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式指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1062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医疗的骨科器械。连杆式指夹由扇形板(2),一对双连杆(3),连结块(1)、楔形橡皮块(4)和轴钉(567)等构成。连结块受到牵引时使两侧双连杆向中心收扰。带动其上的楔形橡皮块随之向中心收扰,使夹在其内的诸手指及指间楔形块受到两侧向中心的均匀夹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派生“尺偏式”和“中立式”两种类型。更适合临床要求,而且夹持稳固,受力均匀,使用更为方便。(*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医疗的骨科器械,主要用来夹持手指,代替人手持握。以进行前臂骨折的复位牵引。以往前臂骨折的复位牵引采用“滑槽式指夹”。这种器械是在一块扇形板上有五条纵向滑槽,每条滑槽内嵌入一块两边凹进去的楔形橡皮块。并可沿滑槽上下滑动,在相邻两块楔形橡皮块中恰好夹住一个手指,滑槽间距上宽下窄,牵引扇形板时楔形橡皮块向下,可将手指越拉越紧,这种滑槽式指夹存在的问题是只能夹持第2~第5手指,对拇指缺乏有效性。此外对每个手指夹持力不均匀,夹持力大小不尽适宜。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夹持包括拇指在内的指夹,手指受力均匀,力量适宜。本技术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连杆式指夹”由一块扇形板,一对双连杆和形状各异的楔形橡皮块组成。扇形板横向开槽,两侧用轴钉与双连杆相结,两侧双连杆另端由连结块绞连。两侧双连杆的近扇形板连杆各连结一块楔形橡皮块。其余楔形橡皮块在扇形板横槽内。诸手指分别被相邻两块楔形橡皮块夹住,当连结块向上牵引时,带动两侧双连杆向中心收拢。因此连杆上的橡皮块也随之向中心收拢,其间的诸手指及橡皮块受到两侧的夹持而越收越拢,从而使诸手指得到夹持。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描述如下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原理图(连杆张开状态)图2,本技术结构原理图(连杆收拢状态)图3,本技术“尺偏式”示意图;图4,本技术“中立式”示意图。图1为基本结构原理在扇形板(2)上有4条横向弧槽。中心为一圆形孔;其两侧通过轴钉(6)与双连杆(3)连结,双连杆本身也有轴钉(5)相连自成关节;两侧双连杆靠连结块(1)通过两枚轴钉(7)相结。图1为连杆张开状态,图2为连杆收拢状态。图3为“连杆式指夹”的“尺偏式”,图中除有图1结构外,增加了四块形状不一的楔形橡皮块(4)和夹持第1~第3手指的情形。图4为“中立式”,除图1结构外,增加了五块形状相同的楔形橡皮块(4)和夹持第2~第5手指的情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使用范围广、更适合临床使用的要点的优点。只要更换楔形橡皮块的形状和数量,就可派生出“尺偏式”和“中立式”至少两种类型。其中的“尺偏式”可使挠骨的挠偏畸形得到满意的纠正,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还具有被夹持手指受力均匀、力量适宜、使用方便,夹持和解脱迅速等优点。权利要求1.连杆式指夹有扇形板(2)、其特征还有一对双连杆(3)、连结块(1)、楔形橡皮块(4)和轴钉(5、6、7)构成。扇形板上有横向滑槽,两侧各有一对由轴钉相连的双连杆,双连杆的另一端由轴钉与连结块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用于医疗的骨科器械。连杆式指夹由扇形板(2),一对双连杆(3),连结块(1)、楔形橡皮块(4)和轴钉(567)等构成。连结块受到牵引时使两侧双连杆向中心收拢。带动其上的楔形橡皮块随之向中心收拢,使夹在其内的诸手指及指间楔形块受到两侧向中心的均匀夹持。本技术可派生“尺偏式”和“中立式”两种类型。更适合临床要求,而且夹持稳固,受力均匀,使用更为方便。文档编号A61F5/04GK2032457SQ8821162公开日1989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1988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1988年4月11日专利技术者吴岳嵩, 刘植珊 申请人:上海市长海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连杆式指夹有扇形板(2)、其特征还有一对双连杆(3)、连结块(1)、楔形橡皮块(4)和轴钉(5、6、7)构成。扇形板上有横向滑槽,两侧各有一对由轴钉相连的双连杆,双连杆的另一端由轴钉与连结块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岳嵩刘植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长海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