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商建忠专利>正文

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80842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外环具有开口端,开口端通过固定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装置的两端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防脱钩和防脱槽。采用固定装置上设置有防脱钩和防脱槽的设计,在钩和槽的相互配合下,保证固定装置水平方向无法打开。加之在卡合块倾斜面和凸台倾斜面上设置防脱钩和防脱槽,相比较在水平面上设置钩槽设计,在倾斜的基础上,钩和槽能够更好的相互配合,保证其在垂直、水平及垂直纸面等三维方向上,防止外环开口的固定装置的弹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皮环切器,尤其针对外环固定装置防止其弹开的包皮环切器。技术背景成年人包皮环切手术在降低HIV传播的作用已经被广泛认可,商建忠先生专利技术的 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提出了上下层刀口相互错开设置防止在手术过程中夹肉的设计, 并进行了多次的改良设计,使得包皮环切器确保了手术的安全性、可操作性、适用人群广 泛,标准化程度高。但,由于包皮环切吻合器需要在人体上佩带5至7天时间,包皮环切器的设计绝对 要避免在佩带过程中意外脱环而导致手术失败。同时,为了保证器械的无菌并防止不法份 子多次重复使用,现有的商氏包皮环切器的外环的固定装置采用两端相互配合的阶梯状卡 合块设计。如图1所示,外环1开口的两端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阶梯状卡合块11和第二 阶梯状卡合块12,两者相互配合,稳固连接,还可以通过套设保护套的方式,防止其弹开,使 用后必须将卡合部位敲开才能打开并破坏器械,防止重复使用。此种结构已经考虑了防止 弹开的情况,但,为了进一步避免其弹开,专利技术人对外环开口的固定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改 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包皮环切器进行了改良,进一步提高了外环开口固定装置的稳固 性。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包含有内环和外环,外环具有 开口端,开口端通过固定装置连接,其重点改进在于该固定装置的两端设置有相互配合的 防脱钩和防脱槽。其中,该防脱钩和防脱槽的个数至少为2个。其中,该内环的其中一个端面上预设有供包皮系带容置的槽口。其中,该外环和内环环壁呈与阴茎龟头冠状沟相匹配的椭圆倾斜结构。其中,该固定装置包含有相互配合倾斜面,防脱钩和防脱槽设置该倾斜面上。其中,该固定装置包含设置在外环刀口两侧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该第一 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的外端设置有防脱钩,相应的内侧设置有防脱槽。其中,该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的外端均延伸出外环开口,下方形成有向外环 外侧倾斜的连接端倾斜面,该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内端下方具有凸台,该凸台具有向 外环内侧倾斜的凸台倾斜面;在第一连接端外端的连接端倾斜面上设置有第一防脱钩,在 第二连接端外端的卡合块倾斜面上设置有第二防脱钩,在第二连接端侧凸台倾斜面上设置 有第一防脱槽,第一连接端侧凸台倾斜面上设置有第二防脱槽。其中,该外环上设置至少一个刀口结构,各刀口于开口端分别形成上半部刀口结 合处和下半部刀口结合处,该上半部刀口结合处和下半部刀口结合处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插接结构,该插接结构结合边缘可以是圆角、方角或斜角。其中,该外环为整体柔性环。其中,该外环为分体结构,除具有开口端外,还具有连接端,连接端通过连接装置 连接,各刀口位于连接端的两侧分别具有上半部刀口结合处和下半部刀口结合处,该上半 部刀口结合处和下半部刀口结合处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插接结构,该插接结构结合边缘可以 是圆角、方角或斜角。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在固定装置上设置有防脱钩和防脱槽的设计,在 钩和槽的相互配合下,保证固定装置水平方向无法打开。加之在卡合块倾斜面和凸台倾斜 面上设置防脱钩和防脱槽,相比较在水平面上设置钩槽设计,在倾斜的基础上,钩和槽能够 更好的相互配合,保证其在垂直、水平及垂直纸面等三维方向上,防止外环开口的固定装置 的弹开。2个组以上的设计,能够进一步加强防脱钩和防脱槽的卡固作用。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包皮环切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圆形包皮环切器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圆形包皮环切器固定装置闭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带有防脱钩的圆形包皮环切器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带有防脱钩的椭圆倾斜环形包皮环切器的示意图。图6为图5的正面示意图。图7是图5的背面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包皮环切器防脱钩和防脱槽相互作用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包皮环切器开口处各机构相互作用实现密闭卡合防脱的结构示意 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防脱钩具有两个勾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防脱钩具有三个勾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设置有系带槽口的内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包含有外环和内环,外环具有开口,开口通过固定装置连 接,概括的来讲,固定装置的结构可以是多种多样,例如最早的螺杆及螺孔的连接结构,以 及相互配合的卡合块等结构。无论采用那种具体结构,固定装置均包含有设置在外环开口 两端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为在固定装置的两端设置有相 互配合的防脱钩和防脱槽。进一步讲在固定装置包含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上设置 有防脱钩和与之相应的防脱槽。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来说明此种固定装置的防松脱 结构。请参见图2所示,其为圆形包皮环切的结构示意图,该外环1的固定装置采用第一 阶梯状卡合块11与第二阶梯状卡合块12相互配合的卡固结构。该第一阶梯状卡合块11 和第二阶梯状卡合块12上具有相互配合的卡齿结构,外端均延伸出外环开口,下方均形成4有一向外环外侧倾斜的卡合块倾斜面111。该第一阶梯状卡合块11和第二阶梯状卡合块 12内端下方形成有凸台,该凸台具有向外环内侧倾斜的凸台倾斜面112。该第一阶梯状卡 合块11与第二阶梯状卡合块12卡合后,如图3所示,阶梯状卡齿相互咬合,卡合块倾斜面 与凸台倾斜面相互契合,形成闭合整体,所述相互配合的倾斜结构,能够在闭合过程中起到 一定的导向作用。本专利技术为了进一步降低外环固定装置弹开的概率,在外环固定装置上设置有防脱 钩和防脱槽的设计,杜绝了固定装置弹开的状况。具体来讲请参见图4所示,在第一阶梯 状卡合块11外端的卡合块倾斜面上设置有第一防脱钩13,在第二梯状卡合块12外端的卡 合块倾斜面上设置有第二防脱钩14。相应的,在第二梯状卡合块12侧凸台倾斜面上设置有 第一防脱槽15,第一阶梯状卡合块11侧凸台倾斜面上设置有第二防脱槽16。另请参见图 5至图7所示,其为倾斜椭圆形包皮环切吻合器,该外环1的固定装置采用第一阶梯状卡合 块11与第二阶梯状卡合块12相互配合的卡固结构,该第一阶梯状卡合块11外端卡合块倾 斜面上设置有第一防脱钩13,相应的内侧凸台倾斜面上设置有第二防脱槽16,第二阶梯状 卡合块12外端卡合块倾斜面上设置有第二防脱钩14,相应的内侧凸台倾斜面上设置有第 一防脱槽15。当两端卡合块相互卡合后,请参见图8所示,第一防脱钩12卡置于第一防脱 槽14中,第二防脱钩15卡置于第二防脱槽16内。上述防脱钩外端面形状可以为圆形、三 角形或者矩形。本专利技术中的防脱钩和防脱槽的设计至少为一个,但也可以是2个或多个,请参见 图10,其为防脱钩和防脱槽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在外环固定装置上的防脱钩为两个。亦或 是,如图11所示,防脱钩的个数为三个。采用多个防脱钩的方式,使得沟槽配合更加紧密, 具有多重咬合作用,固紧效果更加明显。同时,图12中公开了一种有效保护系带结构的保护结构,在内环2两个端面中任 一面上设置有系带槽口 21,在使用过程中将内环2具有系带槽口 21的一端与阴茎系带端匹 配放入,然后调整位置并与外环1相配合安装,在包皮环切器佩带过程中,由于为系带位置 预留有容置的槽口,可以有效的阴茎系带,防止其损伤,并可以降低手术过程中的不舒服程 度。进一步增强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功能和效果。采用上述在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包含有内环和外环,外环具有开口端,开口端通过固定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装置的两端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防脱钩和防脱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建忠商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商建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