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焊接弯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82266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焊接弯头,其包括有:弯头主体(1)及其上面的焊缝(2),其特征在于:两道焊缝(2)相对称设在弯头主体(1)的中性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焊接弯头的两道焊缝相对称设在弯头主体的中性面上,这样,组成焊接弯头的两个成型件为外弧面成型件和内弧面成型件,两件分别由两套模具分别压制成型,然后对在一起焊接。两个成型件的平面展开图正好为圆弧互补,内、外弧展开后,它们之间没有余料,材料利用率越高。此外,弯头最薄弱的部分是内弧侧,外弧在成型时壁厚减薄率较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焊缝脱离了内弧和外弧,转移到弯头的中性面上,提高了焊接弯头的强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弯头管件,具体地是一种焊接弯头。
技术介绍
目前,在管道装备制造业,焊接弯头的焊缝在外弧侧一道,内弧侧一道,焊接弯头 的两部分是对称的,所下的板料是一样的,都是扇形,用一套模具压制成型。这种焊接弯头 展开下料,余料剩余较多,且不规则,没有可利用价值,材料利用率在80%,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上述之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焊接弯头,其 材料利用率高,节约了原材料,还增强了弯头强度。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有弯头 主体及其上面的焊缝,其特征在于两道焊缝相对称设在弯头主体的中性面上。本技术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焊接弯头的两 道焊缝相对称设在弯头主体的中性面上,这样,组成焊接弯头的两个成型件为外弧面成型 件和内弧面成型件,两件分别由两套模具分别压制成型,然后对在一起焊接。两个成型件的 平面展开图正好为圆弧互补,内、外弧展开后,它们之间没有余料。只有板条两端有余料,板 条越长,材料利用率越高,材料利用率可达到95%左右。虽然多一套成型模具,但材料的利 用率提高15%左右。最突出的特点是弯头最薄弱的部分是内弧侧,外弧在成型时壁厚减 薄率较大,此种改进,使焊缝脱离了内弧和外弧,转移到弯头的中性面上,提高了焊接弯头 的强度。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简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简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展开图。图中标记1-弯头主体、2-焊缝、3-内弧片、4-外弧片。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有弯头主体及其上面的焊缝,两道焊缝相对称 设在弯头主体的中性面上。由图3所示,将本技术沿焊缝展开后,形成内弧片3、外弧片4,可以看出,内弧 片3、外弧片4相弥补,没有余料,这样,就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焊接弯头,其包括有弯头主体(1)及其上面的焊缝O),其特征在于两 道焊缝( 相对称设在弯头主体(1)的中性面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焊接弯头,其包括有弯头主体(1)及其上面的焊缝(2),其特征在于两道焊缝(2)相对称设在弯头主体(1)的中性面上。本技术焊接弯头的两道焊缝相对称设在弯头主体的中性面上,这样,组成焊接弯头的两个成型件为外弧面成型件和内弧面成型件,两件分别由两套模具分别压制成型,然后对在一起焊接。两个成型件的平面展开图正好为圆弧互补,内、外弧展开后,它们之间没有余料,材料利用率越高。此外,弯头最薄弱的部分是内弧侧,外弧在成型时壁厚减薄率较大,本技术使焊缝脱离了内弧和外弧,转移到弯头的中性面上,提高了焊接弯头的强度。文档编号F16L43/00GK201858469SQ20102060543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5日专利技术者刘尚慈, 刘尚斌, 刘庆, 刘新军, 张荣彬 申请人:渤海重工管道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焊接弯头,其包括有:弯头主体(1)及其上面的焊缝(2),其特征在于:两道焊缝(2)相对称设在弯头主体(1)的中性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尚慈刘尚斌刘庆张荣彬刘新军
申请(专利权)人:渤海重工管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