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含油污泥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96657 阅读:3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田采油区污油泥的处理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旋转式含油污泥处理装置。包括裂解反应釜、分馏塔、冷凝器、油水分离罐,所述裂解反应釜的釜体是一个置于加热炉炉膛上方、由驱动机构带动可旋转的卧式罐体,该釜体一端设置有带密封盖的进出料口,另一端通过旋转密封排气阀及输气管道与分馏塔连接;所述釜体内壁装有导向齿板,釜内置入有移动式破碎除渣辊,该破碎除渣辊上的破碎齿钉与所述导向齿板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备投资小、运行成本低、处理能力大、适宜工业化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田采油区污油泥的处理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旋转式含油污泥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原油开采、油田污水处理和原油生产储运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含油污泥产生。目 前,这种含油污泥的处理尚未有有效的办法,一般采取晾晒填埋或焚烧处理,但也有直接抛 弃或者堆放在那里无人问津,不但占用耕地,污染环境,同时扔掉的原油也是一种浪费。而 有文献报道的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如生物处理、冷冻解冻处理、溶剂萃取处理、焦化处理等 等,却存在着能耗高、处理成本高、有二次环境污染、时间长、占地面积大、回收利用率低等 问题。中国专利200820079496. 6公开了一种污油泥分离设备,虽然在二次环境污染等方面 有很大改善,但其仍存在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不适宜工业化生产等方面的问题,尤其 对污油泥的成分要求过高,当含杂质过多、油泥固化结块严重时,该设备基本难以完成油份 和水份的蒸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污油泥处理设备在设备投资、运行成本、工业化应用方 面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简单、实用、处理能力大、便于推广应用的旋转式含油污泥处理直ο本技术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式含油污泥处理装置,包 括裂解反应釜、分馏塔、冷凝器、油水分离罐,所述裂解反应釜的釜体是一个置于加热炉炉 膛上方、由驱动机构带动可旋转的卧式罐体,该釜体一端设置有带密封盖的进出料口,另一 端通过旋转密封排气阀及输气管道与分馏塔连接;所述釜体内壁装有导向齿板,釜内置入 有移动式破碎除渣辊,该破碎除渣辊上的破碎齿钉与所述导向齿板啮合。本技术上述方案,使含油污泥在裂解反应釜旋转加热的情况下,被加入的高 效裂解催化剂进行乳化、分离、裂解、催化,进而生产出油、石油焦和炭黑等产品。与现有技 术相比,本技术在裂解反应釜内设置了既可随反应釜旋转而自转又可左右移动的破碎 除渣辊,使含油污泥与高效裂解催化剂得以充分搅拌、反应,尤其是该破碎除渣辊上的破碎 齿钉可有效防止物料在反应釜内壁结垢成块,既有利于使物料形成散装颗粒,又有利于物 料有效吸收热量而将油水蒸发,同时可通过该破碎除渣辊及导向齿板的作用,在控制反应 釜正或反向的旋转,实现自动入料除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裂解反应釜结构示意图。图中加热炉1,裂解反应釜2,进出料口 3,旋转密封排气阀4,输气管道5,分馏塔6,冷凝器7,回气管道8,油水分离罐9,储油罐10,泄水阀11,电机减速机12,小齿轮13,大 齿圈14,托棍15,釜体16,导向齿板17,破碎除渣辊18,破碎齿钉1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本实施例所述旋转式含油污泥处理装置由加热炉1、裂解反应釜2、分馏 塔6、冷凝器7、油水分离罐9、储油罐10及反应釜的旋转驱动机构组成,裂解反应釜2置于 加热炉1的炉膛上方。实际安装时,裂解反应釜2的中间大部属于加热区,两端支撑及驱动 机构位于加热区的外部。 参见图2,裂解反应釜2的釜体16是一个卧式的罐体,其一端设置有带密封盖的进 出料口 3,另一端装有旋转密封排气阀4,环釜体16内壁装有导向齿板17,釜内置入有破碎 除渣辊18,该破碎除渣辊18上固定有垂直辊表面的破碎齿钉19,该破碎齿钉19按一定规 则排列布置,破碎除渣辊18滚动时其上破碎齿钉19与釜体16内壁上的导向齿板17呈啮 合状,以使破碎除渣辊18随裂解反应釜2滚动时,破碎除渣辊18实现在导向齿板17的作 用下沿导向齿板17左右移动,以使推动物料也能左右移动。再参见图1,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裂解反应釜2的釜体16由下部托棍 15支撑,釜体16外缘装有大齿圈14,该大齿圈14与驱动机构的小齿轮13啮合,该小齿轮 13安装在驱动机构的电机减速机12的输出轴上,所述驱动机构配置有变频调速器。仍参见图1,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分馏塔6为立式筒体结构,其底部通 过输气管道5与裂解反应釜2的旋转密封排气阀4连接,其排气出口与所述冷凝器7的进 气口连接,该冷凝器7的油水气混合出口与所述油水分离罐9连接,该油水分离罐9的排气 口通过回气管道8与加热炉1的燃烧室连通。更进一步,本实施例所述分馏塔6自上而下设置三个排气出口与所述冷凝器7的 进气口连接。以下是旋转式含油污泥处理装置的运转流程打开进出料口 3的密封盖,可由滑动式提升机将含油污泥原料由该进出料口 3装 填入裂解反应釜2内,然后开启裂解反应釜2的旋转驱动机构,使其内原料在釜内布置均 勻,达到原料占釜内容积2/3时停止入料。加入高效裂解催化剂,关闭进出料口 3的密封盖,继续使裂解反应釜2旋转,使其 内原料与高效裂解催化剂搅拌均勻。通过驱动机构的变频调速器,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把裂解反应釜2调到合适的转 速,大约30秒-3分钟旋转一圈后,开始由加热炉1给裂解反应釜2加热。加热炉1采用燃 气炉为宜,以便利用回气管道8送来的尚未凝结成油的油气。加热到180°C时,裂解反应釜2内产生的油气则通过输气管道5进入分馏塔6,进 行轻重组分的分离。分馏塔6的三个排气出口可以分别排出轻、重油气和水蒸气。由分馏塔6分离出来的气体进入冷凝器7,冷凝器7可以由PLC控制系统在设定的 数值范围内自动调节冷却速度及温度。冷凝下来的油气变成油后,进入油水分离罐9,油可通过油泵直接输送到储油罐 10,水则通过油水分离罐9底部的泄水阀11排除。未冷凝下来的气体通过回气管道8送入4加热炉1的燃烧室助燃。 当裂解反应釜2内的原料变成固态时停止加热,开始自然降温,温度降至 120-150°C时,打开进出料口 3的密封盖,通过破碎除渣辊18自转及向进出料口 3方向的移 动,开始向外排渣。整个裂解工艺以此循环。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式含油污泥处理装置,包括裂解反应釜、分馏塔、冷凝器、油水分离罐,其特 征在于,所述裂解反应釜的釜体是一个置于加热炉炉膛上方、由驱动机构带动可旋转的卧 式罐体,该釜体一端设置有带密封盖的进出料口,另一端通过旋转密封排气阀及输气管道 与分馏塔连接;所述釜体内壁装有导向齿板,釜内置入有移动式破碎除渣辊,该破碎除渣辊 上的破碎齿钉与所述导向齿板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含油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裂解反应釜的 釜体由下部托棍支撑,釜体外缘装有大齿圈,该大齿圈与驱动机构的小齿轮啮合,该小齿轮 安装在驱动机构的电机减速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驱动机构配置有变频调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含油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馏塔为立式 筒体结构,其底部通过输气管道与裂解反应釜的旋转密封排气阀连接,其排气出口与所述 冷凝器的进气口连接,该冷凝器的油水气混合出口与所述油水分离罐连接,该油水分离罐 的排气口通过回气管道与加热炉的燃烧室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旋转式含油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馏塔自上 而下设置三个排气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进气口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油田采油区污油泥的处理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旋转式含油污泥处理装置。包括裂解反应釜、分馏塔、冷凝器、油水分离罐,所述裂解反应釜的釜体是一个置于加热炉炉膛上方、由驱动机构带动可旋转的卧式罐体,该釜体一端设置有带密封盖的进出料口,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式含油污泥处理装置,包括裂解反应釜、分馏塔、冷凝器、油水分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裂解反应釜的釜体是一个置于加热炉炉膛上方、由驱动机构带动可旋转的卧式罐体,该釜体一端设置有带密封盖的进出料口,另一端通过旋转密封排气阀及输气管道与分馏塔连接;所述釜体内壁装有导向齿板,釜内置入有移动式破碎除渣辊,该破碎除渣辊上的破碎齿钉与所述导向齿板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开星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南光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