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假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61319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椎间盘空间的全部替换、局部替换或髓核替换的椎间盘假体(10),包括锚定构件(20)和缓冲构件(30)。锚定构件的尺寸和结构形成为接合下椎骨。缓冲构件的尺寸和结构形成为直接接触上椎骨的终板并联结锚定构件,该锚定构件固定在下椎骨上。因此假体包括用于接触下椎骨的单个终板和用于直接接触上椎骨的缓冲构件。在使用中,假体通过(a)通过椎骨体和假体之间的滑动或关节连接形成的直接关节连接,(b)通过假体的变形(例如压缩)形成的间接关节连接,或(c)它们的组合来便于椎骨体之间的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07年10月19日提交的、名称为“作为髓核或全椎间盘置换物的半假体(HEMI-PROSTHESIS AS A NUCLEUS OR TOTAL DISCREPLACEMENT)”的美国临时申请60/981341的权益,其内容通过引用全文并入本文。
技术介绍
数以百万计的人遭受着背痛,尤其是椎间盘的磨损。这种疼痛通常是由椎间盘的病理状态引起的,该病理状态例如由受伤或随年龄的退化引起的。目前对背痛的治疗方案涉及从保守的卧床休息到包括脊柱融合术和切除术的高侵入手术操作。脊柱融合术,即在患病的椎间盘的每一侧上融合或固定椎骨,是一种提供疼痛缓解并使融合部分更加稳定的操作。切除术,即用手术的方式去除椎间盘的一部分,是另一种手术方案。用假体进行髓核和/或全椎间盘的置换是缓解背痛的另一种已知的方案,并且已经提出了多种这样的假体。用于髓核或全椎间盘置换的椎间盘假体优选地恢复椎间盘正常的灵活性,恢复椎间盘的高度和重新建立健康的椎间盘压力。因此,需要用来替换退化的椎间盘的椎间盘假体,该假体能提供足够的脊柱运动,同时尽可能地缓解疼痛。
技术实现思路
简言之,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目的是一种用于椎间盘空间的全部替换、局部替换或髓核替换的椎间盘假体。所述假体包括用于接合相邻的椎骨(优选是下椎骨)的锚定构件,和与另一椎骨(优选是上椎骨的终板)直接接触的缓冲构件。缓冲构件还优选地固定地联结到锚定构件。因此假体优选包括用于接触下椎骨的单个终板和用于直接接触上椎骨的缓冲构件。在使用中,假体通过(a)通过椎骨体和假体之间的滑动或关节连接形成的直接关节连接,(b)通过假体的变形(例如压缩)形成的间接的关节连接,或(c)它们的组合来便于椎骨体之间的运动。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椎间盘假体的尺寸和结构形成为用于植入在相邻的上椎骨体和下椎骨体之间。假体包括锚定构件和缓冲构件。锚定构件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锚定构件在假体处于植入位置时被固定到下椎骨体。缓冲构件在假体处于植入位置时被联结到锚定构件并与上椎骨体直接接触。缓冲构件优选地相对于上椎骨体用关节连接并且优选是可压缩的。缓冲构件优选包括用于联结锚定构件并用于接触上椎骨体的外部膜。外部膜优选围绕内部材料。附图说明当结合附图阅读时,前面的总结、以及随后的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得到更好的理解。出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椎间盘假体的目的,在附图中示出了优选的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所示出的确切结构和手段。在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植入在相邻的上椎骨体和下椎骨体之间的椎间盘假体的侧面正视、局部截面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植入在相邻的上椎骨体和下椎骨体之间的椎间盘假体的侧面正视、局部截面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优选实施例的植入在相邻的上椎骨体和下椎骨体之间的椎间盘假体的侧面正视、局部截面图;图4A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优选实施例的椎间盘假体的俯视透视图;图4B示出了在图4A中示出的且植入在相邻的上椎骨体和下椎骨体之间的椎间盘假体的侧面正视、局部截面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优选实施例的植入在相邻的上椎骨体和下椎骨体之间的椎间盘假体的侧面正视、局部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使用的某些术语仅是为了方便,而不具有限定性。词语“右”、“左”、“顶”和“底”指示的是在所参照的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向内”和“向外”分别指的是朝向和远离装置或其指定部分的几何中心的方向。词语“前”、“后”、“上”、“下”和相关词语和/或短语指示所参照的人体内的优选位置和方向并且不意味着具有限定作用。术语包括上述列出词语、它们的衍生词语和相似含义的词语。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总的来说,这些实施例与椎间盘假体有关。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用于全椎间盘替换、局部椎间盘替换或髓核替换的椎间盘假体。这里将结合椎间盘替换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假体,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该系统及其部件可用于人体的其它部分的组织替换,包括例如膝盖、臀部、肩部、手指或其它关节替换。如下面所要更具体地描述的,优选实施例的椎间盘假体10、10’、10”、10’”、10””优选地包括至少一个缓冲构件50、50””,该缓冲构件50、50””的大小和结构形成为(a)接触第一椎骨V的终板和(b)联结到固定在第二椎骨上的锚定构件20、20’、20”、20’”。即,椎间盘假体10、10’、10”、10’”、10””包括用于接触一个相邻的椎骨(优选是下椎骨VI)的单个终板,和用于直接接触另一椎骨(优选是上椎骨VS)的缓冲构件50、50””。椎间盘假体10、10’、10”、10’”、10””例如可以填充整个椎间盘空间以替换整个椎间盘空间。或者,虽然示出并描述了单个的椎间盘假体10、10’、10”、10’”、10””,但也可以使用多个椎间盘假体10、10’、10”、10’”、10””填充椎间盘空间。例如,可以使用两个或更多较小的假体10、10’、10”、10’”、10””来填充椎间盘空间。或者,可将椎间盘假体10、10’、10”、10’”、10””的大小和结构形成为仅部分地替换椎间盘空间,例如替换髓核。在使用中,椎间盘假体10、10’、10”、10’”、10””例如通过(a)由椎骨体VI、VS和椎间盘假体10、10’、10”、10’”、10””之间的滑动或关节连接形成的直接关节连接、(b)由椎间盘假体10、10’、10”、10’”、10””的变形(例如,压缩)形成的间接关节连接、或(c)它们的组合以便于椎骨体VI、VS间的运动。参照图1-5,优选实施例的椎间盘假体10、10’、10”、10’”、10””包括锚定构件20、20’、20”、20’”和缓冲构件50、50””。锚定构件20、20’、20”、20’”的大小和结构优选地形成-->为接合相邻的椎骨V中的一个,优选接合下椎骨VI。锚定构件20、20’、20”、20’”可被牢固地固定到椎骨V(优选是下椎骨VI)以吸收预期载荷并保持假体10、10’、10”、10’”、10””就位。锚定构件20、20’、20”、20’”可被以任何方式固定到到椎骨V,优选是下椎骨VI,这些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机械方式,该机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钉固定、装龙骨、咬合、长钉固定、铆钉固定、钉定、装置叶片、夹紧或它们的组合;化学方式,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粘合;诸如焊接之类的热结合。出于方便的目的将本专利技术的椎间盘假体10、10’、10”、10’”、10””的优选实施例的锚定构件20、20’、20”、20’”在这里描述为被固定到下椎骨VI,当并不限定于此,并可以固定到上椎骨VS,而不明显地影响优选的椎间盘假体10、10’、10”、10’”、10””的设计和/或操作。通过对锚定构件20、20’、20”、20’”的表面进行改性以允许骨头向内生长来实现对锚定构件20、20’、20”、20’”的二次固定。这可以通过任何方法来实现,这些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羟基磷灰石、Ti-VPS涂层、骨传导材料等。例如,如图1和5最佳地示出的,椎间盘假体10、10””的第一和第五优选实施例的锚定构件20可以是包括用于结合椎骨V(优选是下椎骨VI)的龙骨或纵向支撑体22的板21的形式。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植入在相邻的第一和第二椎骨体之间的椎间盘假体,所示假体包括:基本上刚性的锚定构件,其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锚定构件在所述假体处于植入位置时被固定到所述第一椎骨体上;和联结到所述锚定构件的缓冲构件,所述缓冲构件在所述假体处于植入位置时与所述第二椎骨体直接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 2007-10-19 60/9813411.一种用于植入在相邻的第一和第二椎骨体之间的椎间盘假体,所示假体包括:基本上刚性的锚定构件,其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锚定构件在所述假体处于植入位置时被固定到所述第一椎骨体上;和联结到所述锚定构件的缓冲构件,所述缓冲构件在所述假体处于植入位置时与所述第二椎骨体直接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体,其中所述缓冲构件是可压缩的,从而允许相对于所述第二椎骨体的关节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体,其中所述锚定构件通过固定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椎骨体上,所述固定构件选自由骨螺钉、龙骨、长钉、钉和骨锚定部组成的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体,其中所述锚定构件包括一个或更多开口,这些开口从所述上表面延伸到所述下表面以允许骨的向内生长从而实现所述锚定构件的二次固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体,其中所述锚定构件包括联结到板的网结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体,其中所述缓冲构件包括用于联结到所述锚定构件并用于接触所述第二椎骨体的外部膜,所述外部膜包围内部材料。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假体,其中所述内部材料是液体。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假体,其中所述液体在所述假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梅斯特雷蒂M阿茨多夫
申请(专利权)人:新特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