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处理信号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61682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信号的装置及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接收从多信道信号、有关多信道信号的混合信息和相移信息所产生的下混信号,通过将混合信息应用于下混信号而将下混信号上混为多信道信号,和通过基于相移信息偏移多信道信号的至少一个信道的相位来产生原始多信道信号。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补偿信息(相移信息)补偿重建的原始多信道信号,从而补偿在通过使用混合信息进行上混重建的多信道信号中损失的相位或者增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处理信号的装置及其方法。本专利技术特别地适合于另外使用补偿信息以补偿在对音频信号编码/解码的过程中损失的信息,从而改善信号的音质。
技术介绍
通常,能够使用包括信道间相关信息、信道电平差信息、增益信息等等的混合信息从下混信号中重建多信道信号。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由于在使用混合信息从下混信号重建多信道信号的情况下存在信息损失,所以可能不能将增益精确地应用于下混信号,或者可能不能正确地重建在重建的信道之间存在的相位差或者延迟差。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处理信号的装置及其方法,其基本上消除了一个或多个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引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处理信号的装置及其方法,通过该装置和方法可以以将补偿信息额外应用于解码的音频信号或者解码的语音信号的方式来增强音质。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效果或者优点。首先,按照本专利技术用于处理信号的装置及其方法使用补偿信息来补偿重建的多信道信号,从而补偿在多信道信号中损失的信息或者信号,该多信道信号是通过使用混合信息进行上混而重建的。其次,按照本专利技术用于处理信号的装置及其方法基于相移信息来偏移解码的音频或者语音信号的相位,从而有效地再现相位差或者延迟差,通过使用混合信息(信道间相关信息、信道电平差信息等等)对构成下混信号的信道信号进行解码很难有效地再现该相位差或者延迟差。第三,按照本专利技术用于处理信号的装置及其方法确定是否基于相移信息来偏移解码的音频或者语音信号的相位,从而按照相位差或者延迟差的程度输出立体声信号,或者输出相移的立体声信号。附图说明所附附图被包括进来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理解,并且被结合进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所附附图举例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可以起解释本专利技术原理的作用。图1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信号处理装置的简略方框图。图2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信号处理装置的简略方框图。图3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信号处理装置的简略方框图。图4是按照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使用常规的残余编码方案的信号处理装置的-->简略方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补偿信息的比特流结构的示意图。图6是按照本专利技术再一个实施例的信号处理装置的方框图。图7和图8分别是包括本专利技术的信号处理装置的产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特点和优点将在随后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该描述中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本专利技术而获悉。通过在撰写的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以及所附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可以实现和获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为了实现这些和其他的优点,以及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如在此处实施和宽泛地描述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处理信号的方法包括:接收从多信道信号、有关多个信道信号的混合信息和相移信息产生的下混信号;通过将混合信息应用于下混信号而将下混信号上混为多信道信号;和通过基于相移信息偏移多信道信号的至少一个信道的相位来产生原始多信道信号。按照本专利技术,原始多信道信号的至少一个信道的相位被偏移π/2。按照本专利技术,对于全频带所述原始多信道信号的至少一个信道被偏移相同的相位。按照本专利技术,下混信号包括全频带下混信号,该全频带下混信号是使用低频带下混信号重建的高频频带,通过语音编码方案和音频编码方案中的至少一个来编码该低频带下混信号。按照本专利技术,相移信息是每帧可变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相移信息是每个子频带可变的。按照本专利技术,产生原始多信道信号的步骤进一步使用增益补偿信息去补偿在产生下混信号时损失的增益。按照本专利技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处理信号的方法包括:接收从多信道信号、有关多信道信号的混合信息和增益补偿信息产生的下混信号;通过将混合信息应用于下混信号而将下混信号上混为多信道信号;和通过基于增益补偿信息调整多信道信号的至少一个信道的增益来产生原始多信道信号。为了进一步实现这些和其他的优点,以及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用于处理信号的装置包括:接收从多信道信号、有关多信道信号的混合信息和有关多信道信号的相移信息产生的下混信号的信号接收单元;通过将混合信息应用于下混信号而将下混信号上混为多信道信号的上混单元;和基于相移信息产生原始多信道信号的信号偏移单元,其中多信道信号的至少一个信道的相位被偏移。应该明白,上文的概述和下面的详细说明是示范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意图对所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现在将详细地介绍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在所附附图中举例说明了其例子。首先,在本专利技术中的术语可以解释为以下的参考。并且,在本说明书中没有公开的术语可以解释为匹配本专利技术技术想法的以下含义和概念。因此,在本公开的实施例和附图中实现的结构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最优选的实施例,并不能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所有技术想法。因此,应该明-->白,在提交本申请的时间点上可以存在各种修改/变化和等效物以替代它们。在本专利技术中,应该明白,“编码”在特定的情形下可以解释为编码或者译码。在本公开中,“信息”是通常包括值、参数、系数、元素等等的术语,并且有时候其含义可以解释为是不同的,本专利技术不受限于此。虽然在本公开中立体声信号被描述为信号的一个例子,但应该明白,在本公开中该信号可以包括具有至少三个或更多个信道的多信道信号。图1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信号编码装置100。参考图1,信号编码装置100包括补偿信息产生单元110、下混单元120、上混单元130和信号补偿单元140。该补偿信息产生单元110接收音频信号的输入,然后补偿信息提取单元112提取补偿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提供该补偿信息以补偿在对于音频信号编码/解码的过程中损失的信息,并且该补偿信息补偿相关技术中的混合信息。该补偿信息包括相移信息和增益补偿信息,而该混合信息包括信道间电平信息、信道间相关信息、增益信息等等。稍后将参考图2和图3详细说明该相移信息和增益补偿信息。同时,所提取的补偿信息被补偿信息编码单元114编码,并且然后从编码器输出。将参考图7解释补偿信息的比特流结构。下混单元120接收补偿信息的输入和音频信号的输入,然后产生下混信号和混合信息。可以从使用补偿信息补偿的音频信号中产生该下混信号和混合信息。该补偿信息被输入给下混单元120,但是,可能完全不起作用。该上混单元130能够通过使用该混合信息上混该下混信号而产生多信道信号。“上混”指的是应用上混矩阵以产生具有的信道多于下混信号的信道的信道信号。并且,上混信号指的是上混矩阵所应用到的信号。因此,多信道信号是具有的信道多于下混信号的信道的信号。多信道信号可以是上混矩阵所应用到的信号本身。信道通过应用于上混矩阵,多信道信号可以是具有多个信道的QMF域信号。并且,多信道信号可以是从将QMF域信号转换为时域信号而产生的最终信号。信号补偿单元140的补偿信息解码单元144首先解码输入的补偿信息。解码的补偿信息被与多信道信号一起输入给补偿信息应用单元142,然后补偿该多信道信号。在这种情况下,该补偿信息可以包括有关QMF域的信息,并且多信道信号可以包括QMF域信号,该补偿信息的例子不受限于此。因此,可以通过以进一步将补偿信息应用于上混的多信道信号的方式补偿在对音频信号编码/解码的过程中损失的信息来增强音质。用于补偿在对音频信号编码/解码的过程中损失的信息的补偿信息包括相移信息和增益补偿信息,该相移信息用于补偿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信号的方法,包括:接收从多信道信号、有关所述多信道信号的混合信息和相移信息所产生的下混信号;通过将所述混合信息应用于所述下混信号而将所述下混信号上混为多信道信号;和通过基于所述相移信息偏移多信道信号的至少一个信道的相位来产生原始多信道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 2008-1-1 61/018,490;US 2008-3-3 61/033,0311.一种处理信号的方法,包括:接收从多信道信号、有关所述多信道信号的混合信息和相移信息所产生的下混信号;通过将所述混合信息应用于所述下混信号而将所述下混信号上混为多信道信号;和通过基于所述相移信息偏移多信道信号的至少一个信道的相位来产生原始多信道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原始多信道信号的至少一个信道的相位被偏移π/2。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对于全频带所述原始多信道信号的所述至少一个信道的相位被偏移相同的相位。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下混信号是全频带下混信号,所述全频带下混信号是使用低频带下混信号重建的高频频带,通过语音编码方案和音频编码方案中的至少一个编码所述低频带下混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相移信息是每帧可变的。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相移信息是每子频带可变的。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产生原始多信道信号的步骤进一步使用增益补偿信息去补偿在产生下混信号时损失的增益。8.一种处理信号的方法,包括:接收从多信道信号、有关多信道信号的混合信息和有关多信道信号的增益补偿信息所产生的下混信号;通过将所述混合信息应用于所述下混信号而将所述下混信号上混为所述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贤午郑亮源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