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445239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絮凝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由水溶性淀粉10-30份、丙稀酸单体10-30份、腐植酸钠30-50份、尿素10-30份、聚乙烯醇5-15份、过硫酸铵2-8份、亚硫酸氢钠2-8份、碳酸钠2-8份在电加热炉进行固相反应制得,采用天然水溶性淀粉代替部分制备聚丙烯酰胺的原料丙烯酸单体,成本低、对环境无害,溶于水后形成三维结构的物质,吸附微小絮体后,其不饱和基团相互结合,絮体的密实度更高、不易被再次破碎、沉淀速度快,只需10min左右即可达到污染物的分离,对颗粒物的去除率可达到90%,有效降低后续处理工艺设备的运营负荷;采用固相生产方式,无需干燥成本,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絮凝剂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各国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来降低环境污 染,污水处理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进行污水处理就需要用到絮凝剂。絮凝剂研发 工作主要集中在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铁、聚丙烯酰胺方面,对铝矾土、生物絮凝剂等 方面的研究也有少量,但都没有形成产业化。目前占主要市场的絮凝剂是聚丙烯酰胺类 絮凝剂。对于生活污水及大部分的工业污水,其主要的污染因子主要由污水中的颗粒物 (微小颗粒物)引起,而这些颗粒物在电位场的影响下,相当稳定,很难相互结合成团而沉淀或上浮。投加的絮凝剂的作用在于絮凝剂溶于水,并在适当的水力搅拌的条件 下,污水中微小颗粒物的电位场会得到中和,颗粒物间的静电斥力减弱,同时在水力搅 拌条件下,颗粒物相互碰撞的机率增加,微小颗粒物会相互结合成小絮体,此即为压缩 双电层过程。但结合后的微小絮体的电位场会随着絮体的形成而又增大,从而阻止小絮 体进一步结合成大絮体。传统絮凝剂聚丙烯酰胺虽可解决上述问题,但由于聚丙烯酰胺溶于水后是长链 结构且基本是直链结构,无法形成复杂的空间三维结构,吸附微小颗粒物及溶解性物质 后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水溶性淀粉 10-30份丙稀酸单体 10-30份腐植酸钠 30-50份尿素 10-30份聚乙烯醇 5-15份过硫酸铵 2-8份亚硫酸氢钠 2-8份碳酸钠 2-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水溶性淀粉 10-30份丙稀酸单体 10-30份 腐植酸钠 30-50份 尿素10-30份聚乙烯醇 5-15份 过硫酸铵 2-8份 亚硫酸氢钠 2-8份 碳酸钠 2-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 原料组成水溶性淀粉 15-25份, 丙稀酸单体 15-25份 腐植酸钠 35-45份 尿素15-25份聚乙烯醇 5-12份 过硫酸铵 2-6份 亚硫酸氢钠 2-6份 碳酸钠 2-6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 原料组成水溶性淀粉 20份 丙稀酸单体 20份 腐植酸钠 40份 尿素20份聚乙烯醇 10份 过硫酸铵 5份 亚硫酸氢钠 5份 碳酸钠 5份。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旭胜李卓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华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