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状针织物的模拟装置、模拟方法以及模拟程序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05083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相对于筒状针织物的设计数据,翻转正面线圈/反面线圈的线圈的种类,翻转浮线上/浮线下等线圈的重叠关系。关于针织物的左右方向中心线,翻转线圈的左右方向位置,翻转线圈的左右的连接关系。它们翻转后用纱线表现出线圈,从而产生筒状针织物的反面侧的模拟图像。能将筒状针织物正反翻转而对其进行模拟,能确认筒内侧的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筒状针织物的模拟,特别涉及将筒的正反翻转的状态 的模拟。
技术介绍
专利技术人提出了筒状针织物的3D模拟技术(专利文献1 (WO2005/082186))。即,对编织数据中的线圈的配置进行初始变形, 以使其接近自然的配置,产生筒状针织物的3D图像。接着使所产生的 3D图像以穿着于人体上的方式变形,模拟人穿着筒状针织物的状态。由此能模拟出将筒状针织物的反面侧翻转、即针织物正反翻转, 筒内侧出现在外侧的状态,从而方便。例如在无论正面侧还是反面侧 都能穿着的表里两用筒状针织物的设计中,利用模拟图形评价筒反面 侧设计是很重要的。并且如提花、嵌花提花一样在筒状针织物的反面 侧大量产生基于浮线操作的过渡纱的设计中,优选的是能够评价过渡 纱的状态。例如在手套或针织套衫的内侧具有过长的过渡纱时,会牵 挂在手指或纽扣等上。相关的现有技术为,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9-78411)、专利文 献3 (WO2004/022828)在筒状针织物的设计中,表示了将前针织物的 设计左右翻转而复制到后针织物上的情况。并且在专利文献2公开了 下述内容以从筒的后方观察的状态设计后针织物,接着将后针织物 的线圈位置左右翻转,翻转线圈的种类和横移的方向,作为后针织物 的编织数据。但是专利文献2没有对将筒状针织物正反翻转而进行模 拟的情况进行研究。并且在专利文献l中,由于以3D方式模拟筒状针 织物,因而可从领子或袖子的开口看见筒的内部。但这并不是翻转筒状针织物的正反而进行显示。专利文献l: WO2005/082186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一78411 专利文献3: WO2004/022828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得到将筒状针织物正反翻转的状态的模拟图像。本专利技术的筒状针织物的模拟装置,用于模拟出由多个线圈形成、 至少具有正面线圈/反面线圈的线圈的种类、伴随线圈的重叠的线圈的 上下关系、和线圈间的连接关系的、由前针织物和后针织物形成的筒状针织物,其特征在于,设有线圈属性翻转单元,用于分别相对于上述前针织物和后针织物, 翻转上述线圈的种类和线圈的上下关系;左右位置翻转单元,用于分别相对于上述前针织物和后针织物, 沿着筒状针织物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将线圈位置左右翻转;连接关系翻转单元,用于分别相对于上述前针织物和后针织物, 将线圈间的连接关系左右翻转;和模拟单元,用于相对于将所述各翻转后的筒的正反翻转了的线圈配置,产生筒状针织物的模拟图像。优选的是,还设置用于存储线圈的在针织物中的位置、种类、上 下关系以及左右连接关系的存储单元;上述线圈属性翻转单元,将上述存储单元中的线圏的种类和上下 关系的数据翻转;上述连接关系翻转单元,翻转左右的连接关系。并且优选的是,上述线圈属性翻转单元,通过调换前针织物和后6针织物,翻转线圈的种类,并翻转线圈间的上下关系。本专利技术中,在将线圈的位置、种类、上下关系、左右的连接关系 当作编织数据的主要部分的情况下,在模拟装置内,假想地生成翻转 筒状针织物的正反的编织数据,根据该编织数据进行正反翻转的模拟。并且筒状针织物的特征可通过线圈的位置、种类、上下关系、左 右的连接关系等表现出来。它们的数据可通过2D或3D图像表现出来, 线圈的位置可通过图像数据表现出来,线圈的种类、上下关系、左右 的连接关系或者可通过图像数据本身表现,或者可作为图像数据中的 线圈的属性与图像数据一一对应地表现出来。例如可以在图像的各像素分配8 24位左右的数据,通过该数据表现出线圈的种类、上下关 系、左右的连接关系等。或者在各线圈中附加编号,相对于线圈编号 设置记载线圈的种类、上下关系、左右的连接关系等数据的表时, 将所述数据作为线圈的属性而存储在表中。由此,筒状针织物的特征, 不利用纱线本身,而作为图像数据表现出来。接着,通过相对于不使 用纱线而表现出的筒状针织物的图像,翻转线圈属性和线圈的左右关 系以及线圈的连接关系,接着在翻转后的图像上配置纱线,由此能得 到正反翻转的模拟图像。优选的是,还设有编织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数据;显示器,并列显示将筒的正反翻转后的模拟图像和未翻转正反的模拟图像;手动输入单元,用于在显示器上访问上述任意一个的模拟图像,变更筒状针织物的设计;和根据来自手动输入单元的设计变更,对编织数据进行变更的单元; 根据变更后的编织数据,在上述显示器上显示正反翻转的模拟图像和正反未翻转的模拟图像。7优选的是,还设置用于检测筒状针织物中过渡纱的长度超过规定 值的部分的检测单元;在将筒的正反翻转的模拟图像上,显示出过渡纱的长度超过规定 值的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筒状针织物的模拟方法,用于模拟出由多个线圈形成、 至少具有正面线圈/反面线圈的线圈的种类、伴随线圈的重叠的线圈的 上下关系、和线圈间的连接关系的、由前针织物和后针织物形成的筒 状针织物,其特征在于,设有线圈属性的翻转步骤,分别相对于上述前针织物和后针织物,翻 转上述线圈的种类和线圈的上下关系;分别相对于上述前针织物和后针织物,沿着筒状针织物的宽度方 向的中心线,将线圈位置左右翻转的步骤;分别相对于上述前针织物和后针织物,将线圈间的连接关系左右 翻转的步骤;和相对于将所述各翻转后的筒的正反翻转了的线圈配置,产生筒 状针织物的模拟图像的步骤。优选的是,以电子方式存储线圈的位置和种类、上下关系以及左 右连接关系;在上述线圈属性的翻转步骤中,将上述线圈的种类和上下关系的 存储值翻转;在将上述线圈间的连接关系左右翻转的步骤中,将线圈间的左右 连接关系的存储值翻转。本专利技术的筒状针织物的模拟程序,用于模拟出由多个线圈形成、 至少具有正面线圈/反面线圈的线圈的种类、伴随线圈的重叠的线圈的 上下关系、和线圈间的连接关系的、由前针织物和后针织物形成的筒 状针织物,其特征在于,设有线圈属性的翻转命令,用于分别相对于上述前针织物和后针织物,翻转上述线圈的种类和线圈的上下关系;左右位置翻转命令,用于分别相对于上述前针织物和后针织物, 沿着筒状针织物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将线圈位置左右翻转;连接关系的翻转命令,用于分别相对于上述前针织物和后针织物, 将线圈间的连接关系左右翻转;和模拟命令,用于相对于将所述各翻转后的筒的正反翻转了的线圈 配置,产生筒状针织物的模拟图像。优选的是,还设置用于存储线圈的位置和种类、上下关系以及左 右连接关系的存储命令;上述线圈属性的翻转命令,将上述所存储的线圈的种类和上下关 系的数据翻转;上述连接关系的翻转命令,翻转左右的连接关系。本说明书中的与模拟装置有关的记载,如不特别规定,还可直接 对应于模拟方法、模拟程序。相反地,与模拟方法有关的记载,如不 特别规定,还可直接对应于模拟装置、模拟程序。在本说明书中,将针织物的线圈横列方向称作左右或宽度方向, 将与线圈横列成直角的纵行方向称作上下方向。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翻转线圈的种类和上下关系,将针织物从正面 观察的状态变换为从反面观察的状态,通过沿着针织物的宽度方向的 中心线将线圈位置左右翻转,使线圈向将筒状针织物的正反翻转时的 线圈的位置移动。并且通过将线圈间的连接关系左右翻转,左右线圈 间的连接方向也成为将筒状针织物正反翻转的状态。通过以上操作, 可得到将正反翻转的线圈的配置和线圈间的连接关系,据此对筒状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筒状针织物的模拟装置,用于模拟出由多个线圈形成、至少具有正面线圈/反面线圈的线圈的种类、伴随线圈的重叠的线圈的上下关系、和线圈间的连接关系的、由前针织物和后针织物形成的筒状针织物,其特征在于,设有: 线圈属性翻转单元,用于分别相对 于所述前针织物和后针织物,翻转针织物的所述线圈的种类和线圈的上下关系; 左右位置翻转单元,用于分别相对于所述前针织物和后针织物,沿着筒状针织物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将线圈位置左右翻转; 连接关系翻转单元,用于分别相对于所述前针织物 和后针织物,将线圈间的连接关系左右翻转;和 模拟单元,用于相对于将所述各翻转后的筒的正反翻转了的线圈配置,产生筒状针织物的模拟图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寺井公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