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55980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吸尘器,该真空吸尘器能够根据旋风分离法通过从吸入空气中两次滤除杂质来提高清洁性能,并允许用户轻松地清除收集的杂质。真空吸尘器包括初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0)、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20)以及形成在初级旋风分离器单元与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之间的通道分隔单元(131)。吸入空气在初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10)中进行初次过滤并在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20)中进行二次过滤,从而提高了清洁性能。另外,集尘器(140)可拆卸地联接至初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10)或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20)。因而,用户能够通过将集尘器(140)拆离初级旋风分离器单元及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而轻松地清除收集在集尘器(140)中的杂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吸尘器,该真空吸尘器能够根据旋风分离法对 吸入空气中的杂质进行两次滤除。
技术介绍
通常,真空吸尘器是通过由真空抽吸力抽吸空气并通过各种过滤器 从空气中滤除灰尘而清洁室内空间的设备。根据用途和运动方式,真空吸尘器分为圆筒形落地式、直立式和手 持式。主要是家用的落地式真空吸尘器能够有效清除诸如灰尘等小型颗 粒,直立式真空吸尘器能够清洁诸如地毯等地板,而手持式真空吸尘器 能够有效清除诸如楼梯和桌子等狭窄空间。根据从吸入空气中滤除诸如灰尘和头发等杂质的方式,真空吸尘器 也分为过滤器式和旋风分离器式。过滤器式真空吸尘器通过由 一种布制 成的集尘袋对包含有杂质的空气进行过滤。也就是说,过滤器式真空吸 尘器需要必须周期性更换的集尘袋。同时,旋风分离器式真空吸尘器使 包含有杂质的吸入空气旋转并下降,使得吸入空气中的杂质能够因其自 身重量而沉降至底部。近来,无需集尘袋的旋风分离器式真空吸尘器得 到普遍使用。而且,旋风分离器式真空吸尘器通过内旋风分离器和外旋风分离器 对杂质进行两次滤除,从而提高了清洁性能。图l和2是分别示出用于传统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的立体图和侧 向截面图。下面参照图l和2对用于传统真空吸尘器的双级旋风分离器的一个 示例进行说明。在圆筒形外旋风分离器2内安装有锥形内旋风分离器4, 在内旋风分离器4的外周安装有筛网6,该筛网6用于滤除从外旋风分 离器2的底面升起的空气中的杂质,在筛网6的底端安装有阻止杂质再 次扩散的防扩散单元6a,以及在内旋风分离器4的下部安装有延伸单元78以接触外旋风分离器2的内表面。因此,在延伸单元8的上部与外旋 风分离器2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外集尘器9a,在延伸单元8的下部与外 旋风分离器2的底面之间形成有内集尘器9b。在外旋风分离器2的内侧上部形成有一对用于引导吸入空气的吸入 通道2a,在外旋风分离器2的顶面形成有用于排出过滤后的空气的排放 通道2b。在内旋风分离器4的外侧上部形成有两个侧室4a,使得经过 筛两6的空气能够流入室4a。当抽吸力产生时,包含有杂质的吸入空气经过吸入通道2a沿着外 旋风分离器2的内表面旋转并下降。吸入空气的杂质因自身重量而沉降 并收集在外集尘器9a中。在外旋风分离器2中初次过滤后的空气上升。 即使杂质随着空气再次扩散,它们也会在防扩散单元6a的作用下沉降。经过外旋风分离器2的空气经过室4a而沿着内旋风分离器4的内 表面旋转并下降。空气的剩余杂质因自身重量而沉降并收集在内集尘器 9b中。在内旋风分离器4中二次过滤后的空气上升并通过排放通道2b 排出。在外旋风分离器2和内旋风分离器4中滤除的杂质收集在外集尘器 9a和内集尘器9b中。能够通过拆开外旋风分离器2的下部来清除或者 通过下部来排放这些杂质。在双级旋风分离器式集尘装置中,内旋风分离器4安装在外旋风分 离器2的内部,筛网6安装在外旋风分离器2与内旋风分离器4之间。 筛网6对外旋风分离器2中的旋流产生阻挡作用,从而降低了清洁性能。此外,内旋风分离器4安装在外旋风分离器2的内部,而延伸单元 8安装在内旋风分离器4的下部以独立形成外集尘器9a和内集尘器9b。 由于集尘器9a和9b的容量受到限制,必须经常清除杂质。为了清除杂 质,用户必须将内旋风分离器4从外旋风分离器2上拆离并将外旋风分 离器2翻转倒置。这给用户带来不便。因此,在双级旋风分离器式集尘装置中,已经有人建议用增加外旋 风分离器2的长度的方法来通过安装筛网6和增加集尘器9a和9b的容 量从而提高清洁性能。然而,由于集尘装置的整体长度会增加,所以不 能容易地内置在真空吸尘器中。图3是示出用于传统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的另一种示例的局部剖 视立体图。下面参照图3描述用于传统真空吸尘器的的双级旋风分离器 的另一种示例。在圆筒形主体ll的中央部形成有小于主体ll的圆筒形 内旋风分离器12,在主体11与内旋风分离器12之间彼此接触地设置有 多个锥形外旋风分离器14,这些锥形外旋风分离器14沿着圆周方向以 预定间距设置,在内旋风分离器12的中央部向下悬垂地安装有筛网16, 从筛网16的底端向下倾斜地伸出防扩散单元18,以便阻止在内旋风分 离器12中滤除的杂质随着上升气流而升起。将吸入空气导入内旋风分离器12的内侧上部的进气管12a形成为 穿过主体11和内旋风分离器12,在主体11的上部形成有使经过外旋风 分离器14的空气排出的出气管(未图示)。在外旋风分离器14的上部 和底端分别形成有用于抽吸空气的进口(未图示)和将诸如灰尘等杂质 排出的灰尘排放孔14a。此外,在外旋风分离器14的顶面形成有排放过 滤后的空气的出口 14b。使内旋风分离器12中过滤后的空气上升并将其引导至外旋风分离 器14的上部。这里,用于向外部排放外旋风分离器14中过滤后的空气 的通道形成为彼此连通。在内旋风分离器12的底面形成有用于收集在内旋风分离器12中滤 除的杂质的内集尘器19a,在主体11与内旋风分离器12之间的底面上 形成有用于收集在外旋风分离器14中滤除的杂质的外集尘器19b。当抽吸力产生时,包含有杂质的吸入空气经过进气管12a沿着内旋 风分离器12的内表面旋转并下降。吸入空气的杂质因自身重量而沉降 并收集在内集尘器19a中。在内旋风分离器12中初次过滤后的空气上 升。即使在内集尘器19a中收集的杂质随着从内旋风分离器12的底面 上升的空气而升起,它们也会在防扩散单元18的作用下沉降至内集尘 器19a。经过内旋风分离器12的空气通过外旋风分离器14的进口而沿着外 旋风分离器14的内表面相应地旋转和下降。空气的剩余杂质因自身重 量相应地沉降而经过外旋风分离器14的灰尘排放孔14a并收集在外集 尘器19b中。在外旋风分离器14中二次过滤后的空气上升并通过外旋风分离器14的排放孔14b和出气管排出。在内旋风分离器12和外旋风分离器14中滤除的杂质收集在内集尘 器19a和外集尘器19b中。能够通过拆开主体11的下部来清除或者通 过下部来排放这些杂质。在双级旋风分离器式集尘装置中,当吸入空气经过内旋风分离器12 时,较大的杂质收集在内集尘器19a中,当空气经过竖直安装的筛网16 和每个外旋风分离器14时,较小的杂质收集在外集尘器19b中。由于筛网16安装在小于外旋风分离器14的内旋风分离器12内, 所以筛网16对内旋风分离器12中的旋流产生阻挡作用,因而降低了清 洁性能。内集尘器19a被外集尘器19b遮挡,使得用户无法在适当时间 清除收集在内集尘器19a中的诸如头发和灰尘等杂质。另一方面,用于 收集较小杂质的外集尘器19b大于用于收集较大杂质的内集尘器19a, 这降低了空间效率。安装在内集尘器19a内部的筛网16直径小。因此, 头发容易钩住筛网16。筛网16同样被外集尘器19a遮挡,使得用户无 法直接从筛网16上清除头发。而且,头发对气流产生阻挡作用,从而 降低了抽吸性能。为了清除杂质,用户必须将整个集尘装置拿到垃圾箱,打开覆盖内 集尘器19a和外集尘器19b的底面的底盖,然后排出杂质。也就是说, 这会给用户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意在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吸尘 器,其能够根据旋风分离法通过从吸入空气中两次滤除杂质而提高清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吸尘器,包括: 初级旋风分离器单元,其用于借助于初级旋流从吸入空气中初次分离杂质; 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其用于借助于多个二级旋风分离器内的二级旋流从经过所述初级旋风分离器单元的空气中二次分离杂质,并将所述杂质收集在所述初 级旋风分离器单元的中央部;以及 第一通道分隔单元,其用于将所述初级旋风分离器单元的气流分别引导至所述二级旋风分离器的进口。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玄起卓郑景善张淙圭郑敞旭辛镇赫黄根培金映秀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