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占锋专利>正文

充油对流速效一体化加热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18847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油对流速效一体化加热体,包括多个散热片单元,每一散热片单元是由两片合在一起的散热片构成,而散热体是由多个彼此平行布置的竖向的散热片单元连接构成,并且各散热片单元连接后形成至少一个具有通气孔的对流腔,和一个密闭的充油腔,并且对流腔与充油腔互不贯通;对流腔和充油腔还各自设有可设置发热体的横向通道。在一散热体上一体设计有对流腔和充油腔,并通过各自设置加热体,而使取暖器同时具有了电热油汀和对流式取暖器的功能,兼具两者的优点,做到既保温,又发热快,进而提搞了取暖器的取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取暖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集电热油汀和对流式取暖器于一体 的充油对流速效一体化加热体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家用取暖器,以电热油汀居多,因为其具有使用安全、可移动、保温 性能好等的优点而很受人们的青睐。油汀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加热体加热封闭空间内的 油,热油的自然循环加热取暖器的外表面,然后热量通过外表面向外辐射,而达到外部空间 温升的效果。但其缺陷是预热时间长,功耗大,取暖效果不明显。因此为了改善电热油汀 所存在的缺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不断推出了一些改良的电热油汀结构。如公告号为 CN201425342Y所公开的一种“电热油汀”,以及公开号为CN101438105A所公开的“一种电热 油汀取暖器”,它们主要是通过对散热片的改进,来增强散热效果,但仍未解决发热慢的问 题。因此针对目前电热油汀取暖器所存在的缺点,一些利用空气的对流来达到取暖目 的对流式取暖器应运而生。如公开号为CN101310151所公开的“对流加热器”,公告号为 C拟835883所公开的“空气对流式取暖器”。该类取暖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加热体加热腔 体内的对流空气,热气透过气孔出来与外部的空气直接对流,而达到外部空间温升的效果。 其克服了电热油汀发热慢的不足,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空间温升的效果。但其缺陷是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集电热油汀和对流 式取暖器于一体的充油对流速效一体化加热体结构,使其在同一机子上同时具备电热油汀 和对流式取暖器的性能,做到既保温,又发热快,进而提高取暖器的取暖效果。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充油对流速效一体化加热体, 包括多个散热片单元,每一散热片单元是由两片合在一起的散热片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 散热体是由多个彼此平行布置的竖向的散热片单元连接构成,并且各散热片单元连接后形 成至少一个具有通气孔的对流腔,和一个密闭的充油腔,并且对流腔与充油腔互不贯通;所 述的对流腔和充油腔还各自设有可设置发热体的横向通道。一个散热体上,可以只具有一个对流腔和一个充油腔,对流腔位于散热体的其中 一头,且充油腔的区域大于对流腔。由两片散热片复合形成的每一散热片单元具有两个侧壁、以及由两片散热片的对 壁相连后而分隔成的互不相通的一空气对流腔体和一油循环腔体;所述的空气对流腔体和 油循环腔体均具有横向通孔,并围绕各自横向通孔凸起成型有用于连接相邻散热片单元的 连接壁;所述的多个散热片单元彼此连接后各单元上的空气对流腔体贯通而形成所述的对 流腔和贯穿对流腔的横向通道,以及各单元上的油循环腔体贯通而形成所述的充油腔和贯穿充油腔的横向通道。所述的空气对流腔体和其上的横向通孔是由散热片单元的两侧壁的外表面呈锥 形体向外突出形成,并且由端壁形成连接壁,并于突出的外表面上分布有若干通气孔。所述的贯穿充油腔的横向通道有两个,在至少一个通道中设置有加热体。所述的油循环腔体上的横向通孔是由散热片单元两侧壁的外表面呈圆锥体向外 突出形成,并且由端壁形成连接壁。所述的散热片是由金属制作而成,并一体形成所述的散热片单元所具有的横向通 孔及连接壁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同一散热体上一体设计有对流腔和充油 腔,并通过各自设置加热体,而使取暖器同时具有了电热油汀和对流式取暖器的功能,兼具 两者的优点,做到既保温,又发热快,进而提搞了取暖器的取暖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倒置后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散热片单元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散热片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充油对流速效一体化加热体,其包括多个彼此平行 布置的竖向的散热片单元1,并且各散热片单元1通过其两侧壁16上的连接壁13、15实现 彼此连接,并形成一个对流腔5和一个贯穿该对流腔的横向通道3,一个充油腔6和两个贯 穿该充油腔的横向通道4,对流腔的横向通道3内设置发热体,而该发热体可以选用任意一 种发热元件,如红外线发热元件、商素发热元件或碳纤维发热元件等。而充油腔的两个横向 通道4至少一个通道内设置发热体,因此充油腔的发热体可以是两个或一个。本实施例示 意出了一个对流腔、一个充油腔和三条横向通道,但这并不意指本专利技术受限于此,它可以作 任意改型。另外通过图可以看到,本实施例的对流腔5是位于散热体的上头,与充油腔6是 上下布置,并且充油腔6所占的区域较大。但在应用时,本散热体也可倒置(如图3所示), 即对流腔5在充油腔6的下面。作为改型,也可在一散热体上设置两个对流腔,即两头是对 流腔,充油腔位于两对流腔之间。总之,对流腔与充油腔可以不同形式设置,不限于上述描 述。上述区别于本实施例的改变都同样能达到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充油腔的发热体与对流 腔的发热体可以由各自的开关控制,使用时可以选择同时工作或选择其中一个。本实施例的每一散热片单元1均具有两个侧壁16、以及两个互不相通的腔体12、 17,即空气对流腔体12和油循环腔体17。空气对流腔体12上有一个横向通孔11,油循环 腔体17上有两个横向通孔14,并围绕各自横向通孔凸起成型有用于连接相邻散热片单元 的连接壁13、15。而空气对流腔体12和其上的横向通孔11是由散热片单元的两侧壁的外 表面呈锥形体向外突出形成,并且由端壁形成连接壁13,并于突出的外表面上分布有众多通气孔2,本实施例图中所示的是一四棱锥,因此形成的连接壁13为四边形。而油循环腔 体17上的横向通孔14也是由散热片单元两侧壁的外表面呈圆锥体向外突出形成,并且由 端壁形成环形的连接壁15。散热片单元1彼此连接后,各单元上的空气对流腔体12贯通而形成所述的对流腔 5和贯穿对流腔的横向通道3,该横向通道3既使加热体能够穿过相邻的散热片单元,也便 于空气在相邻散热片之间的传递。为了确保空气不逸出到取暖器的端部,所以最后散热片 单元的外侧壁上的连接壁是实心的,使横向通道的一头密封。同样,散热片单元1彼此连接后,各单元上的油循环腔体17贯通而形成所述的充 油腔6和贯穿充油腔的横向通道4,横向通道4的一头也是通过最后散热片单元实心的连接 壁使其密封。再结合图4、图5所示,每一散热片单元1是由两片散热片7结合形成,而散热片7 是由金属制作而成,并一体成形出每一散热片单元所具有的侧壁。两散热片的结合可以采 用公知的连接方法,如焊接等。但常规的油汀散热片,两散热片边缘部位结合后内部形成一 中空的充油腔即可,而本专利技术的散热片则不同,除了在边缘部位结合于一起后,其内部还要 连在一起,使其形成一分隔壁,通过该分隔壁将中空内部分隔成两部分,即形成所述的空气 对流腔体12和油循环腔体17,该两腔体通过分隔壁相隔后互不相通。权利要求1.一种充油对流速效一体化加热体,包括多个散热片单元,每一散热片单元是由两片 合在一起的散热片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体是由多个彼此平行布置的竖向的散热 片单元连接构成,并且各散热片单元连接后形成至少一个具有通气孔的对流腔,和一个可 密闭的充油腔,并且对流腔与充油腔互不贯通;所述的对流腔和充油腔还各自设有可设置 发热体的横向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油对流速效一体化加热体,包括多个散热片单元,每一散热片单元是由两片合在一起的散热片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体是由多个彼此平行布置的竖向的散热片单元连接构成,并且各散热片单元连接后形成至少一个具有通气孔的对流腔,和一个可密闭的充油腔,并且对流腔与充油腔互不贯通;所述的对流腔和充油腔还各自设有可设置发热体的横向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占锋
申请(专利权)人:王占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