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减压反冲洗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89970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带减压反冲洗过滤器,包括具有介质进、出口、下端口、测压口和减压口的壳体与具有隔环和排污口的过滤器体;过滤器体底部设有球阀,内设有滤网、弹簧,滤网中部设有肩部,滤网在过滤器体内上下移动,通过其肩部分别与下端口或隔环接触的切换实现过滤与反冲洗的功能转换。壳体顶部减压口设有由弹簧座、导向杆、阀瓣、导流塞、阀瓣座、皮膜座和皮膜等组成的阀芯组件及由阀盖、调压弹簧、调压螺帽、调压丝杆及调压旋钮等组成的调压组件,两侧还设有测压口,可安装压力表以检测出口压力是否稳定状态。本设计具有过滤和自动清洗功能,还有调定出口压力使其稳定于设定压力值功能,其应用于净水系统中能提供具有恒定压力及洁净水质的水源,保证用水设备的正常使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滤器,尤其是一种带减压反冲洗过滤器
技术介绍
自来水是现在绝大多数人使用与饮用的主要水源。自来水从自来水厂引入居民 用户,是通过各类自来水管道及各类管道控制阀的输送来实现的。而目前用户使用自来水 管道绝大多数都已安装多年,管道内聚集了铁锈、泥沙、悬浮物、及其它不可知的污染颗料, 这些杂质侵入管道,对水源造成了二次污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保护意识有 了很大的提高,对于用水安全健康自然也越来越重视,因此为防止这些杂质和污染物进入 家庭,在入户前进行安装净水系统过滤水质成为首选的最佳途径。目前,为解决水质过滤问 题,主要是在净水系统中安装过滤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49964.0名称为“反冲洗 过滤器”所披露的技术方案就是利用过滤器内介质压力改变介质路径来实现过滤与反向冲 洗功能的转换,使其具有优越的冲洗性能,有效解决了水质过滤问题及滤网免拆洗问题。但 是,由于自来水压力具有不稳定性,当水压突然增大时,过滤器入口压力增大,出口压力也 随之突增,形成水锤冲击,造成对用水设备的破坏。为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在净水系统中 安装稳压装置。如直接在净水系统中安装减压阀,使净水系统构成配件过于复杂,成本过 高,不适合用于入户前使用的小型净水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既具有过滤与自动反 冲洗功能,同时又具有可调节水压的稳压功能,以保证出口压力处于设定范围内的带减压 反冲洗过滤器。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减压反冲洗过滤器,其包括设有进口和出口的壳体,壳体底部设有与其密 封连接的过滤器体,所述过滤器体内设有与壳体连接的下端口,所述下端口与过滤器体之 间形成与壳体进口相通的流道,所述过滤器体内壁中部设有隔环;滤网设在过滤器体内被 径向定位可上、下移动,该滤网中部设有分别与所述下端口或所述隔环接触的切换实现过 滤或反冲洗功能转换的肩部;所述滤网底部设有由弹簧顶推的底盖封闭;所述弹簧下端坐 于与过滤器体底端口部密封连接的连接头上,并通过该连接头连接可开启排污口的球阀,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方中部设有与出口相通的内孔和减压口,在所述减压口上设有压力调 节装置,该装置由阀芯组件和设在阀芯组件上方的调压组件构成;所述的阀芯组件设有弹簧座,该弹簧座和导流塞分别与导向杆固连,阀瓣通过阀 瓣座固定于皮膜座上,导流塞顶部与阀瓣之间的间隙进入减压口,皮膜固定于弹簧座与皮 膜座之间;所述皮膜与皮膜座之间形成空腔,皮膜座沿圆周设有多个与空腔相通的通槽; 所述导流塞沿圆周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的调压组件设有密封连接在壳体上方的阀盖,该阀盖上方设有调压旋钮,该 调压旋钮与调压丝杆传动连接,阀盖内的调压螺帽与调压丝杆连接,受调压螺帽限位的调 压弹簧下端设在阀芯组件的弹簧座上。所述的滤网在过滤器体内的径向定位即在过滤器体内壁设置圆周均布的多个导 向壁,封闭滤网的底盖沿圆周外伸出多个活动嵌入相邻导向壁之间的支脚。所述的传动连接的调压旋钮和调压丝杆是扁轴连接或方轴连接。 所述壳体两侧各设一个测压口,该测压口安装压力表或螺塞。所述的皮膜座上的通槽为方槽,圆周均布7 11个。所述的导流塞上的通孔为扇形孔,圆周均布有6 10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反冲洗过滤器上增设调压装置,使该技术不 仅具有反冲洗功能和滤网免拆洗功能,同时还具有调定出口压力使其能够稳定于设定的压 力范围的功能,使得净水系统能够不用安装减压阀即可输出稳定压力的水源以供用水设备 的正常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阀芯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再按上述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如图1-4所示,图中1、壳体,11、流道,12、内孔,13、减压口,14、测压口,2、过滤器 体,21、隔环,22、导向壁,23、球阀,3、下端口,4、滤网、41、肩部,5、弹簧,6、连接头,7、阀芯 组件,71、弹簧座,72、导向杆,73、阀瓣,74、导流塞,75、通孔,76、间隙,77、阀瓣座,78、皮膜 座,79、皮膜,80、空腔,781、通槽,8、调压组件,81、调压弹簧,82、调压螺帽,83、调压丝杆, 84、阀盖,85、调压旋钮,9、底盖,10、螺塞,A、进口,B、出口。本技术的壳体1两端分别为介质进口 A和出口 B,螺纹密封连接在壳体底部的 有过滤器体2和过滤器体内的同样螺纹连接并伸入过滤器体内腔的下端口 3,所述下端口 与过滤器体之间形成与壳体进口 A相通的流道11,壳体中部的内孔12贯通减压口 13,而减 压口又与出口 B相通。壳体两侧各设一个测压口 14,可以安装连接压力表,以检测出口压力 是否处于设定的稳定压力值,不需要测压时以螺塞10封闭。过滤器体2中部有一内肩凹槽,隔环21嵌设在其凹槽内,过滤器体下部内壁设置 有圆周均布的6个导向壁22,供设在过滤器体内的滤网4径向定位,所述滤网的径向定位 通过设在其下端的底盖9实现,所述底盖的圆周面上设有6个向外延伸出的支脚(图中未 示),该支脚嵌入相邻导向壁之间沿导向壁上、下移动,除此,底盖的功能还在于过滤器排水 时封闭滤网底端口部。弹簧5通过底盖9作用在滤网4和连接头6上,该连接头密封连接 在过滤器体的底端口部,并通过连接头连接可启闭排污口的球阀23。所述滤网4顶端通过内孔12、减压口 13经不锈钢网与壳体出口 B相通,其中不锈钢网也起了阻挡污物的作用。滤网中部外圆设有固定的肩部41,该肩部由橡胶制件通过支 架相连,所述肩部随滤网的上、下移动可分别与下端口 3接触或隔环21接触的切换,实现过 滤或反冲洗功能的转换,当肩部41接触在如图1、图2所示的下端口 3时,过滤器实现过滤 功能,介质从进口 A经流道11进入滤网下部,由于滤网底端被底盖9封闭,被过滤后的洁净 水质由内孔12、减压口 13经出口 B排出;当需要实现反冲洗时,打开球阀23,滤网4在重力 作用下下移,至肩部41接触在隔环21上后,改变了介质流向,此时关闭了滤网下部滤孔,介 质从上部滤孔进入实现自动反冲洗,使反冲洗后的介质从排污口排出。本技术还设有调定出口压力使其能够稳定于设定的压力范围的功能,其具体 的实施方案即在壳体1上方的减压口 13上设有压力调节的调压装置,该调压装置由阀芯组 件7和设在阀芯组件上方的调压组件8构成。所述的阀芯组件7如图3、图4所示,设有弹簧座71、导向杆72、阀瓣73、导流塞74、 阀瓣座77、皮膜座78和皮膜79 ;弹簧座71和导流塞74分别与导向杆72固连,阀瓣73通 过阀瓣座77固定于皮膜座78上,导流塞74顶部与阀瓣73之间的间隙76进入减压口 13, 该间隙就是阀的开度,大小可变,皮膜固定于弹簧座与皮膜座之间,并与皮膜座之间形成空 腔80,该空腔与皮膜座沿圆周均布的9个方形通槽781相通,导流塞沿圆周均布的8个扇形 通孔75与减压口 13相通。所述的调压组件8如图1、图2所示,包括以螺纹密封连接在壳体减压口 13内的阀 盖84,设在阀盖上的调压旋钮85与调压丝杆83以扁轴连接形成传动关系,调压螺帽82螺 纹连接在调压丝杆83上,由调压螺帽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减压反冲洗过滤器,其包括设有进口(A)和出口(B)的壳体(1),壳体底部设有与其密封连接的过滤器体(2),所述过滤器体内设有与壳体连接的下端口(3),所述下端口与过滤器体之间形成与壳体进口(A)相通的流道(11),所述过滤器体(2)内壁中部设有隔环(21);滤网(4)设在过滤器体内被径向定位可上、下移动,该滤网中部设有分别与所述下端口(3)或所述隔环(21)接触的切换实现过滤或反冲洗功能转换的肩部(41);所述滤网(4)底部设有由弹簧(5)顶推的底盖(9)封闭;所述弹簧(5)下端坐于与过滤器体底端口部密封连接的连接头(6)上,并通过该连接头连接可开启排污口的球阀(23),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上方中部设有与出口(B)相通的内孔(12)和减压口(13),在所述减压口上设有压力调节装置,该装置由阀芯组件(7)和设在阀芯组件上方的调压组件(8)构成;  所述的阀芯组件(7)设有弹簧座(71),该弹簧座和导流塞(74)分别与导向杆(72)固连,阀瓣(73)通过阀瓣座(77)固定于皮膜座(78)上,导流塞(74)顶部与阀瓣(73)之间的间隙(76)进入减压口(13),皮膜(79)固定于弹簧座(71)与皮膜座(78)之间;所述皮膜与皮膜座之间形成空腔(80),皮膜座(78)沿圆周设有多个与空腔相通的通槽(781);所述导流塞(74)沿圆周设有多个通孔(75);  所述的调压组件(8)设有密封连接在壳体上方的阀盖(84),该阀盖上方设有调压旋钮(85),该调压旋钮与调压丝杆(83)传动连接,阀盖内的调压螺帽(82)与调压丝杆(83)连接,受调压螺帽限位的调压弹簧(81)下端设在阀芯组件(7)的弹簧座(7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埃美柯铜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