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新军专利>正文

医用颞颌关节复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8415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由下颌压板、下颌托板及连杆和拉手组成的颞颌关节复位器,该复位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一次复位成功,既安全卫生,又减少了病人的痛苦。(*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复位器使用于治疗各种原因造成的颞颌关节脱位。颞颌关节脱位比较常见,在大笑或打哈欠时,张口过大或麻醉下不适当的放开口器,粗暴的拔牙均可造成脱位。目前治疗方法有口内法、口外法、软木块复位法,复位困难者需麻醉下复位或切开复位。手法复位常不能一次成功,特别是经两次复位不成功者,术者体力消耗大,病人痛苦大,有的甚至经多人多次复位才能成功。口内法复位时,如保护不好手指有被咬伤的可能,手指放入口腔内也不卫生,口外法常需较长时间按摩挤压患者髁状突的前缘,即“下关穴”。患者被挤压的耳前方痛,术者则累的手指痛,才能复位。软木块复位法,木块仅放在二、三磨牙嚼面,2~3个牙承受较大压力,有损伤牙齿的可能。麻醉下切开复位,则病人痛苦更大,还可能有手术并发症,患者更不易接受。针对以上所述治疗缺点,本技术为人们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且能减少病人痛苦的治疗颞颌关节脱位的新器具。本技术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本技术由下颌压板、下颌托板、连杆、拉手、固定螺母所组成。使用时将下颌压板消毒后放入口腔压在下牙嚼面,其尾部有一 形槽,连杆上端有与 形槽衔接的塞块,下颌托板在连杆上可以上下滑动托住下颌,通过旋转螺母固定。下颌压板与下颌托板通过连杆固定下颌。右手握住连杆下端的拉手向下用力压,左手食指桡侧托住下颌托板,中、环、小指握住连杆向下用力拉,并掌握方向,防止连杆下端向前倾斜,拇指指肚部抵于连杆上端拉手侧,用力向前推,即可复位。以下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颞颌关节复位器的示意图,图中1-下颌压板,2-下颌托板,3-连板,4-拉手,5-螺母。图2下颌压板示意图下颌压板(1)可根据需要制成大、中、小多种规格,形状为半椭园形(或抛物线形),厚度为3mm,边宽15mm,在半椭园形(或抛物线形)的顶端焊一 形槽(1.1),下颌压板(1)上套有硬橡胶套,防止损伤牙齿。下颌压板(1)也可与连杆(3)制成一体,制成两件是为了消毒下颌压板(1)方便。图3下颌托板示意图由呈簸箕状的托板(2.1)、凸台(2.2)、滑块(2.3)、螺杆(2.4)组成,通过螺母(5)紧固在连杆(3)上,托板(2.1)挡边厚2mm,可根据需要做成大、中、小多种规格,内面可垫薄层海棉或其它有一定弹性物后用布或人造革包起,防止压伤下颌颏部凸台(2.2)的直径14mm,长8mm,滑块(2.3)长8mm,宽8mm,能在滑槽内上、下滑动。螺杆(2.4)直径8mm顺向旋转螺杆。凸台(2.2),滑块(2.3)、螺杆(2.4)用直径14mm圆钢制成一件,与托板(2.1)焊在一起。图4连杆和拉手示意图连杆(3)宽14mm,厚10mm,长150mm,中上部有一滑槽(3.1),长35mm,其宽度刚好可使滑块(2.3)能上下滑动。连杆(3)上端焊接一塞块(3.2),与压板(1)的 形槽(1.1)相连,连杆下端装有拉手(4)。使用时,根据病人下颌的大小,选用合适的下颌压板(1),进行消毒,通过 形槽(1.1)按装在连杆(3)的塞块(3.2)上,放入口腔内压住下牙嚼面,再将适合的下颌托板,通过滑块(2.3)、螺杆(2.4)滑槽(3.1)和螺母(5),调整好位置后,紧固在连杆(3)上,托住下颌。这样下颌压板(1)与下颌托板(2)通过连杆(3)固定病人下颌。即可用上述方法对病人进行复位。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损伤,无并发症,能一次复位成功,减少了病人痛苦,复位时即省力,又卫生。权利要求1.一种颞颌关节复位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颌压板、下颌托板、连杆、拉手组成,下颌压板通过冂形槽安装在连杆的塞块上,下颌托板通过滑块螺杆、螺母和连杆的滑槽紧固在连杆上,连杆的下端装有拉手。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由下颌压板、下颌托板及连杆和拉手组成的颞颌关节复位器,该复位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一次复位成功,既安全卫生,又减少了病人的痛苦。文档编号A61F5/04GK2045995SQ8921080公开日1989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1989年2月1日 优先权日1989年2月1日专利技术者李新军, 亓兰珍 申请人:李新军, 亓兰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颞颌关节复位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颌压板〔1〕、下颌托板〔2〕、连杆〔3〕、拉手〔4〕组成,下颌压板〔1〕通过冂形槽〔1.1〕安装在连杆〔3〕的塞块〔3.2〕上,下颌托板〔2〕通过滑块〔2.3〕螺杆〔2.4〕、螺母〔5〕和连杆〔3〕和滑槽〔3.1〕紧固在连杆〔3〕上,连杆〔3〕的下端装有拉手〔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军亓兰珍
申请(专利权)人:李新军亓兰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