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环式淋釉线的自动擦脚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28200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闭环式淋釉线的自动擦脚釉机,包括机架、分离机构、着陆机构、擦脚釉机构、收坯输送带,特征是所述的机架将所述的分离机构、着陆机构、擦脚釉机构、收坯输送带连成一体;所述的分离机构是将施釉后在坯托上的坯体与坯托分离,分离机构的两个主动圆坑轮用轴串在一起,它们之间的距离与两个从动圆坑轮相对应,下坡输送带与闭环水平输送带成一倾角;所述的着陆机构的着陆平带与接坯输送带成一倾角,所述的擦脚釉机构由两条运动速度不同的粘有海绵的平行输送带和快慢滚筒构成;所述的收坯输送带的从动滚筒紧靠擦脚主动滚筒。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洁,节省人工,擦脚釉效果好、效率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轻工机械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对日用陶瓷闭环式 淋釉生产线的自动擦脚釉机。技术背景在现使用的闭环式日用陶瓷淋釉生产线中,其生产工艺流程是这样 的放坯(背面向上)一吹尘一喷水一背面淋釉一擦脚釉(人工)一翻 坯(正面向上)一吹尘一喷水一正面淋釉一收坯,其中在擦脚釉这一工 序中, 一般每个班需要4-7个擦脚釉工人,工人劳动强度大,且易擦伤 坯脚边的坯体釉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人工擦脚 釉,擦脚釉效果好、效率高的自动擦脚釉机。 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1、 一种闭环式淋釉线的自动擦脚釉机,包括机架、分离机卡勾、着陆 机构、擦脚釉机构、收坯输送带,特征是所述的机架将分离机构、着陆 机构、擦脚釉机构、收坯输送带连成一体,所述的分离机构是将施釉后 在坯托上的坯体与坯托分离,分离机构的两个主动圆坑轮用轴串在一起, 它们之间的距离与两个从动圆坑轮相对应,下坡输送带与闭环淋釉线输 送带成一倾角,所述的着陆机构的着陆平带与接坯输送带成一倾角,所 述的擦脚釉机构的快速主动滚筒与慢速主动滚筒同轴,套在慢速主动滚 筒一端的轴上,它们之间用轴承连接,快速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闭环式淋釉线的自动擦脚釉机,包括机架、分离机构、着陆机构、擦脚釉机构、收坯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3)将分离机构、着陆机构、擦脚釉机构、收坯输送带连成一体,所述的分离机构是将施釉后在坯托(2)上的坯体(1)与坯托(2)分离,分离机构的两个主动圆坑轮(8)用轴串在一起,它们之间的距离与两个从动圆坑轮(4)相对应,下坡输送带(7)与闭环淋釉线输送带(31)成一倾角,所述的着陆机构的着陆平带(9)与接坯输送带(5)成一倾角,所述的擦脚釉机构的快速主动滚筒(16)与慢速主动滚筒(19)同轴,套在慢速主动滚筒(19)一端的轴上,它们之间用轴承连接,快速主动滚筒(16)的一端设有皮带轮,通过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闭环式淋釉线的自动擦脚釉机,包括机架、分离机构、着陆机构、擦脚釉机构、收坯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3)将分离机构、着陆机构、擦脚釉机构、收坯输送带连成一体,所述的分离机构是将施釉后在坯托(2)上的坯体(1)与坯托(2)分离,分离机构的两个主动圆坑轮(8)用轴串在一起,它们之间的距离与两个从动圆坑轮(4)相对应,下坡输送带(7)与闭环淋釉线输送带(31)成一倾角,所述的着陆机构的着陆平带(9)与接坯输送带(5)成一倾角,所述的擦脚釉机构的快速主动滚筒(16)与慢速主动滚筒(19)同轴,套在慢速主动滚筒(19)一端的轴上,它们之间用轴承连接,快速主动滚筒(16)的一端设有皮带轮,通过皮带与滚筒无级调速电机(25)连接,慢速主动滚筒(19)一端轴上的滚筒带动轮(20)与分离机构上的主动轮(12)用皮带连接,快速从动滚筒(14)与慢速从动滚筒(17)设置在同一轴上,用轴承与轴连接,所述的收坯输送带的收坯从动滚筒(11)紧靠快速主动滚筒(16)和慢速主动滚筒(19)。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闭环式淋釉线的自动擦脚釉机,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分离机构的两从动圆坑皮带轮(4)设置在闭环淋釉线输送带(27)上面,从动圆坑皮带轮(4)的直径需小于坯托(2)的高度,两 从动圆坑轮(4)之间的距离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恺梁康宁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北流市智宇陶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