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457329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能够可逆地吸藏释放锂的正极和负极、配置在所述正极和负极之间的树脂层、收容了所述正极、负极和树脂层的电池外壳、填充到所述电池外壳内的非水电解液和配置在所述正极和所述树脂层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且含有氟化铝的绝缘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是涉及在高电压下进行充放 电的。
技术介绍
作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一种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能以高的能量密度进行充电, 放电时的电压也高。因此,作为移动体通信设备、便携电子设备等的主电源被广泛应用。近 年,希望这些设备更加小型化、高性能化,与此相伴,希望开发更高性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在现在已实用化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中,作为负极活性物质材料主要使用石墨材 料。但是,这些锂离子二次电池由于已经具备接近石墨材料的理论容量(约370mAh/g)的容 量,因此难以进行更加大幅度的高能量密度化,因此,正研究使用各种新材料作为可实现锂 离子二次电池的更进一步的高容量化的负极活性物质材料。例如,作为负极活性物质材料, 曾提出了以硅、锡为首的可吸藏释放锂的金属、含有这些金属的合金等,期待大幅度的高容 量化。作为正极活性物质材料,现在广泛使用钴酸锂、镍酸锂、锰酸锂等具有层状结构、 尖晶石型结构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还正在进行可达到比这些材料高的能量密度的正 极活性物质材料的研究。但是,没有发现在伴随着充放电的反应的可逆性、稳定性、电子传 导性等都包括在内的综合特性方面比现在使用的这些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能够可逆地吸藏释放锂的正极和负极;配置在所述正极和负极之间的树脂层;收容了所述正极、负极和树脂层的电池外壳;填充到所述电池外壳内的非水电解液;和配置在所述正极和所述树脂层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且含有氟化铝的绝缘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川正树竹内崇吉田雅宪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