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若愚专利>正文

人工小梁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2022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眼科青光眼滤过手术时植入巩膜瓣下的人工小梁支架,其整体呈襻状,由左臂1、右臂2、左手3、右手4和连接臂5组成,两臂环抱,左、右手之间有一个缺口。应用该人工小梁支架后能明显改善并加强滤过性手术的引流效果,防止术后纤维化,提高手术成功率。(*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供眼科青光眼滤过手术时植入巩膜瓣下的人工小梁支架。小梁切除术是目前治疗青光眼最常用的一种滤过性手术,其目的是建立一条新的房水排出通道,降低眼内压。但手术后常因纤维化使滤过口被堵塞,眼压再度升高,导致手术失败。因此眼科界一直在探索新的手术方法,寻求抗纤维化措施。如《国外医学》眼科分册1999年第三期第150-160页中所述的各种改良的小梁切除术,眼前房内植入带导管的眼压调节阀或所谓的人工小梁,巩膜瓣下植入硅胶,胶原,透明质酸钠生物胶膜等。又如术中或术后应用一些抗纤维化药物,丝裂霉素C,5-氟脲嘧啶等。但上述方法均未能更好地阻止晚期纤维化问题,或可出现滤泡破裂、低眼压等新的并发症。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改善并加强滤过性手术的引流效果,防止术后纤维化,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人工小梁支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人工小梁支架呈襻状,由左、右两个臂,左、右两只手和连接臂组成。两臂环抱,左、右手之间有一个缺口。上述人工小梁支架的周界大小可以为3~4mm,各个组成部分的襻丝的直径可以为0.5mm,从而最适合于植入巩膜瓣下。上述人工小梁支架可以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从而保证了该人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眼科青光眼滤过手术的人工小梁支架,其特征是:该人工小梁支架呈襟状,由左、右两个臂,左、右两只手和连接臂组成,两臂环抱,左、右手之间有一个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若愚
申请(专利权)人:杨若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