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力放大装置的致动器单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44777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致动器单元,包括:内部限定有滑腔(3,103,203)的中空体(2); 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腔(3,103,203)内以提供朝向所述滑腔外部的致 动力(F)的活塞(4),所述活塞借助从外部供应的流体而操作;具 有一个传递端(6B)和一个耦连端(6A)的本体(6),所述传递端(6B) 用于将所述致动力(F)延伸传递到所述滑腔(3,103,203)的外部, 所述耦连端(6A)耦连到所述活塞(4);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6) 和所述活塞(4)之间来放大所述致动力(F)以获得放大的致动力(F1) 的放大装置(18,21,2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致动器单元,其尤其适用在轮胎更换机上。
技术介绍
流体动力致动器在许多
非常普遍地用来使装置移动,例 如,使得用在用于从轮辋上移除和安装轮胎至轮辋的轮胎更换机上的 装置移动。这些流体动力致动器包括通常是圆柱形的外壳,外壳内部形成有滑腔;在滑腔中滑动安装有同轴活塞,该活塞通过进入滑腔中的流体 来操作,并且流体推动活塞的横截面使其在一个方向或者另一个方向 上移动。至少一个杆连接到活塞上,所述杆延伸到滑腔外部并被设计成钩 连到一个装置上,该装置必须由致动器操作或者可以固定到一个结构 的不可移动的部位上,使得由于流体对活塞推力的反作用力,所述外 壳移动,从而使得钩连到其上的装置移动。通常使用的流体是压缩空气或者油。由活塞产生、并且传递给杆 或者由于反作用传递给外壳的力,公知地是由流体产生的压强与所述 压强作用在活塞上的总面积决定的。因此,为了能够具有大的可用力,活塞的表面必须宽阔,因此致 动器的尺寸必须根据希望获得的力而成比例地变大。这种现有技术具有的缺陷在于对于必须使用流体动力致动器的 场合,例如当由于空间的原因使得尺寸必须紧凑的时候,由于只能使 用小的流体动力致动器,这样只能提供有限的力,就不能获得很高的 力。例如,这种缺陷会发生在轮胎更换机上;在轮胎更换机中,各种机器功能的所有致动体均设置在形成轮胎更换机基座的箱体框架中。具体地讲,这种缺陷尤其涉及到如下的致动器单元所述致动器 单元操纵用来将轮胎保持在这些轮胎更换机所装备的工作平台上的锁 定体。这些锁定体包括抵靠件,该抵靠件的抵靠表面可以基本是水平的 或者甚至是竖直的,将要进行维护或者修理工作的车轮抵靠在该抵靠 表面上。一根轴从该抵靠件的中心延伸,在轴向上穿过该抵靠件并延伸超 出该抵靠件。轮辋的中心孔被插到该轴的一个朝向外部的自由端上。该轴连接到设置在轮胎更换机的基座内的流体动力致动器单元 上,或者该轴就是从流体动力致动器单元的活塞延伸、并远离或靠近 所述抵靠件进行往复运动的所述杆本身。所述轴的朝外的端部上有螺紋,在该螺紋上可以旋柠锥形构件; 在车轮被设置抵靠在所述抵靠件上之后,其中所述轴已经穿过该车轮 的中心孔,用手将所述锥形构件向内旋拧直到其接合在该中心孔中, 由于其锥形的形状,该锥形构件自动适应所述中心孔,直到该锥形构 件抵靠在所述中心孔的边缘。在这个阶段,所述轴处于最上或者最外滑动位置,且当所述锥形 构件定位好之后,所述致动器单元会被启动,对所述轴产生牵引力以 将其沿着所述抵靠件的方向拉动,由此借助锥形构件将轮辋锁定到所述抵靠件上,因此将轮胎锁定到所述抵靠件上。由于基座自身的小尺寸以及基座箱体内的许多其他装置,所述可 以设置在轮胎更换机基座内的流体动力致动器单元的尺寸必须很小。 因此,这个致动器单元能够在车轮轮辋上产生的力是有限的,即使这 些车轮大而重(例如运输车辆、工地车辆或者农用车辆上的那些车轮) 时也是如此。
技术实现思路
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产生高绝对值力的致动器单元 (即使相对于这些力来讲该致动器自身很小时仍可如此)。本专利技术的另 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安装在新的轮胎更换机或者 其他已经使用的轮胎更换机上的致动器单元,来替代之前使用的车轮 锁定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致动器单元,包括内部限 定有滑腔的中空体;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腔内以提供朝向所述滑腔外部 的致动力的活塞,所述活塞借助从外部供应的流体而操作;具有一个 传递端和一个耦连端的本体,所述传递端用于将所述致动力延伸传递 到所述滑腔的外部,所述耦连端耦连到所述活塞;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细长本体和所述活塞之间设置有放大装置来放大所述致动力,以获得放大的致动力。因此,即使该致动器单元自身的整体尺寸很小,致动器单元仍然 允许获得高绝对值的力。因此,尤其在轮胎更换机领域中,可以用足够大的力将车轮轮辋 锁定到这些轮胎更换机装备的抵靠装置上,而不需要使用很大的旋转 平台,并且不需要沿着这些平台滑动、从而将已经将轮胎移除或者安 装上轮胎的轮辋边缘锁定的适当的锁定装置。附图说明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通过在附图中以纯粹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形 式示出的致动器单元的实施例的描述会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其中 图l是装备有致动力放大装置的致动器单元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致动器单元的局部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关于图l和2的致动器单元在致动阶段的力矩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致动器单元应用到轮胎更换机上的应用示例的视图5是图4中轮胎更换机的细节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尤其参见图1和图2,用附图标记1表示致动器单元整体,其包 括外部圆柱体2,在外部圆柱本体2中限定有滑腔3。在滑腔3中滑动安装活塞4,该活塞4通过经入口 5进入滑腔3 中的流体进行操作,并且该活塞4将滑腔3分成两个相邻的部分,分 别用103和203表示。杆6与外部本体2同轴延伸,且一直延伸到外部本体2的外部, 其一个连接端6A连接在活塞4上,其还有一个活动端6B。在活动端6B上形成有螺紋7,螺紋7设计用来供锥形构件8拧入 到其上,如图1中的点线所示。活塞4在一侧4A上具有从该活塞4凸出延伸的偏心连接支架9, 该偏心连接支架9的一端10具有铰链11。外部本体2包括周壁12,该周壁12的一侧由法兰112封闭,另 一侧由可拆卸盖212封闭;所述法兰112被设置用于和轮胎更换机的 框架连接,所述可拆卸盖212在轴向上具有孔14,以允许所述杆6在 与容纳在所述孔14的内周面中的密封件13接触的同时垂直穿过。所 述可拆卸盖212在朝向活塞4的一侧212A具有另一个从该侧212A开 始向活塞4延伸的偏心连接支架15,该偏心连接支架15的末端具有 铰链16。第一连杆18的第一端17铰接在铰链16上,第一连杆18有相对 的第二端19。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连杆18相对于杆6设置在基本横交的姿态, 因此第一端17在杆6的一侧而第二端19在杆6的另一侧。进而,第二连杆21的第三端20铰接在第二端19上,第二连杆 21具有铰接在连接支架9的铰链11上的第四端22,因此,第二连杆 21实质上设置在杆6的一旁并将活塞4与第一连杆18结合在一起。在第一连杆18和杆6之间设置传递装置23,该传递装置23包括 至少一个形成于杆6上的横穿孔24和在第一连杆18上形成的、基本 与孔24对准的槽25。8在孔24和槽25之间插入横向销26,该销26将第一连杆18和杆 6松动地连接起来,以将活塞4的运动传递给杆6,并且允许第一连杆 18绕着铰链16转动。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铰链16和横向销26之间,限定了一个用B 表示的杠杆臂,而与第一连杆18的第一端17铰接的铰链16和第一连 杆18的第二端19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用L表示。参见图4和图5,由300表示的整个轮胎更换机包括操作臂302, 在该操作臂302的上端承载有杆柱303,该杆柱303具有用来连接工 具305的连接装置304,该工具305适合于将轮胎306从相应的轮辋 307移除。轮胎更换机300还具有胎边脱离单元308,该胎边脱离单元308 包括一对以能够自它们的短臂310自由旋转的方式保持/安装的滚动件 309。短臂310与致动器311连接,该致动器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致动器单元,包括: 内部限定有滑腔(3,103,203)的中空体(2); 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腔(3,103,203)内以提供朝向所述滑腔外部的致动力(F)的活塞(4),所述活塞借助从外部供应的流体而操作; 具有一个传递端(6 B)和一个耦连端(6A)的本体(6),所述传递端(6B)用于将所述致动力(F)延伸传递到所述滑腔(3,103,203)的外部,所述耦连端(6A)耦连到所述活塞(4);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6)和所述活塞(4)之间设置有放大装置(1 8,21,23)来放大所述致动力(F),以获得放大的致动力(F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6.7.28 IT MO2006A0002441.致动器单元,包括内部限定有滑腔(3,103,203)的中空体(2);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腔(3,103,203)内以提供朝向所述滑腔外部的致动力(F)的活塞(4),所述活塞借助从外部供应的流体而操作;具有一个传递端(6B)和一个耦连端(6A)的本体(6),所述传递端(6B)用于将所述致动力(F)延伸传递到所述滑腔(3,103,203)的外部,所述耦连端(6A)耦连到所述活塞(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6)和所述活塞(4)之间设置有放大装置(18,21,23)来放大所述致动力(F),以获得放大的致动力(F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单元,其中所述放大装置包括 第一连杆装置(18),其具有铰接到所述中空体(2)的固定部位(16)上的第一端(17)和相对的第二端(19);第二连杆装置(21),其具有铰接到所述第二端(19)上的第三端 (20)和铰接到所述活塞(4)上的第四端(22);用于传递所述放大的致动力(Fl)的传递装置(23),其设置在 所述第一连杆装置(18)和所述本体(6)之间,并且在所述传递装置 (23)和所述固定部位(16)之间限定有预定长度的杠杆臂(B)。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动器单元(1),其中所述致动力 (F)的放大装置(18, 21, 23)设置在所述滑腔(3, 103, 203)内 部。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动器单元(1),其中所述第一连杆装 置(18)具有预定的长度(L),该长度(L)比所述杠杆臂(B)长。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动器单元(1),其中所述第一连杆装 置(18)具有预定的长度(L),该长度(L)比所述杠杆臂(B)长或 者等于所述杠杆臂(B)。6. 根据权利要求2或4或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单元(1 ), 其中所述放大的致动力(Fl)被放大的程度取决于所述第一连杆装置的所述长度(L)和所述杠杆臂(B)的长度之间的比值。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致动器单元(1),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诺·费拉里佛朗哥·马约利
申请(专利权)人:吉诺·费拉里佛朗哥·马约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