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传输线的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01770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电路(1)中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线宽的第一和第二传输线(11、12),并且传输线(11、12)通过在其端部具有第一和第二耦接宽度的耦接部分(13、14)彼此耦接,从而较小的线宽和较大的耦接宽度相结合,并且较大的线宽和较小的耦接宽度相结合。例如,对于传输线(11、12)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将要通过传输线(11、12)和耦接部分(13、14)交换的频率信号的波长的情况,这样的耦接部分(13、14)引入了相对小的反射系数。电路(1)可变得更紧凑。耦接部分(13、14)可包括一个单独的锥体,或者可包括具有较大的第一耦接宽度的第一锥体(13)和具有较小的第二耦接宽度的第二锥体(1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含传输线的电路,还涉及一种装置和一种方法。这种电路的例子是集成电路和印刷电路板。这种装置的例子是 消费类产品和非消费类产品。
技术介绍
US2004/0104044 Al公开了 一种印刷电路板设计。为了使位于印 刷电路板的不同层的两条传输线相互电连接,使用了压印在印刷电路 板侧壁上的铜箔。在传输线具有相等的线宽的情况下,铜箔为矩形。 在传输线不具有相等的线宽的情况下,连接到最宽传输线的铜箔端具 有等于该最宽传输线的线宽的箔宽度,并且连接到最窄传输线的另一 铜箔端具有等于该最窄传输线的线宽的箔宽度。为了使位于相同层的具有不同线宽的不同传输线相互电连接, 将使用所谓的锥体(taper)。该锥体使传输线互连,优选地使得射频 信号的最大部分能够通过该锥体,并且只反射这些射频信号的最小部 分。锥体的反射系数限定了哪部分被反射。例如,反射系数取决于以 下事实当传输线具有不同线宽时,传输线将具有不同阻抗。为了将 反射系数保持为尽可能小,连接到最宽传输线的锥体的一端可具有等 于该最宽传输线的线宽的锥体宽度,并且连接到最窄传输线的锥体的 另一端可具有等于该最窄传输线的线宽的锥体宽度。锥体宽度从锥体 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改变,例如,线性改变或成指数地改变。反射系数还取决于传输线两端之间的距离。只要该距离大于将 要通过传输线交换的频率信号的波长的20%,那么该反射系数是相 对较小的。但是对于更短的距离,该反射系数变得相对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具有不同线宽的传输线的电路, 尤其(但不排他地)在传输线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要通过传输线交换的频率信号的波长的情况下,传输线可以相互耦接而不会导致相对 较大的反射系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电路的装置,并且提供一 种用来耦接传输线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包括具有第一线宽的第一传输线,具有第二线宽的第二传输线,以及在一端具有第一耦接宽度且在另一端具有第二耦接宽度的耦接部分,所述一端与第一传输线耦接,并且另一端与第二传输线耦接, 第一线宽小于第二线宽,第一耦接宽度大于第一线宽,并且第二耦接 宽度小于第二线宽。通过使用使传输线相互连接的耦接部分,传输线彼此耦接,而 不会导致相对较大的反射系数。尤其在传输线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 要通过传输线交换的频率信号的波长的情况下,诸如距离为波长的10%、 5%或1%的情况下,耦接部分被证明工作良好。然而,对于大于该波长的距离,也可使用该耦接部分。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路还具有这样的优点,即,由于传输线 两端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电路更加紧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的实施例由比第一线宽和第二线宽之差小的 第一线宽和第二耦接宽度之差、以及比第一线宽和第二线宽之差小的 第二线宽和第一耦接宽度之差所限定。根据该实施例,第一线宽和第 二耦接宽度两者之间的差小于第一线宽和第二线度之差。并且第二线 宽和第一耦接宽度两者之间的差小于第一线宽和第二线度之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的实施例由为第二线宽的80% — 120%的第 一耦接宽度和为第一线宽的80% — 120%的第二耦接宽度所限定。根 据该实施例,第一耦接宽度和第二线宽基本相同,并且第二耦接宽度 和第一线宽基本相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的实施例由形成了用来导入频率信号的串行 布局的第一传输线和耦接部分及第二传输线所限定。在该串行布局 中,频率信号从第一传输线经由耦接部分交换到第二传输线,反之亦 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的实施例由小于频率信号的波长的耦接部分 的长度所限定。更短的耦接部分允许电路更加紧凑。然而,对于长度 比该波长要长的耦接部分,也可使用本专利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的实施例由大于频率信号波长的5%的第一传输线长度和第二传输线长度所限定。仅当传输线的长度大于频率信号的波长的5%时,传输线具有由其线宽和其材料特性所限定的阻 抗。由于以下事实,即,耦接部分的反射系数直接由耦接部分和传输 线之间的失配所导致,所以对于其长度大于频率信号的波长的5%的 传输线,存在预定情况。然而,对于具有比频率信号的波长的5%短 的长度的传输线中的一条或多条,也可使用所述耦接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的实施例由耦接部分所限定,所述耦接部分包括在耦接部分的一端有具有第一耦接宽度的第一锥体,以及在耦接部分的另一端有具有第二耦接宽度的第二锥体,所述第二锥体与所述第一锥体耦接,所述第一锥体和所述第二锥体形成了用 来导入频率信号的另一串行布局。根据该实施例,通过将两个锥体彼此连接来实现所述耦接部分。 尤其在第一耦接宽度和第二线宽相对相同的情况下,以及在第二耦接宽度和第一线宽相对相同的情况下,这是简单的实现。例如,锥体是块状锥体。耦接部分中也可包括3个或更多锥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的实施例由为耦接部分的长度的40%—60% 的第一锥体的长度和/或第二锥体的长度所限定。根据该实施例,第 一锥体的长度为例如耦接部分的40%,并且第二锥体的长度为例如 耦接部分的60%,反之亦然。优选地是,每一锥体的长度均为耦接 部分的5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实施例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实施例与根6据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的实施例相对应。本专利技术基于以下观察,即,耦接部 分的反射系数取决于与将被耦接的传输线的端部之间的距离相对应 的耦接部分的长度,并且对于小于将要通过传输线交换的频率信号的 波长的20%的长度和/或距离,该反射系数变得相对大,此外,本发 明还基于以下基本概念,即,耦接部分应该在第一传输线的一端具有 第一耦接宽度,并且应该在第二传输线的一端具有第二耦接宽度,第 一耦接宽度应该大于第一传输线的第一线宽,并且第二耦接宽度应该 小于第二传输线的第二线宽。本专利技术解决了问题,提供了包括具有不同线宽的不同传输线的 电路,尤其在传输线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将要通过传输线交换的频 率信号的波长的情况下,传输线彼此耦接而不会引入相对较大的反射 系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路还具有另一优点,即,由于传输线端之间的 距离可以更小,所以电路可以更紧凑。通过以下描述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将变得清楚。附图说明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现有技术的电路,图2示出了图1的电路的衰减(dB)与频率(GHz)的关系,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两条传输线的耦接部分,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图5示出了图4的电路的衰减(dB)与频率(GHz)的关系,以及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所述的电路包括通过锥体15彼此连接的第一传输线11和 第二传输线12。在图2中,示出了图1的电路的衰减(dB)与频率(GHz)的7关系。上部曲线定义了在两条传输线11和12彼此间没有锥体15而 直接耦接的情况下的大约8.67 dB的衰减。下部曲线定义了在电路1 包括锥体15的情况下在15 GHz处大约8.698 dB至在25 GHz处大约 8.719 dB的衰减。因此,与直接连接的情况相比较,锥体15减小了 电路的衰减(dB)。然而,对于传输线11和12的端部之间的距离 小于要通过传输线11和12进行交换的频率信号的波长的20%的情 况,锥体15的反射系数变得相对较大,并且衰减将会增加。在图3中,示出了两条传输线11和12的耦接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路(1)包括: -具有第一线宽的第一传输线(11), -具有第二线宽的第二传输线(12),以及 -在一端具有第一耦接宽度且在另一端具有第二耦接宽度的耦接部分(13、14),所述一端与第一传输线(11)耦接,并且所述另 一端与第二传输线(12)耦接,其中第一线宽小于第二线宽,第一耦接宽度大于第一线宽,并且第二耦接宽度小于第二线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威廉默斯MC多尔曼斯
申请(专利权)人:NXP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