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19061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10),其包括多个堆叠的框架。在相邻的框架(12)之间具有片材(14),所述片材可以是能透水分的或者是不透水分的。每个框架都具有多个导流板(28),在导流板之间定位有多个通道(34)。相邻框架的通道(34)倾斜大约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这样的换热器,多个流体流穿过该换热 器以便在该换热器之间进行热传递,更具体地但非排它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空调设备和水蒸 馏设备中使用的换热器。
技术介绍
国际专利公开W003,18360、美国专利6829900、6935132和5829513以及澳大利亚 专利申请2004215315和2005266840中描述了各种换热器设备和空调设备。上述专利文献中所述的换热器以及可获取的具有类似构造的换热器存在的缺点 在于,它们会由于穿过其中的流体(气体)的流动限制而遭受效率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或显著改善上述缺陷。本文中公开了一种为大致矩形构造的换热器框架,其具有两个相对的侧部,所述 框架具有多个导流板(baffle),所述多个导流板在所述相对的侧部之间延伸,以便提供多 个在所述相对的侧部之间延伸的通道,其中每个导流板包括纵向中心部分,所述纵向中心 部分在纵向上相对于所述相对的侧部大致对角地延伸。优选地,每个中心部分相对于所述侧部成锐角地延伸。优选地,每个中心部分与所述相对的侧部成大约45°地延伸。优选地,所述中心部分每个都是大致直线的。本文中还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包括多个堆叠的框架,每个框架都是矩形构造,从而具有四个侧部,多个导流板在所述 四个侧部中的两个相对的侧部之间延伸,使得相邻导流板限定出在所述相对的侧部之间延 伸的通道;片材,其位于相邻的框架之间并且覆盖相邻框架的通道,所述片材提供在相邻框 架的通道之间经过的流体之间的热传递;以及其中每个框架的多个通道包括入口通道部分、大致中心通道部分和出口通道部分,所 述大致中心通道部分相对于所述相对的侧部对角地延伸。优选地,对于每个通道,弓形通道部分将所述入口通道部分和所述出口通道部分 连接至所述中心通道部分。优选地,所述中心通道部分与所述相对的侧部成大约45°地延伸。优选地,所述相对的侧部中的每个侧部包括第一侧部部分和第二侧部部分,所述 第一侧部部分定位成彼此直接相对,所述第二侧部部分定位成彼此直接相对,其中,对于所 述多个通道中的每个通道,所述入口部分从所述第一侧部部分中的第一个延伸,所述出口 部分从另一个相对的侧部的第二侧部部分延伸。优选地,每个侧部部分延伸相应侧部的大约一半的长度。优选地,所述入口部分和所述出口部分与相应的侧部大致垂直地延伸。优选地,所述框架布置成使得相邻框架的所述中心通道部分基本上是垂直的。优选地,所述片材是基本上不透水分的。在可选的优选形式中,优选地,所述片材是能透水分的。在进一步优选的形式中,所述片材是Mylar (注册商标)片材。本文中还公开了一种空调设备,其具有上述换热器。优选地,所述空调设备包括水喷雾装置,用于将水传送至所述通道部分中的至少一些通道部分。附图说明现在将借助参考附图的例子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形式,其中图1是第一空调设备的示意正视图;图2是第二空调设备的示意侧视图;图3是图2的设备的示意正视图;图4是第三空调设备的示意侧面剖视图;图5是第四空调设备的示意侧面剖视图;图6是第五空调设备的示意侧面剖视图;图7是第六空调设备的示意侧面剖视图;图8是包括框架和用于分开框架的片材的换热器的一部分的示意局部分解等轴 测图;图9是图8的换热器的一部分的示意端面剖视图;图10是图8的换热器的一部分的示意侧面剖视图;图11是图8的换热器中采用的框架的示意平面图;图12是图11的框架的示意端视图;图13是图11的框架的示意端视图;图14是图11的框架的示意端视图;图15是图11的框架的堆叠的示意等轴测图;图16是图15的堆叠的示意俯视图;图17是图15的堆叠的变型的示意俯视图;图18是图17的堆叠的示意等轴测图;图19是图17的堆叠的框架的一部分的示意剖视图;图20是图17的堆叠的框架的一部分的示意剖视图;图21是图17的堆叠的框架的一部分的示意剖视图;图22是图17的堆叠中采用的框架的一部分的示意等轴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附图中示出了换热器10。换热器10包括多个布置在堆叠13中的换热器框架 12,相邻的框架由片材15的长度段14分开。长度段14沿着蜿蜒的路径布置,以便提供多 个匣状部(pocket) 16。位于每个匣状部中的是框架12中相应的一个框架。在该实施例中,框架12中每个都是矩形构造,更特别地,每个都是正方形构造。堆叠13是平行六面体构造。各个框架12是大致扁平的(大致平面的),在该实施例中,各个框架12是正方形 构造。每个框架12都具有四个侧部16、17、18和19。侧部17和19是大致平的带21并且 不具有任何孔。相对的侧部16和18每个都包括第一侧部部分22或23以及第二侧部部分 24或25。侧部部分23和24也是大致平的带并且不具有任何孔,而侧部部分22和25每个 都具有多个孔26或27。多个导流板28在侧部部分22和25之间延伸,该多个导流板28基本是带或凸缘, 通道29位于每对相邻的导流板28之间。导流板28布置成使得各个孔26/27与通道29中 相应的一个通道对准。优选的是,通道29中的至少一些被分隔导流板30纵向地分隔开。因 此在操作中,流体可以经由孔26/27中的一个孔进入并且沿着相应的通道29流动,从而经 由孔26/27中的另一个孔排出。相邻通道29中的通道29被长度段14分开。支撑部件31 在侧部16、17、18和19之间延伸,以便帮助将导流板28和30支撑在所示的位置上。在这 点上,应当理解,支撑部件31没有堵塞通道29。通道29中每个都包括从侧部部分22延伸的第一通道部分32。每个通道29还包 括从侧部部分25延伸的第二通道部分33。在这点上,通道部分32和33从相应的侧部部分 22和25大致垂直地延伸。每个通道29还包括对角的大致中心通道部分34,该通道部分34可被导流板30中 相应的一个纵向地分隔开。每个通道部分34都通过弓形通道部分35连接至其相应的通道 部分32和33。如图11中最佳地示出,每个对角的通道部分34都与侧部16或18中的至少 一个成锐角地延伸,优选地与相对的侧部16和18成大约45°地延伸。因此,在通道部分 34处,导流板28和30也与侧部16和18成大约45°地延伸。此外,通道部分34沿纵向长 度是大致直线的。侧部部分22和25设置有突起36,当框架12布置在堆叠13中时该突起36有助于 管道安装到该侧部部分上。优选的是,侧部16和18设置有脊部37,该脊部37与下一个相邻框架12中对应的 纵向凹部38接合,以便提供框架12的对准和在该处固定在堆叠13中。如图10中最佳地示出,每个框架12都具有凹部38,长度段14位于该凹部38中, 以便通过脊部37在凹部38上的接合被紧固地附接至该框架12。堆叠13具有四个侧面40至43,侧面41和43具有带21,使得侧面41和43基本 上是封闭的。侧面40和42具有孔26和27,通道29在孔26和27之间延伸,使得流体可以 在侧面40和42之间流动。堆叠13具体地由按如下方式堆叠的多个框架12形成。各个交替的框架以如图11 所示的定向进行布置。每隔一个框架布置有如图11所示但是绕横向轴线44旋转180°的 框架12。因此,堆叠13提供四个侧面部分45、46、47和48。侧面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致矩形构造的换热器框架,它具有两个相对的侧部,所述框架具有多个导流板,所述多个导流板在所述相对的侧部之间延伸,以便提供多个在所述相对的侧部之间延伸的通道,其中每个导流板包括纵向中心部分,所述纵向中心部分在纵向上相对于所述相对的侧部大致对角地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翰弗朗西斯乌尔驰
申请(专利权)人:约翰弗朗西斯乌尔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AU[澳大利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