用于绕过在这 样一种系统中的贮存器的方法。具体地讲,所述冷却系统使用不易燃的冷却液,其在用于蒸 汽压缩系统的制冷剂为易燃时尤其有用。
技术介绍
对工作流体的新环境法迫使制冷和空调产业寻求具有低全球变暖潜能(GWP)的 新型工作流体。所寻求的替代性工作流体具有低GWP、无毒性、不易燃性、合理的成本和优异 的性能。对于移动式空调系统中的二次回路系统,正在考虑一种易燃的制冷剂 HFC-152a(l-l) 二氟乙烷以防止它渗漏到乘客室中。这种二次回路系统是已知的。附图说明图1中 显示了典型的已知的移动式空调系统。该系统(一般在10处显示)包括可被用作移动式 空调系统的一次蒸汽压缩系统(在图1中一般在20处显示)和二次回路冷却系统(在图 1中一般在30处显示)。参见图1,蒸汽压缩系统包括具有入口 12和出口 13的压缩机11 和任选的具有入口 15和出口 16的储液器14。连接管线17连接储液器和压缩机。如果使 用储液器,则它分离在换热器中未蒸发的任何液体并防止所述液体进入到压缩机中。气态 制冷剂从储液器14的出口 16通过连接管线17流到压缩机11的入口 12,在此处气态制冷 剂被压缩到较高的压力。压缩机的出口 13通过连接管线18连接到具有入口 21和出口 22 的冷凝器19。压缩的气态制冷剂从管线18循环到入口 21并通过冷凝器,因此放出热量,并 在冷凝器中转换成液体。液体制冷剂被循环到冷凝器的出口 22并通过连接管线24中的蒸 发装置,其将冷凝器连接到作为冷却系统30的一部分的冷却器或换热器25。换热器25包 括具有入口 27和出口 28的第一蒸发盘管或管26。制冷剂从入口 27通过蒸发盘管循环到 出口 28。液体制冷剂流过换热器的第一蒸发盘管并膨胀。换热器25也包括用于将冷却溶 液通过它来循环的具有入口 31和出口 32的第二蒸发盘管或管29。液体制冷剂在换热器中 在低温下蒸发以形成低压气体并因此产生冷却溶液的冷却。换热器的第一蒸发盘管的出口 28通过连接管线34连接到储液器的入口 15。来自换热器的低压制冷剂气体进入压缩机, 在此处气体被压缩以提高其压力和温度,并且所述周期接着重复进行。换热器的第二蒸发盘管29中的冷却溶液从第二蒸发盘管的出口 32通过连接管线 35循环到具有入口 36和出口 37的冷却设备33。冷却溶液被循环到冷却设备的入口 36,通 过冷却设备并循环到其出口 37。冷却设备位于乘客室中。将风扇(未示出)设置在冷却 设备的外部,并且来自风扇的通过冷却设备的空气给乘客室提供冷却。冷却溶液然后通过 连接管线39被循环到贮存器38。贮存器具有入口 40和出口 41。冷却溶液被泵吸到入口 40,通过贮存器并泵吸到贮存器的出口 41和外部通过连接贮存器和泵的连接管线42泵送 到泵43。泵具有入口 44和出口 45,并且冷却液流经泵从入口 44流到出口 45,并通过连接 管线46被泵送回换热器的第二蒸发盘管的入口 31。这样一种二次回路系统的缺点之一在于,与使用例如在图1中在20处所显示的仅 仅初级蒸汽压缩系统相比,汽车乘客室的冷却较慢,尤其是在热天。因此,存在着用二次回 路冷却系统加快汽车乘客室的冷却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二次回路冷却系统的缺点,已经发现,通过绕过在二次冷却 系统中的贮存器,与没有这样一个旁路相比,汽车乘客室可更快地冷却下来。二次回路系统 中的贮存器可被绕过直到乘客室得到冷却,并且贮存器的内容物随后可得到冷却。这样一种旁路系统适用于其中利用了二次回路的静止的和移动的空调或制冷系 统。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包括二次冷却回路系统的空调或制冷系统,所述二次 冷却回路系统包括具有用于将制冷剂通过它来循环的第一蒸发盘管和用于将冷却溶液通 过它来循环的第二蒸发盘管的换热器、当冷却溶液通过它来循环时冷却所述溶液的冷却设 备,所述冷却设备具有入口和出口,其中所述入口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二蒸发盘管流体连通, 并且更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冷却设备适于被设置在要冷却的区域中;用于存储溶液的贮存 器,所述贮存器具有入口和出口,其中将所述入口设置成与所述冷却设备的出口流体连通; 用于将所储存的溶液从所述贮存器回流到所述换热器的回流管,被设置在冷却设备的出口 和换热器的入口之间以用于绕过所述贮存器并将所述溶液从冷却设备的出口直接递送到 所述换热器的第二管路的入口的旁路管线;和被设置在位于所述冷却设备的出口和所述换 热器的入口之间的旁路管线中的第一阀,其中所述第一阀打开以将溶液从冷却设备的出口 直接递送到换热器的入口,从而绕过贮存器。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绕过在二次冷却回路系统中的贮存器的方法,所述 方法包括将制冷剂循环通过换热器的第一蒸发盘管;将冷却溶液循环通过所述换热器的 第二蒸发盘管;当冷却溶液循环通过冷却设备时使其冷却,其中将所述冷却设备设置成与 所述换热器的第二蒸发盘管流体连通,并且更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冷却设备适于被设置在要 冷却的区域中;打开被设置在位于冷却设备的出口和换热器的第二蒸发盘管的入口之间的 旁路管线中的第一阀以将所述溶液从冷却设备的出口递送到换热器的第二蒸发盘管的入 口,从而绕过贮存器;和将溶液从旁路管线循环回到换热器的第二蒸发盘管的入口。附图简述结合下列附图可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汽车中的空调系统的已知二次回路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采用单蒸发器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汽车中的空调系统的二次回路系统的 示意图。图3是采用双蒸发器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汽车中的空调系统的二次回路系统的 示意图。专利技术详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空调或制冷系统,所述空调或制冷系统包括供蒸汽压缩系统使用的二 次回路冷却系统,它们可共同用于汽车的空调系统。这样一种空调或制冷系统一般显示在 图2中110处并包括一般在图2中在120处所示的蒸汽压缩系统和一般在图2中130处所8示的二次回路冷却系统。这样一种系统类似于图1所示的系统,其中用类似附图标号标示 类似元件。在图2中不同的是,此类类似元件用100系列的附图标号进行标示。本专利技术的二次回路冷却系统包括具有用于将制冷剂循环通过其中的第一蒸发盘 管和用于将冷却溶液循环通过其中的第二蒸发盘管的换热器装置。换热器装置包括称作冷 却器的换热器或者用于在两种流体间交换热量的任何装置。换热器125显示于图2中并包 括具有入口 127和出口 128的第一蒸发盘管或管126。制冷剂循环通过作为下面将进行描 述的蒸汽压缩系统的一部分的第一蒸发盘管。换热器125也包括具有入口 131和出口 132 的第二蒸发盘管129以用于将冷却溶液通过它来循环到乘客室中的冷却盘管或装置。在一 个实施方案中,换热器可为逆流换热器。在这样一种换热器中,制冷剂在第一蒸发盘管中在 一个方向上进行循环,并且冷却溶液在反方向上循环通过第一蒸发盘管。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回路冷却系统也包括冷却设备部件以用于在所述溶液排出换热器 装置后将其冷却。冷却装置可包括冷却设备,例如图2所示的冷却设备133。冷却设备具有 入口 136和出口 137。入口 136与换热器的第二蒸发盘管、具体地讲与第二蒸发盘管的出 口 137流体连通,以便冷却液从换热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要冷却的实体的空调系统中的二次冷却回路系统,所述二次冷却回路系统包括:(a)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具有用于将制冷剂通过它来循环的第一蒸发盘管和用于将制冷剂通过它来循环的具有入口和出口的第二蒸发盘管;(b)冷却设备,所述冷却设备用于在溶液循环通过其中时冷却所述溶液,所述冷却设备具有入口和出口,其中所述入口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一蒸发盘管流体连通;(c)贮存器,所述贮存器用于存储所述溶液,所述贮存器具有入口和出口,其中将所述入口设置成与所述冷却设备的出口流体连通;(d)回流管线,所述回流管线用于将来自所述贮存器的存储溶液回流到所述换热器的第二蒸发盘管的入口,所述回流管线被设置成与所述贮存器的第一出口和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二蒸发盘管的入口流体连通;(e)旁路管线,所述旁路管线被设置在所述冷却设备的出口和换热器的第二蒸发盘管之间以用于绕过所述贮存器并将所述溶液从所述冷却设备的出口直接递送到所述换热器的第二蒸发盘管的入口;和(f)第一阀,所述第一阀被设置在位于所述冷却设备的出口和所述换热器的第二蒸发盘管的入口之间的旁路管线中,其中所述第一阀打开以将所述溶液从冷却设备的出口直接递送到所述换热器的第二蒸发盘管的入口,从而绕过所述贮存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H米诺尔M麦克法兰
申请(专利权)人:纳幕尔杜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