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春雨专利>正文

铝箔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428831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铝箔,该铝箔包括:底层涂覆层(13),该底层涂覆层是通过下述方法形成的:将底层涂覆液沉积在铝箔(11)的非光亮表面上,并在20-110℃下对所述沉积在铝箔的非光亮层上的底层涂覆液进行干燥,然后在0-20℃下冷却;中间涂覆层(15),该中间涂覆层是通过将中间层涂覆液沉积在底层涂覆层(13)的上部而形成的;以及二次涂覆层(17),该二次涂覆层是通过下述方法形成的:将二次涂层涂覆液沉积在中间涂覆层(15)的上部,并在60-430℃下对沉积在中间涂覆层的上部的二次涂层涂覆液增塑3-5分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更确切地说是涉及这样的一种铝箔 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铝箔上形成有氟塑料涂层从而防止在包装食品或烹饪 过程中食品接触铝箔而粘着在铝箔的表面上。
技术介绍
被制成薄纸形的铝箔通常习惯用于包裹食品,例如肉、鱼或蔬菜,或者用于烹饪加热器中,例如,烤箱或烤肉用煎锅等。用辊子将厚度为300-400 微米的铝盘辊压4次或5次,将铝箔制成厚度为12-20微米的铝盘。将厚度 为12-20微米的铝盘裁切成设定的尺寸,然后用于烹饪、包裹或包装食品。但是,由于传统的铝箔表面光滑平整,它的热传导性强而且质地柔软, 因此,在使用铝箔时,当铝箔接近烹饪加热器的上表面时,热量被直接传导 到铝箔上,因此在烹饪时,例如,煎、烤或熏制时,食品很容易被烧焦而粘 着在铝箔的表面上。为了防止这些现象,在烹饪前将油(例如烹饪油、奶油、人造黄油或动 物脂肪等)涂覆在铝箔表面上。但是,使用这些油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 响。此外,由于传统的铝箔很薄,可能很容易被撕破。进一步说,由于食物 粘着在铝箔的表面上,铝箔可能很容易被撕破或损坏,因此不能在使用一次 后被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其中,铝箔上形成有氟塑料涂层从而防止在包装食品或烹饪过程中,食 品接触铝箔而粘着在铝箔的表面上。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经济的,其中, 铝箔上形成有氟塑料涂层从而使铝箔变厚,以防止铝箔被撕破,并且能够防 止在包装食品或烹饪过程中,食品接触铝箔而粘着在铝箔的表面上,同时, 铝箔还能重复多次使用。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 具有光亮表面和非光亮表面的铝箔,该铝箔包括底层涂覆层,该底层涂覆层是通过下述方法形成的将底层涂覆液沉积 在铝箔的非光亮表面上,并在20-ll(TC下对所述沉积在铝箔的非光亮表面上 的底层涂覆液进行干燥,然后在0-2(TC下冷却;中间涂覆层,该中间涂覆层是通过将中间层涂覆液沉积在底层涂覆层的 上部而形成的;以及二次涂覆层,该二次涂覆层是通过下述方法形成的将二次涂层涂覆液 沉积在中间涂覆层的上部,并在60-430'C下对沉积在中间涂覆层的上部的涂 覆液增塑3-5分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铝箔的制备方法,该铝箔的 制备方法包括形成一次底层涂覆层的步骤,该步骤包括将底层涂覆液沉积在铝箔的 表面上,以形成一次底层涂覆层;硬化步骤,该步骤包括在20-110'C下对形成有底层涂覆层的铝箔进行干燥后,在0-2(TC下对形成有底层涂覆层的铝箔进行冷却从而使所述底层涂 覆层硬化;形成中间涂覆层的步骤,该步骤包括在底层涂覆层的上部沉积中间层涂覆液,以形成中间涂覆层;5形成二次涂覆层的步骤,该步骤包括在中间涂覆层的上部沉积二次涂 层涂覆液,从而形成二次涂覆层;以及增塑步骤,该步骤包括在60-43(TC下对依次形成有中间涂覆层和二次 涂覆层的铝箔增塑3-5分钟,以使中间涂覆层和二次涂覆层硬化。优选但非必要的是,所述中间层涂覆液为一种含有氟塑料分散液、颜料、 珍珠粉(pearl)、表面活性剂和蒸馏水的混合物,并且,所述二次涂层涂覆液 含有氟塑料分散液、珍珠粉、表面活性剂和蒸馏水的混合物。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其中,所述铝箔上形 成有氟塑料涂层从而防止了在包装食品或烹饪的过程中,食品接触铝箔而粘 着在铝箔的表面上。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经济的,其 中,所述铝箔上形成有氟塑料涂层从而使铝箔变厚以防止铝箔被撕破,并且 能够防止在包装食品或烹饪过程中,食品接触铝箔而粘着在铝箔的表面上, 同时,铝箔还能重复多次使用。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以及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和/ 或其它目的和/或优点将更加明显,其中.-图1为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铝箔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2-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铝箔制备方法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铝箔及其制备方 法进行描述。在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铝箔包括底层涂覆层13,该底层涂覆层 13是通过下述方法形成的将底层涂覆液沉积在铝箔11的非光亮表面上,并在20-ll(TC下对所述沉积在铝箔的非光亮层上的底层涂覆液进行干燥,然 后在0-20'C下进行冷却;中间涂覆层15,该中间涂覆层是通过将中间层涂 覆液沉积在底层涂覆层13的上部而形成的;以及二次涂覆层17,该二次涂 覆层17是通过下述方法形成的将二次涂层涂覆液沉积在中间涂覆层15的 上部,并在60-430。C下对沉积在中间涂覆层的上部的涂覆液增塑3-5分钟。 此外,本专利技术的铝箔的制备方法包括形成一次底层涂覆层的步骤(SIO),该步骤包括将底层涂覆液沉积在铝箔11的表面上,以形成一次底层涂覆层13;硬化步骤(S20),该步骤包括在20-110C下对形成有底 层涂覆层的铝箔进行干燥后,在0-2(TC下对形成有底层涂覆层的铝箔11进 行冷却从而使所述底层涂覆层13硬化;形成中间涂覆层的步骤(S30),该步骤包括在底层涂覆层13的上部沉积中间层涂覆液,以形成中间涂覆层 15;形成二次涂覆层的步骤(S40),该步骤包括在中间涂覆层15的上部沉积二次涂层涂覆液,从而形成二次涂覆层17;以及增塑步骤(S50),该 步骤包括在60-43(TC下对依次对形成有中间涂覆层15和二次涂覆层17的 铝箔11进行增塑3-5分钟,以使中间涂覆层15和二次涂覆层17硬化。所述中间层涂覆液含有氟塑料分散液、颜料、珍珠粉、表面活性剂和蒸 馏水的混合物,并且所述二次涂层涂覆液含有氟塑料分散液、珍珠粉、表面 活性剂和蒸馏水的混合物。如图1和图2所示,在形成一次底层涂覆层的步骤(S10)中,使用喷 雾器将底层涂覆液沉积在铝箔11的表面上,以形成厚度为20-40微米的底层 涂覆层13。此处,由作为主要组分的氟塑料分散液形成的所述底层涂覆液能 够很好地与铝箔ll结合。铝箔11具有光亮表面和非光亮表面。优选的是,所述底层涂覆层13形 成在铝箔11的非光亮表面上,以使底层涂覆层13能够很好地与铝箔11结在硬化步骤(S20)中,在20-110'C下对形成有底层涂覆层13的铝箔 11进行干燥,然后在0-2(TC下对形成有底层涂覆层13的铝箔11进行冷却, 从而使底层涂覆层13硬化。在硬化步骤(S20)中,由于底层涂覆层13是 在常温下被干燥和冷却的,因而增加了在形成中间涂覆层的步骤S30中底层 涂覆层13和中间涂覆层15之间的一致性,所述形成中间涂覆层的步骤S30 为硬化步骤(S20)的后处理步骤。因此,中间涂覆层15能够被很好地附着 在底层涂覆层13的上部。如图3所示,在形成中间涂覆层的步骤(S30)中,中间层涂覆液被沉 积在底层涂覆层13的上部,以形成厚度约为5-15微米的中间涂覆层15。此 处,在形成中间涂覆层15后不能干燥该中间涂覆层15。原因在于,如果在 形成该中间涂覆层的步骤(S30)中,所述中间涂覆层15已经被干燥,那么 在形成二次涂覆层的步骤(S40)中,所述中间涂覆层15就不能与二次涂覆 层17很好地结合,所述形成二次涂覆层的步骤(S40)是形成中间涂覆层步 骤(S30)的后处理步骤。这样可能使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光亮表面和非光亮表面的铝箔,该铝箔包括: 底层涂覆层,该底层涂覆层是通过下述方法形成的:将底层涂覆液沉积在铝箔的非光亮表面上,并在20-110℃下对沉积在铝箔的非光亮表面上的底层涂覆液进行干燥,然后在0-20℃下冷却;  中间涂覆层,该中间涂覆层是通过将中间层涂覆液沉积在所述底层涂覆层的上部而形成的;以及 二次涂覆层,该二次涂覆层是通过下述方法形成的:将二次涂层涂覆液沉积在所述中间涂覆层的上部,并在60-430℃下对沉积在中间涂覆层的上部的二次涂层涂覆 液增塑3-5分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KR 2006-8-23 10-2006-00798211、一种具有光亮表面和非光亮表面的铝箔,该铝箔包括底层涂覆层,该底层涂覆层是通过下述方法形成的将底层涂覆液沉积在铝箔的非光亮表面上,并在20-110℃下对沉积在铝箔的非光亮表面上的底层涂覆液进行干燥,然后在0-20℃下冷却;中间涂覆层,该中间涂覆层是通过将中间层涂覆液沉积在所述底层涂覆层的上部而形成的;以及二次涂覆层,该二次涂覆层是通过下述方法形成的将二次涂层涂覆液沉积在所述中间涂覆层的上部,并在60-430℃下对沉积在中间涂覆层的上部的二次涂层涂覆液增塑3-5分钟。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其中,所述中间层涂覆液含有氟塑料 分散液、颜料、珍珠粉、表面活性剂和蒸馏水的混合物。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其中,所述二次涂层涂覆液含有氟塑 料分散液、珍珠粉、表面活性剂和蒸馏水的混合物。4、 一种铝箔的制备方法,该铝箔的制备方法包括形成一次底层涂覆层的步骤,该步骤包括将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李春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