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太网电路交换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以太网交换技术使网络的应用规模和覆盖范围得以大幅度的提高,因此以太网已经成为局域网和城域网组网的默认标准。以太网交换技术是基于无连接的分组交换(Connectionless Packet Switching),以太网交换发生在OSI(Open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七层网络模型的二层,即数据链路层的MAC(MediaAccess Control)子层。以太网将要传输的数据封装成固定格式的数据包,即以太网帧,在网络上传输;以太网帧的帧头包括源和目的MAC地址,以太网交换机根据源和目的MAC地址判断如何转发接收到的以太网帧。以太网的交换方式以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ard)为主,如图1所示,多个PHY模块1’通过各自对应的MAC模块2’连接到交换模块3’,转发表4’与交换模块3’连接。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1)某个PHY模块1’将从其物理端口接收到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译码处理后,成为符合MII(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太网电路交换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流量控制模块、两个以上PHY模块、交换控制模块和用以建立以太网交换电路的交换模块;所述流量控制模块与各PHY模块和交换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各PHY模块分别与交换模块连接;所述交换控制模块与交换模块、流量控制模块分别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太网电路交换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流量控制模块、两个以上PHY模块、交换控制模块和用以建立以太网交换电路的交换模块;所述流量控制模块与各PHY模块和交换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各PHY模块分别与交换模块连接;所述交换控制模块与交换模块、流量控制模块分别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太网电路交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流量控制模块包括:提取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交换控制模块发送的以太网电路交换信息,且根据以太网电路交换信息提取需要建立以太网交换电路的各所述PHY模块的工作模式并将所述工作模式发送到判决单元,所述工作模式包括所述PHY模块的物理端口的速率和双工模式;判决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需要建立以太网交换电路的各PHY模块的物理端口的速率和双工模式是否一致并将判断结果发送到交换控制模块,并在需要建立以太网交换电路的各PHY模块的物理端口的速率和双工模式不一致的情况下由该判决单元向所述执行单元发送工作模式匹配指令;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工作模式匹配指令将所述需要建立以太网交换电路的各PHY模块的物理端口的速率和双工模式设为一致。3.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的装置进行以太网电路交换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所述交换控制模块向流量控制模块发送需要建立以太网交换电路的以太网电路交换信息;(2)所述流量控制模块根据所述以太网电路交换信息读取需要建立以太网交换电路的各PHY模块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包括所述PHY模块的物理端口的速率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阳,彭亮,陈仲怀,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通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