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飞行器的排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76941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控制流体从第一环境到第二环境的流动的阀,其具有用于布置在分隔件的开口的区域内的底座,所述分隔件将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分隔开,还具有第一阀瓣(14)和第二阀瓣(16),用于控制经过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之间开口的流体流动,两个阀瓣在底座内是可移动的。所述两个阀瓣具有多个突起(30,34,38),这些突起能减小在流体流动中产生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控制流体从第一环境到第二环境的流动的阀,其具有设置在分隔件的开口的区域内的底座,该分隔件将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分隔开,该阀还具有用于控制 流体流过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之间开口的第一阀瓣和第二阀瓣,所述两个阀瓣在底座内是 可移动的。
技术介绍
这种阀门通常被用来控制独立环境中的压力。这种独立环境此时具有入口阀,流 体可通过入口阀流入该环境中。流体流进独立环境中导致在该环境中形成压力。借助本文 开头类型的阀门,可以作为流出口地控制过流横断面,借助该流出口,可通过使流体流出来 降低压力。此时,过流横断面越小,留在独立环境中的压力越高。这种压力控制原理例如被用在压力舱或飞行器中。现有技术中知道的相应阀门有 各种各样的。因此,美国专利US 3,426,984公开一种用于飞行器的排流阀。该排流阀布置在飞 行器外壳中的开口内。两个阀瓣可摆转地支承在开口的边缘并且通过一个机构如此相互联 接,从而使它们能够共同摆转。每个阀瓣均从开口边缘起相向伸出并且在阀门关闭时在中 央区域交叠。在这种情况下,所述两个阀瓣基本上在飞行器外壳的延长方向上延伸,因而空 气动力学上的作用点较少。在阀门打开状态下,一个阀瓣遮闭开口,以免受大致沿飞行器外 表面流过的气流的影响。一般,在文章开头类型的阀门打开时,因空气逸出而会产生清晰可辨的噪音。因而 在现有技术种存在各种方式来减小这种噪音生成。例如,德国专利申请公开号DE 103 13729A1例如提出,当阀门被打开时,通过阀 瓣形状来仿照形成拉瓦尔喷管。这样,空气以超音速离开阀门并且使声音远离阀门。美国专利US 6,116,541公开以下内容,第二阀瓣的迎流边形成有多个凹口。另 夕卜,在第一阀瓣上设有一个横向于逸出空气流向地延伸的横隔结构,该横隔结构应减慢逸 出空气的速度。此外,在流动侧边缘上设有多个凹口来减小噪音生成。另外,国际专利申请公开号WO 2005/023649A1公开一种本文开头所述类型的阀 门,其中,在阀瓣边缘处形成凹口以产生空气涡流。还公开了使阀瓣区域的表面变粗糙,以 便减小逸出空气的噪音生成。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本文开头所述类型的阀门中减小噪音生成。根据权利要求1,此目的通过使阀瓣具有多个突起来实现,所述多个突起被构造成 能减小在流体流动中产生的噪音。有利的实施方式是多个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确保通过由多个突起产生的无规律流体流布来防止形成干扰性噪音。这是如此做到的,即,由于突起的形状而在这些突起处形成涡流,所述涡流本 身以尾涡旋形式在流向上分散开地传播。这种散开式传播造成涡流在下游发生交叠,因而 彼此干扰。由此防止可能形成会导致更强的噪音生成的有规律的或稳定的涡流。还有利的是,在无需改变阀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突起的形状和配置,可以使阀适应不同的应用状况,例如适应不同的流速或或者具有不同性质的流体。有利的是,第一阀瓣优选在内表面在一个在流体借此流出的过流横断面处界定的 边缘附近具有多个第一突起,所述第一突起具有轮廓、侧面和顶面。流出的流体在其流经过 流横断面前先沿第一阀瓣的内表面流动。所述多个突起布置在流体流动路径中确保了这些突起能发挥它们的最大作用。在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突起具有基本上呈三角形的轮廓,该轮廓的一个 角点限定出轮廓顶端,另两个角点限定出轮廓底边。这种三角形轮廓可以有利地影响流体 流动的压力分布并形成具有有利直径的尾涡。所述第一突起的顶面优选成凹面结构。由此能有利地影响流动。第一突起的顶面沿所述流向升高地形成是有利的。通过在流向上的升高,能确保 所述第一突起逐渐影响流体流动,不会形成不期望有的奇点。在一个尤其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突起的表面成圆柱面的一部分的形式, 其中圆柱的轴线基本平行于轮廓并且垂直于流向。第一突起的一个边能以断流边形式构成,用于有目的地引发涡流。另外,构成第一突起轮廓的三角形的顶端优选朝向所述流向。第一突起的底边长度与从第一突起轮廓的顶端延伸到底边的长度之比至少为0. 5 且最高未为0. 9,优选为0. 69至0. 71。第一突起的高度与从第一突起轮廓的顶端延伸到底边的长度之比为至少0且最 高为0. 4,优选为0. 19至0. 21。限定出第一突起的顶面的圆柱体的直径与从第一突起轮廓的顶端延伸到底边的 长度之比为至少是2且最大为6,优选为3. 9至4. 1。多个第一突起可按照横向于所述流向延伸的行列方式排列。通过这种布置,可以 在流体流动的整个宽度范围内影响流体流动。另外,第一突起最好以横向于所述流向的轮廓的方式布置。由此促成在所述行列 之间的尾涡相互作用。有利的是,第二阀瓣在外表面在一个在过流横断面处界定的边缘附近具有多个第 一突起。这确保了以降低噪音方式影响在第二阀瓣外表面上沿分隔件流动的已流出的流 体。另外,第二阀瓣在内表面可以在一个在过流横断面处界定的边缘附近具有多个第 二突起,所述第二突起具有轮廓、侧面和顶面。这样,可以在流出之前对沿第二阀瓣内表面流动的流体进行调节。所述多个第二突起优选具有基本呈梯形的轮廓,其中该轮廓的平行边中的短边限 定出顶端,该轮廓的平行边中的长边形成底边。该轮廓考虑了布置这些第二突起处的流动 情况。第二突起的顶面优选在所述流向升高地形成。这样一来,避免了在流体流动冲击所述突起时的不连续点。第二突起的顶面优选为平面构造。另外,第二突起的顶端优选处于底边的上游。形成顶端和底边的第二突起边缘优选横向于所述流向布置。由此可以简单地确定 第二突起对流体流动的影响。第二突起的底边最好形成断流边。第二突起的断流边的长度与第二突起轮廓的顶端延伸到底边的长度之比至少为 0. 5且最大为0. 9,优选为0. 69至0. 71。第二突起的底边长度和从第二突起轮廓的顶端延伸到底边的长度之比至少为0. 7 且最大为1. 1,优选为0. 89至0. 91。第二突起的顶端的长度和从第二突起轮廓的顶端延伸到底边的长度之比至少为0 且最大为0. 4,优选为0. 09至0. 11。第二突起的高度和从第二突起轮廓的顶端延伸到底边的长度之比至少为0. 1且 最大为0. 5,优选为0. 29至0. 31。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第二突起按照基本横向于所述流向的行列方式 排列,由此确保流体流动在流体流动的整个宽度范围内受到第二突起的影响。有利的是,第一突起的数目大于第二突起的数目。另外,第二突起的体积优选大于第一突起的体积,借此考虑了在第一突起区域和 第二突起区域内的不同流动情况。所述多个突起可以具有多个底部,所述底部具有倒圆的边缘。由此可以实现涡流 目的明确地在就过流开口的高度而言的中心处形成。第二阀瓣的邻近过流横断面的边缘优选具有倒圆结构,从而尽可能少地阻碍流体流动。在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各阀瓣上分别布置两列第一突起。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在所附的示意图中示出的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阀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是沿流向剖的第一阀瓣和第二阀瓣的截面图;图3示出了图2中用III表示的部分;图4为流体流向打开状态下的阀瓣的透视图;图5为在阀瓣上布置多个突起的示例性配置。图6为第一突起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7表示沿图6中的线VII-VII的截面;图8为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控制流体从第一环境到第二环境的流动的阀(10),尤其是用于飞行器的排流阀,其包括:底座(12),布置在将该第一环境与该第二环境分隔开的分隔件的开口的区域内;第一阀瓣(14)和第二阀瓣(16),用于控制经过该第一环境和该第二环境之间的该开口的流体流动,其中所述两个阀瓣(14,16)在该底座内是可移动的,其特征是,所述两个阀瓣(14,16)具有多个突起(30,34,38),所述多个突起被构造成减小在所述流体流动中产生的噪音。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斯坦纳特F卡梅尔D弗兰杰丝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微机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