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机构及应用该引导机构的电火花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84201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引导机构及应用该引导机构的电火花机床。该引导机构包括:基架,其一端连接至电火花机床上,另一端向外延伸;枢转臂,一端设置有引导孔,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至基架的另一端上。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引导机构尤其适用于高速小孔电火花机床,大大提高了小孔加工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火花机床包括有上述的引导机构。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电极安装在枢转臂的引导孔中,通过调节枢转臂的枢转位置,使得电极能很方便地调整至待加工零件的加工位置,对孔进行电火花加工,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电火花机床在加工特殊位置小孔时,电极不容易到达加工位置、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引导机构及应用该引导机构的电 火花机床。
技术介绍
电火花小孔加工机床(一般机床或高速机床)加工小孔时,一般只能根据机床结 构特点加工小孔,比如说在三轴机床(高速机床)加工小孔时,其电极只能沿Z轴上下运 动,所加工孔的轴线方向与Z轴方向一致;多轴机床(一般机床)加工时,其孔的轴线方向 必须与其中一轴的方向一致,这样就限制了机床的加工能力和加工范围。而且当需要加工 特殊位置的孔时,无法采用高速小孔机进行加工,只能采用一般电火花机床加工,加工时, 根据孔的位置使用专用的电极安装支架将电极固定好以后,让电极达到能加工孔的位置, 使孔轴线与机床某一轴的方向必须保持一致才能加工,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引导机构及应用该引导机构的电火花机床,以解决现有技术 的电火花机床在加工特殊位置小孔时,电极不容易到达加工位置,加工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引导机构,包括基架, 其一端连接至电火花机床上,另一端向外延伸;枢转臂,一端设置有引导孔,另一端可枢转 地连接至基架的另一端上。进一步地,该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1),其一端连接至电火花机床(50)上,另一端向外延伸;枢转臂(2),一端设置有引导孔(21),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基架(1)的另一端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