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密封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97436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旋转密封件壳体有相对端(43、44)、在一个相对端处的第一流体引导狭槽(71)、在另一相对端处的一对隔开的流体引导狭槽(60、61)、以及多组孔(64),这些孔(64)使第一流体引导狭槽(71)与该对流体引导狭槽(60、61)连接,壳体有螺旋推回槽,该槽为弓形截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转子密封系统的密封件,特别是用于操纵热、粘 性材料的机器的密封件。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用于处理粘性流体的机器(例如熔融聚合物搅拌机)在旋转轴上使用具有绕回槽(wind back groove)的密封件(后面将详 细介绍),该旋转轴承载在光滑、静止的壳体内部。这些推回槽在横截 面中基本为直角(正方形或矩形),并设计成将任意聚合物推回至混合 装置中,该聚合物在密封件的处理端上压入旋转轴和静止壳体之间的 间隙中,并从密封件的处理端(装置内部)朝着同一密封件的大气端 (装置外部)离开。有时,该散失聚合物可能克服绕回槽的推回作用, 运行密封件的长度,并以不可控制的方式逸出至装置外部的周围大气 中。这种现有技术的旋转密封件没有提供用于收集散失聚合物和以控 制方式将它们除去至周围大气的机构。这种现有技术的密封件还在该壳体的大气端提供仅有限的非常局 部的流体冷却,并没有在壳体的其余部分(直到和包括该密封件的处 理端)上提供控制冷却。例如,普通的现有技术密封件将在它的大气 端承载有一对管,该对管内部通向壳体,该管在一端流体连通,并在 它们的相对的大气端开口,这样,冷却液体将从大气引入一个该端部, 通过该对管和它们的连接端部,并通过另一个端部返回大气。在现有 技术密封件的大气端中的U形管冷却结构(如前所述)通常将冷却7 英寸长(大气端至处理端)的密封件壳体的前面2英寸,因此使得壳 体的较大部分并不提供控制冷却。因此,该现有技术结构从处理端至 大气端有陡峭和非均匀(不一致)的温度梯度。5因此,现有技术提供了只用于静止壳体的控制冷却,并只用于该 壳体的、最远离所述密封壳体的处理端的较小长度。该相同现有技术只使用基本直角横截面推回槽,该推回槽将在它 的尖锐、直角拐角中获取和保持散失聚合物,直到获取的聚合物基本 烤成固体,这是因为在壳体长度的较大部分上总体没有控制冷却能力, 特别是在壳体的、最靠近密封件热处理端的长度中。最后,没有被获取和烤成固体的散失聚合物不会以控制和可环境 接受的方式被捕获和除去至大气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对于现有技术的所有前述缺陷的改进。 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密封件壳体,它有具有相对端的本体, 该本体用于在本体的基本全部长度上提供控制冷却,它包括在一端处 的第一狭槽以及在另一端处隔开的第二和第三狭槽,该第一狭槽通过 多个隔开孔而与第二和第三狭槽流体连通,这样,进入第三狭槽中的 流体充装该狭槽,然后通过特定孔而充装第一狭槽(在通过其它特定 孔而到达用于离开壳体的第二狭槽之前)。本体还承载有绕回槽,该绕回槽在它们的横截面中基本为曲线形, 且该绕回槽被用于捕获和除去散失材料的环形积累槽和泄漏口来中 断。附图说明图l表示了在商用聚合物混合/挤出机中的辊的结构以及本专利技术可 以用于该机器中的位置。图2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密封件节段的外部平面图。图3表示了图1的节段的内部平面图。图4表示了图1的节段的大气端的端视图。图5表示了穿过图4的端视图的一个位置的剖视图6表示了穿过图4的端视图的不同位置的另一剖视图7表示了图1的节段的处理侧的端视图。图8表示了两个图1类型的节段当匹配在一起以便形成最终密封件时。图9表示了图8的最终密封件的垂直剖视图。图IO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穿过图1的节段的流体流的示意图。图11是图8的最终密封件当安装在图1的机器中时的等距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筒明和清楚,本专利技术将通过用于混合和/或挤出热、粘性聚合 物材料的装置来介绍。不过,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它可以用于需要 动态密封热、粘性材料的任何情况。为了简明和清楚,本专利技术还将在利用冷却剂流体冷却壳体方面来 介绍,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冷却剂流体,也可以使用其它类型的流 体。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密封件壳体,它有内部的第一、第二和 第三横向狭槽的结构(组合),并有相互连接的孔,这些孔例如将以这 样控制的方式来冷却壳体的基本整个长度,使得在壳体的纵向长度中 的温度梯度从密封件的处理侧(该侧在装置(机器)内部)至周围大 气(空气)侧(该侧在机器外部)基本均匀。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与上 述现有技术相反,在工作过程中在壳体中的温度梯度基本不会在沿该 壳体的纵向轴线的任意特定位置处环绕该壳体的横向周边变化。这导 致在密封件壳体的基本所有部分中都有基本均匀的热流和排热,并在 密封件的使用寿命过程中都一直保持该热流和从密封件壳体的排热。图l表示了普通用于商用聚合物混合/挤出机l内部的一对相对辊 2和3。该图表示了上部辊2有分别伸入密封件6和7中的转子端部4 和5,如后面更详细所示。类似地,底部辊3有伸入底部密封件10和 11中的转子端部8和9。辊2和3由普通的轴承装置12和13以旋转 方式支承。板18和19表示机器1的外壳以及在它的处理侧(内侧) 和大气侧(外侧)之间的分界线。密封件6、 7、 10和11的端部4、 5、 8和9分别称为处理端,因为它们处于或直接邻近机器1的内部,并 暴露于处于升高压力下的未熔融聚合物粉末或熔融聚合物中,即进行 热、粘性聚合物材料的实际处理的位置。外端14、 15、 16和17称为大气端,因为它们在机器1外部的大气中。在工作时,由箭头23、 24表示的聚合物粉末通向在辊2和3之间 的空间20(如这些箭头所示),用于以本领域公知的普通方式来熔融 这些粉末。上部辊2以逆时针方式旋转(如箭头21所示),同时底部 辊3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如箭头22所示),聚合物将进入空间20和离 开读者。密封件7和11为本领域已知的普通粉末密封件,因为它们在机器 中进行聚合物处理时只遇到低温(未熔融)、环境压力(低压)的聚合 物粉末23和24。粉末在机器的区域25中熔融。因此,在装置l的工 作过程中,密封件IO和ll遇到在升高压力下(例如40psig)的熔融 聚合物,且本专利技术涉及这些密封件。密封件10和ll使用内部螺旋槽,该内部螺旋槽将在后面参考图 3、 5、 6和9详细介绍。不过,当看图1时,它将有助于知道根据本 专利技术的上部密封件ll将使用左手螺旋槽(螺紋)方向,而底部相对密 封件IO将使用右手槽(螺紋)方向。这样,密封件10和ll相互配合, 以便推动散失(fugitive)的熔融聚合物,这使它们离开板18和朝着 内部20返回。尽管本专利技术的密封件壳体将用作单件式(整体)、单块壳体部件, 但是为了机械加工方便,更可能形成分段部件的形式,该分段部件连 接在一起以便形成最终的壳体。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最终密封件壳体可以 以整体或分段的形式使用。当多个(至少两个)节段装配或以其它方式连接时,它们将形成 所需的最终壳体结构,该最终壳体结构将接收转子端4、 5、 8或9(图 8和9)。当为整体壳体时, 一组第一、第二和第三横向定向狭槽与连通孔 一起用于壳体中。也可选择,可以使用多组这样的狭槽和连通孔。当密封件壳体分段时(图2-7),壳体的各节段将包含第一、第 二和笫三横向狭槽以及连通孔,它们构成本专利技术。这样,至少两个这 样的节段连接在一起,以便形成最终的密封件壳体,该最终壳体将包8含多组(至少两组)第一、第二和第三横向狭槽以及相应孔。因此,为了简明和清楚,本专利技术将根据各密封件节段(图2-7) 以及使两个这样的节段连接以便形成本专利技术的最终密封件壳体组件 (图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件壳体,其包括本体(30),该本体有纵向轴线和横向轴线,所述本体有沿所述纵向轴线穿过的孔,从而确定了所述壳体的纵向延伸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本体以及所述内表面和外表面终止于第一和第二相对的横向成形端部(43、44),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端(44)有第一横向狭槽(71),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二端(43)有隔开的第二和第三横向狭槽(60、61),所述第二和第三狭槽在所述本体中物理分离,所述第一狭槽以及所述第二和第三狭槽在所述本体中终止于相对的内侧端(70、72),从而留下了在所述第一狭槽的所述内侧端以及所述第二和第三狭槽的所述相对内侧端之间的本体部分(73),所述本体部分承载有多个间隔的孔(64),这些间隔的孔在所述第一狭槽以及所述第二和第三狭槽之间延伸,且所述本体在它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狭槽(60)之间有至少一个口(37)以及在它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三狭槽(61)之间有至少一个口(38)。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T莫尔德特JE泰勒S塞拉尼
申请(专利权)人:得安德化学技术有限公司伊奎斯塔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