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管的干式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21163 阅读:3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潜水装备中的呼吸管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呼吸管的干式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组合形成封闭外形的上排头及上排头盖,上排头上部具有上排头进气孔,上排头盖上部具有上排头盖进气孔、下部具有上排头盖进水孔,上排头具有气道,上排头枢接有浮筒,浮筒固定有阀片,浮筒旋转,阀片与气道顶部的上排头封水面旋转密闭及分离,气道的气道入口实现自动开启及密封;下潜时,上排头枢接的浮筒受浮力作用旋转,浮筒固定的阀片与气道顶部的上排头封水面密闭,水不能进入气道,上潜时,浮筒浮力减小,在重力作用下浮筒逆旋转,阀片与气道顶部的上排头封水面分离,空气进入气道。(*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潜水装备中的呼吸管
,特指一种呼吸管的干式头
技术介绍
在潜水装备中,经常使用的装备之一是呼吸管,目前,大量采用的是湿式呼吸管。 配备干式头的呼吸管也陆续面世,让绝大多数的浮潜初学者能更快的掌握浮潜呼吸管的使 用技巧,但是,现有的干式呼吸管,其防水阀的设计结构较复杂,经常会出现不能较好排水 的现象,水仍会进入气道。因此,基于上述现有呼吸管的缺陷,需要对现有的呼吸管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呼吸管的干式头,该呼吸管 的干式头通过浮筒在重力及浮力的相互作用下,实现自动开启及关闭呼吸管气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呼吸管的干式头,包括组合形成封闭外形的上排头及上排头盖,上排头上部具有 上排头进气孔,上排头盖上部具有上排头盖进气孔、下部具有上排头盖进水孔,上排头具有 气道,上排头枢接有浮筒,浮筒固定有阀片,浮筒旋转,阀片与气道顶部的上排头封水面旋 转密闭及分离,气道的气道入口实现自动开启及密封。所述浮筒配合有浮筒盖,浮筒盖具有浮筒盖扣勾,浮筒具有浮筒盖扣勾槽,浮筒盖 的浮筒盖扣勾中卡入浮筒的浮筒盖扣勾槽中,形成且密封的气室。所述浮筒具有浮筒转轴,上排头具有浮筒转轴孔,浮筒的浮筒转轴穿设于上排头 的浮筒转轴孔内。所述阀片具有阀片扣勾,浮筒具有阀片定位孔,阀片的阀片扣勾穿设阀片定位孔 固定连接浮筒。所述浮筒绕浮筒转轴旋转的角度是0-43度。 所述上排头下部具有上排头扣勾。所述上排头上部具有上排头盖扣勾孔、侧面具有定位轴,上排头盖上部具有上排 头盖扣勾、下部具有定位轴孔,上排头盖的上排头盖扣勾、定位轴孔分别卡入上排头的上排 头扣勾孔及定位轴上,形成固定整体干式头。所述上排头盖上开设有多个上排头盖装饰槽,上排头开设有多个上排头装饰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下潜时,上排头枢接的浮筒受浮力作用旋转,浮筒固 定的阀片与气道顶部的上排头封水面密闭,水不能进入气道,上潜时,浮筒浮力减小,在重 力作用下浮筒逆旋转,阀片与气道顶部的上排头封水面分离,空气进入气道,潜水者可以正 常呼吸;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效果较佳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浮筒与浮筒盖的组合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气道开启时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气道封闭时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浮筒受力示意图元件及符号说明01.上排头盖18.浮筒盖扣勾02.上排头盖扣勾19.浮筒盖扣勾槽03.阀片定位孔20.上排头进气孔04.阀片扣勾21.上排头装饰槽05.阀片22.上排头进气孔06.上排头盖扣勾孔23.上排头盖进气孔07.上排头24.上排头盖装饰槽08.上排头封水面25.浮筒气室09.浮筒转轴孔26.上排头进水孔10.定位轴27.上排头盖进水孔11.浮筒转轴28.气道入口12.上排头扣勾29.上排头气道13.上排头扣勾孔L.力臂14.呼吸管Fg.重力15.浮筒盖Ff.浮力16.浮筒17.定位轴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图8,本技术呼吸管的干式头,包括组合形成封闭外形的上排头07 及上排头盖01,上排头07上部具有上排头进气孔20,上排头盖01上部具有上排头盖进气 孔23、下部具有上排头盖进水孔27,所述上排头07上部具有上排头盖扣勾孔06、侧面具有 定位轴10,上排头盖01上部具有上排头盖扣勾02、下部具有定位轴孔17,上排头盖01的上 排头盖扣勾02、定位轴孔17分别卡入上排头07的上排头扣勾孔06及定位轴10上,形成固 定整体干式头;上排头07具有气道四,上排头07枢接有浮筒16,浮筒16固定有阀片05,浮筒16 旋转,阀片05与气道四顶部的上排头封水面08旋转密闭及分离,气道的气道入口实现自 动开启及密封。具体的,所述浮筒16配合有浮筒盖15,浮筒盖15具有浮筒盖扣勾18,浮筒16具 有浮筒盖扣勾槽19,浮筒盖15的浮筒盖扣勾18中卡入浮筒16的浮筒盖扣勾槽19中,形成 且密封的气室25。另一具体的,所述浮筒16具有浮筒转轴11,上排头07具有浮筒转轴孔09,浮筒16 的浮筒转轴11穿设于上排头07的浮筒转轴孔09内。所述阀片05具有阀片扣勾04,浮筒16具有阀片定位孔03,阀片05的阀片扣勾04 穿设阀片定位孔03固定连接浮筒16。所述浮筒16绕浮筒转轴11旋转的角度是0-43度。所述上排头07下部具有上排头扣勾12,本技术干式头直接套入呼吸管14中, 并通过上排头扣勾12扣住呼吸管14上的上排头扣勾孔13,不会松脱。所述上排头盖01上开设有多个上排头盖装饰槽M,上排头07开设有多个上排头 装饰槽21。组合后,本技术正看像似“猴头”,后看像似“蛇头”。浮筒盖15通过其浮筒盖扣勾18卡入浮筒16的浮筒盖扣勾槽19中,形成一个固 定而且密封的气室25,当干式头进入水中后可将浮筒16浮起。本技术所有的连接都是通过扣、勾方式组合,使组装方便、简捷。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浮筒ie在水中受两个力,即重力Fg及浮力Ff,浮力Ff是因浮筒I6中有一个密闭 的气室25而产生的,同时浮筒16也是一个比水轻的材质做成的,这样一个里面带有空气的 浮筒整体,相对于水的比重小很多,当放入水中时,就产生一个很大的向上的浮力Ff,而重 力Fg是物体固有的,且始终是向下的。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会产生一个向上或向下的合 力F,F = Fg-Ff,且合力F与浮筒转轴11之有一定的距离L,这个距离相对合力F就是一个 力臂L,力臂L与合力F产生向上或向下的力矩W,W = F*L,力矩W就使浮筒I6绕浮筒转轴 11旋转。当干式头下沉,浮筒16进入水中一定深度,浮力Ff大于重力Fg时,力矩W向上, 浮筒16就绕浮筒转轴11向上旋转,旋转到阀片05与上排头封水面08接触时停止,气道入 口 28封闭,阻止水进入气道四;反之,当干式头往上浮,浮筒16慢慢离开水面时,此时浮力Ff也渐渐消失,只有重 力Fg的作力下产生一个向下的力矩W,使浮筒绕转轴11向下旋转,阀片04离开上排头封水 面08,气道入口观打开,便可进行呼吸。这样就实现了阀片05自动开启及封闭气道四的 功能,即干式头潜入水中时气道入口观封闭,防止水进入气道四,干式头露出水时,气道入 口观打开,进行呼吸。本技术能够自动实现气道的封闭与开启,使用效果较佳。当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限制本技术 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 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权利要求1.呼吸管的干式头,包括组合形成封闭外形的上排头(07)及上排头盖(01),上排头 (07)上部具有上排头进气孔(20),上排头盖(01)上部具有上排头盖进气孔(23)、下部具 有上排头盖进水孔(27),其特征在于上排头(07)具有气道( ),上排头(07)枢接有浮筒 (16),浮筒(16)固定有阀片(05),浮筒(16)旋转,阀片(05)与气道Q9)顶部的上排头封 水面(08)旋转密闭及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呼吸管的干式头,包括组合形成封闭外形的上排头(07)及上排头盖(01),上排头(07)上部具有上排头进气孔(20),上排头盖(01)上部具有上排头盖进气孔(23)、下部具有上排头盖进水孔(27),其特征在于:上排头(07)具有气道(29),上排头(07)枢接有浮筒(16),浮筒(16)固定有阀片(05),浮筒(16)旋转,阀片(05)与气道(29)顶部的上排头封水面(08)旋转密闭及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进贤
申请(专利权)人:龙纬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