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花机开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49139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提花机开口装置,属于纺织机械领域。包括机架,其上固设有左、右墙板,左墙板上设第一主轴,右墙板上设第二主轴;动力传动机构,设在机架上;第一连杆机构与动力传动机构连接,第二连杆机构与第二主轴连接;第三连杆机构与动力传动机构连接,第四连杆机构与第一主轴连接;一组提刀连杆,连接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连杆机构上;一组第一提刀的左端与连接在第一连杆机构上的提刀连杆固定,右端与连接在第二连杆机构上的提刀连杆固定;一组第二提刀的左端与连接在第四连杆机构上的提刀连杆固定,右端与连接在第三连杆机构上的提刀连杆固定。制造、装配和检护简便;连杆机构能平稳运动;能满足采用电子纹版的提花机对低转速小针数的织物的提花织造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提花机开口装置
技术介绍
已有技术中的提花机开口装置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主要有以下三种结构形 式一是共轭涤纶结构二是单连杆结构三是双链轮连杆结构,在这三种结构中,第 一结构即共轭涤纶具有一定的优势,并在专利文献中不乞见诸,如ZL03222046.8(本申请 人提出的申请)、公开号CN1186879A和CN101719525A(同样由本申请人提出的申请), 等等,并且这三种结构形式由电子控制。第二类为纯机械结构的无需电子控制的开口装 置。在上述两类提花机开口装置,前者具有速度高(转速为500r/min以上),产量 高并且可适合于大针数(多达10000针以上)的提花织物加工,但因结构复杂、制造难度 大、价格昂贵、检护麻烦和应用成本高,仅适宜在高速喷气织机、喷水织机和剑杆织机 等高档无梭织机上配套。然而,在我国目前拥有的上百万台无梭织机中,以GA74系列为 主的普及型剑杆织机由于应用成本低,性价比优势明显,因而约占50%以上,并且仍在 以较快的速度增加。此类织机如果选用上述第一类的提花机开口装置,则毫无疑问会造 成性能、价格及资源配置的浪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花机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该机架(1)的左端固设有一左墙板(11),而右端固设有一右墙板(12),左、右墙板(11、12)彼此对应,在左墙板(11)上枢轴设置有一第一主轴(111),而在右墙板(12)上枢轴设置有一第二主轴(121);一与所述的第一主轴(111)及第二主轴(121)传动连接的动力传动机构(2),设在所述的机架(1)上;彼此的结构相同的第一连杆机构(3)和第二连杆机构(4),第一连杆机构(3)位于所述的左墙板(11)的左侧,并且与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2)传动连接,第二连杆机构(4)位于所述的右墙板(12)的左侧并且与所述的第二主轴(121)连接;彼此的结构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花机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该机架(1)的左端固设有一左墙 板(11),而右端固设有一右墙板(12),左、右墙板(11、12)彼此对应,在左墙板(11) 上枢轴设置有一第一主轴(111),而在右墙板(12)上枢轴设置有一第二主轴(121); 一与 所述的第一主轴(111)及第二主轴(121)传动连接的动力传动机构(2),设在所述的机架 (1)上;彼此的结构相同的第一连杆机构(3)和第二连杆机构(4),第一连杆机构(3)位 于所述的左墙板(11)的左侧,并且与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2)传动连接,第二连杆机构 (4)位于所述的右墙板(12)的左侧并且与所述的第二主轴(121)连接;彼此的结构相同 的并且还与所述的第一、第二连杆机构(3、4)的结构相同的第三连杆机构(5)和第四连 杆机构(6),第三连杆机构(5)位于所述的右墙板(11)的右侧,并且与所述的动力传动 机构(2)传动连接,第四连杆机构(6)位于所述的左墙板(11)右侧,并且与所述的第一 主轴(111)连接;以间隔状态并且还以悬臂状态连接在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连接机 构(3、4、5)和第四连杆机构(6)上的各一组提刀连杆(7),其中连接在第一、第二连 杆机构(3、4)上的提刀连杆(7)彼此对应,而连接在第三、第四连杆机构(5、6)上的提 刀连杆(7)同样彼此对应;一组第一提刀(8a),各第一提刀(8a)的左端与连接在第一连 杆机构(3)上的所述提刀连杆(7)固定,右端则与连接在第二连杆机构(4)上的提刀连杆 (7)固定;一组第二提刀(8b),各第二提刀(8b)的左端与连接在第四连杆机构(6)上的 提刀连杆(7)固定,而右端则与连接在第三连杆机构(5)上的提刀连杆(7)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花机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2)包 括用于与织机传动连接的传动轴(21)、第一涨紧轮(22)、第一传动带(23)、第一传动轮 (24)、第二传动带(25)、第二涨紧轮(26)和第二传动轮(27),传动轴(21)的左端转动 地设置在所述的左墙板(11)上,并且探出左墙板(11),在探出左墙板(11)的该传动轴 (21)的端部固定有一第三传动轮(212),传动轴(21)的右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右墙板 (12)上,并且探出右墙板(11),在探出右墙板(11)的该传动轴(21)的端部固定有一第 四传动轮(213),第一涨紧轮(22)移动地设置在左墙板(11)朝向所述第一连杆机构(3) 的一侧,第一传动轮(24)固定在所述的第一主轴(111)朝向第一连杆机构(3)的一端, 第一传动带(23)套设在所述第三传动轮(212)、第一涨紧轮(22)和第一传动轮(24)上, 第二涨紧轮(26)移动地设置在右墙板(12)朝向所述第三传动机构(5)的一侧,第二传动 轮(27)固定在所述的第二主轴(121)朝向第三连杆机构(5)的一端,第二传动带(25)套 置在所述第二、第四传动轮(27、213)和第二涨紧轮(26)上,在所述的第一传动轮(24) 上延伸有一第一偏心轴(241),所述的第一连杆机构(3)与第一偏心轴(241)连接,在所 述的第二传动轮(27)上延伸有一第二偏心轴(271),所述的第三连杆机构(5)与第二偏心 轴(271)连接,其中第一、第二偏心轴(241、271)彼此形成180°的位置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花机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 四传动轮(24、27、212、213)和第一、第二涨紧轮(22、26)均为链轮,所述的第一传动 带(23)和第二传动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晓虹张俊李新卫明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纺织机械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