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并第一文档与至少一个第二文档以生成第三文档的方法和系统。第一和第二文档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单元。每一数据单元与单元标识符和编辑标识符相关联。文档中的每一个的单元标识符与另一文档的单元标识符相比较以确定每一单元标识符是匹配的还是非匹配的单元标识符。将与匹配的单元标识符相关联的数据单元的编辑标识符彼此相比较。将与非匹配的单元标识符相关联的数据单元直接插入到第三文档。将与匹配的单元标识符和匹配的编辑标识符相关联的数据单元直接插入到第三文档。将与匹配的单元标识符和非匹配的编辑标识符相关联的数据单元归并到第三文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文档归并背景归并是协调对同一文档的不同副本作出的多个改变的动作。通常,两个人同时修 改一文档的是必要的。稍后,这些改变需要归并成反映这两个作者的意图的单个新文档。常规的归并是麻烦且耗时的。需要更高效的归并。概述如本文讨论的,一些实施例的一方面涉及归并第一文档与至少一个第二文档以生 成第三文档的方法。第一和第二文档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单元。每一数据单元与 单元标识符和编辑标识符相关联。该方法包括获得第一文档的数据单元的单元标识符。该 方法还包括获得第二文档的数据单元的单元标识符。将第一和第二文档中的每一个的单元 标识符与第一和第二文档中的另一个的单元标识符相比较,以确定这些单元标识符中的每 一个是匹配的单元标识符还是非匹配的单元标识符。匹配的单元标识符指示第一和第二文 档的对应的数据单元。非匹配的单元标识符中的每一个指示第一和第二文档之一的、与第 一和第二文档中的另一个的任何数据单元都不相对应的数据单元。将与匹配的单元标识符 相关联的数据单元的编辑标识符彼此相比较以查明匹配的编辑标识符。匹配的编辑标识符 中的每一个指示第一和第二文档之一的一数据单元与第一和第二文档中的另一个的对应 数据单元相匹配。将第一和第二文档的与非匹配的单元标识符相关联的数据单元直接插入 到第三文档。另外,将第一和第二文档的与匹配的单元标识符和匹配的编辑标识符相关联 的数据单元直接插入到第三文档。最后,将第一和第二文档的与匹配的单元标识符和非匹 配的编辑标识符相关联的数据单元归并到第三文档。一些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文档处理系统。该文档处理系统包括文档处理应 用程序和第一文档。该文档处理应用程序被配置成将至少两个文档归并到一起以生成第三 文档。第一文档被配置成由文档处理应用程序处理。第一文档存储内容和元数据。内容包 括至少一个数据单元。元数据包括与每一数据单元相关联的单元标识符和编辑标识符。每 一数据单元的单元标识符在创建该数据单元时生成。每一数据单元的编辑标识符在保存对 该数据单元的修改时生成。又一些方面涉及一种具有用于实现从第一文档和第二文档生成归并文档的方法 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文档是否具有第一文档 标识符以及第二文档是否具有第二文档标识符。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和第二文档之一具有 第一和第二文档标识符中的一个的情况下获得第一和第二文档标识符中的一个。该方法还 包括将第一文档的第一文档标识符与第二文档的第二文档标识符相比较。该方法包括在第 一和第二文档中的任一个不具有文档标识符的情况下执行第一和第二文档的常规归并以 生成归并文档。此外,该方法包括在第一文档标识符与第二文档标识符不同的情况下执行 第一和第二文档的常规归并以生成归并文档。最后,该方法包括在第一文档标识符与第二 文档标识符相匹配的情况下执行第一和第二文档的加速归并以生成归并文档。提供本概述是为了以简化的形式介绍将在以下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的一些概 念。本概述并不旨在标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决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附图简述附图说明图1是示例性文档处理系统的框图;图2是示出被配置成由图1的示例性文档处理应用程序来处理的示例性文档的框 图;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文档的示例性格式的框图;图4是示出除元数据文件与文档分开存储之外与图3所示的文档相类似的另一示 例性文档的框图;图5是示出归并第一文档与第二文档以生成第三文档的框图;图6是用于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各方面的示例性计算系统;图7示出归并第一文档与第二文档以生成第三文档的示例方法;图8示出向文档的每一数据单元分配并存储单元标识符和编辑标识符的示例方 法;以及图9示出归并第一文档与第二文档以生成归并文档的另一示例方法。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现将参考其中示出了各具体实施例的附图来更完整地描述各示例性实施 例。然而,其他方面能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且在本专利技术中包括各具体实施例不应被 解释为将这些方面限于在此所述的各实施例。相反,包括附图中描绘的各实施例是为了提 供全面和完整且将预期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开。在参考附图时,使用 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所有附图所示的相同的结构和元素。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一般涉及文档归并。在一个非限制性示例中,描述了归并第一 文档与至少一个第二文档以生成第三文档。第一和第二文档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数据 单元。每一数据单元与单元标识符和编辑标识符相关联。又一些实施例涉及一种文档处理 系统。该文档处理系统包括被配置成将至少两个文档归并到一起以生成第三文档的文档处 理应用程序。图1是示例性文档处理系统的框图。文档处理系统100包括文档处理应用程序 110和文档120。文档处理应用程序110被配置成将文档120归并到一起以生成归并文档。 在替换实施例中,文档处理应用程序110被配置成将三个、四个、或更多文档归并在一起以 生成归并文档。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文档处理应用程序110是文字处理应用程序,诸如但 不限于微软 Office Word应用程序。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文档处理系统100是 图像、数据、语音、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文档处理系统。类似地,文档处理应用程序110也 可以是图像、数据、语音、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文档处理应用程序,诸如但不限于微软 Office PowerPoint 、Excel 、Visio 、Access 、以及Outlook 软件应用程序。文档 120 可以是文本或富文本文档、演示、电子表格、绘图、数据、电子邮件、以及合适格式的任何其 他文档。图2是示出被配置成由图1的示例性文档处理应用程序110来处理的示例性文档 120的框图。文档120被分成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124。每一数据单元124被分配了在数 据单元124的寿命期间持久保持的唯一的单元标识符126。单元标识符126标识文档1206中的相关联的数据单元124并将其与文档120中的任何其他数据单元区分开来。在创建、编辑、或修改数据单元124时,还向数据单元124分配编辑标识符128。具 体而言,只要创建、编辑、或修改数据单元124,就向数据单元124分配新编辑标识符128以 使新编辑标识符128替换数据单元124的先前编辑标识符(如果有的话)。新编辑标识符 128与数据单元124的先前编辑标识符(如果有的话)不同。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编辑 标识符128是随机生成的。在各示例实施例中,通过使用各种方法将文档120分成各数据单元124。例如,如 果文档120是文本文档,则该文档的每一段落可被分成一个独立的数据单元。换言之,在文 本文档的示例中,数据单元124也可以被称为段落。在这样的示例中,单元标识符126被称 为段落标识符。在其他类型的文档中,可以使用其他方法来将文档120分成各数据单元。例 如,可以使用文档内的对象、图形、幻灯片、或其他可选择项来将该文档分成各独立的数据 单元。单元标识符126和编辑标识符128可以是用于标识数据单元124的任何合适的格 式。单元标识符126和编辑标识符128的一种可能的示例性格式是数字、字母、和/或符号 的组合,如32位整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白用于单元标识符126和编辑标识符128的许 多其他合适的标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归并第一文档(220)与至少一个第二文档(240)以生成第三文档(260)的方法,所述第一和第二文档(220、240)中的每一个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单元(124a、124b、124c、124d、124e、124f),每一数据单元(124a、124b、124c、124d、124e、124f)与单元标识符(U1、U2、U3、U4)和编辑标识符(E1、E3、E4、E20、E21)相关联,所述方法包括:获得所述第一文档(220)的数据单元(124a、124b、124c)的单元标识符(U1、U2、U3);获得所述第二文档(240)的数据单元(124d、124e、124f)的单元标识符(U1、U2、U4);将所述第一和第二文档(220、240)中的每一个的单元标识符(U1、U2、U3、U4)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文档(220、240)中的另一个的单元标识符(U1、U2、U3、U4)相比较以确定所述单元标识符(U1、U2、U3、U4)中的每一个是匹配的单元标识符还是非匹配的单元标识符,其中所述匹配的单元标识符中的每一个指示所述第一和第二文档(220、240)的对应的数据单元(124a、124b、124c、124d、124e、124f),并且其中所述非匹配的单元标识符中的每一个指示所述第一和第二文档(220、240)之一的、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文档(220、240)中的另一个的任何数据单元(124a、124b、124c、124d、124e、124f)都不相对应的数据单元(124a、124b、124c、124d、124e、124f);比较与所述匹配的单元标识符相关联的数据单元(124a、124b、124c、124d、124e、124f)的编辑标识符(E1、E3、E4、E20、E21)以查明匹配的编辑标识符,所述匹配的编辑标识符中的每一个指示所述第一和第二文档(220、240)之一的数据单元(124a、124b、124c、124d、124e、124f)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文档(220、240)中的另一个的对应数据单元(124a、124b、124c、124d、124e、124f)相匹配;将所述第一和第二文档(220、240)的、与非匹配的单元标识符相关联的数据单元(124a、124b、124c、124d、124e、124f)直接插入到所述第三文档(260);将所述第一和第二文档(220、240)的、与匹配的单元标识符和匹配的编辑标识符相关联的数...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B贝勒,EJ伯恩斯坦,MR奈特,CJ安托斯,
申请(专利权)人:微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