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合金线材的制造方法及铜合金线材技术

技术编号:5410450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铜合金线材的制造方法,其中连续地进行铸造工序和轧制工序,所述铸造工序是将析出强化型铜合金的铜熔液浇注到轮带式或双带式的移动铸模中而获得铸锭的工序;所述轧制工序是将该铸造工序获得的上述铸锭进行轧制的工序,其中,在所述轧制工序的中间或所述轧制工序刚结束之后,对所述铜合金线材的中间材料进行淬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析出强化型铜合金线材的制造方法及利用该制造方法制造的 铜合金线材。
技术介绍
在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进程中,对铜导体要求细线化,逐渐使用了延展性 及加工性优异的无氧铜。因此,提除了一种利用生产能力高的轮带式(^少卜 &尔< 一少式)连续铸造轧制来制造无氧铜或低氧铜的线材的方法。另外还指出,由于已知析出强化型铜合金例如科森铜镍硅合金为中间温 度脆性显著的合金,因此需要避免铸造中的裂紋。另外,对热轧前的加热条 件也需要充分考虑。另外,利用所述轮带式连续铸造轧制法铸造含有微量Si、 Mg等的铜合金 时,理所当然,合金元素氧化而大量产生氧化物(熔渣),线材制造变得困难。因此,现状是在制造科森铜镍硅类合金的线材时,通过低速铸造和极 精密的冷却控制,利用半连续铸造而制造铸锭,对该铸锭进行升温速度等的 控制来实施热加工。另外,在铜合金中不可避免地含有的硫(S)加重了中间温度脆性,因此, 通过将Mg、 Mn、 Zn等微量添加在铜合金中而进行碌u的稳定化,防止中间温 度脆性。另外,提除了尝试用移动铸模进行科森铜镍硅类铜合金线材的制造,通 过使淬火低温化来进行析出,提高了铜合金线材的导电率。该结果意味着, 由于有助于时效工序中提高强度的微细析出所需要的Ni、 Si不足,因此,未 发挥原有的性能。为了改善此现象,必须对轧制后的铜合金线材以高温、长 时间地实施固溶处理,从而产生大幅度提高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大幅度降低具有优异特性的科森铜镍硅类合金线材的制造成5本,需要提高铸造、加热、热加工工序中的加工性。并尝试了通过在局部添加Mg、 Zn等特殊元素来改善这些加工性,但是,仍然达不到飞跃性的制造成本的降低。另外可知,关于使用科森铜镍硅类合金以外的其它析出强化型铜合金的 铜合金线材的制造方法,也几乎同样会产生上述课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析出强化型铜合金线材(例如科森铜镍 硅类合金线材)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可以提高析出强化型铜合金线材的制造速 度,并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成本。另外,可以避免硫混入到合金中,从而实现 进一步改善制造速度。在由金属熔液制造大截面铸锭时,通过由液相向固相的相变(凝固),可知 发生大的体积收缩,其结果是,在凝固时,在铸锭内部产生裂紋。作为防止 裂紋的对策,使铸锭小截面化较有效,但是,实现小截面化后,生产性将会 大幅度降低。作为提高其生产性的方法,可列举使铸造速度高速化的方法, 但实际上,由于因产生气隙而使一次冷却不充分,因此受到限制。而且,在最坏的情况下,有时会发生断裂(7、'^一夕 7々卜)等重大的事故。因此,专利技术人等使用各种实验以及凝固模拟进行了研究,结果得出如下 结论需要确保即使生成气隙也能形成足够强度的凝固外壳的铸模长度。但 是',在确保该铸模长度方面,通常的立式连续铸造机会产生加深铸造机铸锭 坑或提高铸造机的位置等制约。因此,作为能够延长一次冷却长度并降低设 备费用的方法,在采用一次冷却长度长的移动铸模,谋求高速铸造时,通过 进行连续热轧作为连续进行铸造工序和轧制工序的连续铸造轧制工序中的轧 制工序,在轧制工序结束后的铜合金线材的线径(例如c()8mm)下,使溫度高 温化。通过对该材料(轧制工序结束后的铜合金线材)淬火,可以获得接近进行 固溶处理之后的状态下的铜合金线材。本专利技术就是基于这样的发现而完成的。 另夕卜,在本说明书中,将铸造工序后轧制工序前的铜合金材料定义为"铸 锭";将铸造工序、轧制工序及淬火结束后的铜合金材料定义为"铜合金线材"。 另外,为方便起见,将从"铸锭,,直到获得"铜合金线材"的铜合金材料定 义为"铜合金线材的中间材料"。按照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以下的方案(l)一种铜合金线材的制造方法,其是利用连续铸造轧制工序获得铜合金 线材的铜合金线材的制造方法,该连续铸造礼制工序中,连续地进行铸造工序和轧制工序,所迷铸造工序是将析出强化型铜合金的铜熔液浇注到4仑带式或双带式的移动铸模中而获得铸锭的工序;所述轧制工序是将该铸造工序获 得的上述铸锭进行轧制的工序,其中,在所述轧制工序的中间或所述轧制工 序刚结束之后,对所述铜合金线材的中间材料进行淬火。P)上述(l)所述的铜合金线材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铜合金含有1.0 5.0 质量。/。的Ni 、 0.25~1.5质量%的Si,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构成。(3) 上述(1)所述的铜合金线材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铜合金含有1.0 5.0 质量。/。的Ni、 0.25 1.5质量°/。的Si, 且含有0.1 1.0质量%的选自Ag、 Mg、 Mn、 Zn、 Sn、 P、 Fe和Cr中的至少一种元素,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元素构成。(4) 上述(1)所述的铜合金线材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铜合金含有总量为 1.0 5.0质量%的Ni和Co 、 0.25~1.5质量%的Si,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 杂质元素构成。(5) 上述(1)所述的铜合金线材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铜合金含有总量为 1.0 5.0质量%的Ni和Co、 0.25 1.5质量%的Si,且含有O.卜l.O质量%的选 自Ag、 Mg、 Mn、 Zn、 Sn、 P、 Fe和Cr中的至少一种元素,余量由Cu和不 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构成。(6) 上述(1)所述的铜合金线材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铜合金含有0.5 15.0 质量。/。的Ni、 0.5 4.0质量%的Sn,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构成。(7) 上述(1)所述的铜合金线材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铜合金含有0.5 15.0 质量。/。的Ni、 0.5 4.0质量%的Sn,且含有0.02 1.0质量%的选自Ag、 Mg、 Mn、 Zn、 P、 Fe和Cr中的至少一种元素,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构成。(8) 上述(1)所述的铜合金线材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铜合金含有0.5~5.0 质量。/。的Ni、 0.1 1.0质量%的Ti,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构成。(9) 上述(1)所述的铜合金线材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铜合金含有0.5~5.0 质量。/o的Ni、 0.1-1.0质量%的Ti,且含有0.02-1.0质量。/。的选自Ag、 Mg、 Mn、 Zn、 Sn、 P、 Fe和Cr中的至少一种元素,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元素构成。(10) 上述(1)所述的铜合金线材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铜合金含有0.5~2.0 质量。/。的Cr,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构成。7(11) 上述(l)所述的铜合金线材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铜合金含有0.5~2.0质量。/。的Cr,且含有0.02~1.0质量%的选自Ag、 Mg、 Mn、 Zn、 Sn、 P和Fe 中的至少一种元素,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构成。(12) 上述(1)所述的铜合金线材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铜合金含有0.5 2.0 质量%的Cr、 0.01 1.0质量%的Zr,余量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构成。(13) 上述(1)所述的铜合金线材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铜合金含有0.5~2.0 质量%的&、 0.01 1.0质量%的Zr,且含有0.02~1.0质量%的选自Ag、 Mg、 Mn、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合金线材的制造方法,其是利用连续铸造轧制工序获得铜合金线材的铜合金线材的制造方法,该连续铸造轧制工序中,连续地进行铸造工序和轧制工序,所述铸造工序是将析出强化型铜合金的铜熔液浇注到轮带式或双带式的移动铸模中而获得铸锭的工序;所述轧制工序是将该铸造工序获得的上述铸锭进行轧制的工序,其中,在所述轧制工序的中间或所述轧制工序刚结束之后,对所述铜合金线材的中间材料进行淬火。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浩一高泽司
申请(专利权)人: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